馬軍/哈爾濱鐵路局審計處
鐵路審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馬軍/哈爾濱鐵路局審計處
如今,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我國很多行業領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我國鐵路運輸行業也逐漸意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紛紛加大了對審計信息化的建設力度,形成了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為我國鐵路事業的發展開辟了嶄新的發展格局。但是,目前我國鐵路設計信息化建設中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還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改善對策來解決。
鐵路審計;信息化建設;問題;對策
在當前信息時代的大環境下,鐵路企業想要更加快速、穩定的發展,就必須加大推進信息化的建設,為用戶們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服務,以此來不斷提高企業運輸生產經營效益,進一步增強企業自身的競爭實力,逐步提升審計信息化水平,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現代鐵路企業必須對現行審計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避免經營風險的發生。
近些年來,雖然我國鐵路部門加大了對內部審計信息化的建設力度,但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仍舊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而鐵路審計信息化水平至今還存在滯后的階段。
(一)缺少復合型的計算機審計人才
眾所周知,在審計信息化的建設過程中,必然離不開專業型的人才。但是,就我國當前鐵路內部設計信息化建設現狀來看,鐵路中大部分的審計人員普遍是早期從事會計的人員,再加之年齡老化問題嚴重,自身的知識結構單一,大大降低了鐵路審計工作的效率,這也是制約我國鐵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審計人員還只是會簡單的利用一些計算機審計技術,主要是將審計單位中的賬目數據導出來,再還原有審計系統中,更多的是將審計中信側重于政務系統方面,將傳統紙質系統轉變為電子賬務系統,逐漸由計算機取代了人工工作方式,只不過是變成了點鼠標翻看賬,而這就嚴重背離了審計信息化建設的初衷。
(二)鐵路審計軟件后續開發不足
盡管鐵路審計信息管理系統已經建立,而由于后續開發力度不夠,導致該系統缺乏良好的通用性,甚至部分鐵路公司并沒有使用統一的鐵路會計管理系統,這樣就很難進行審計取數工作,大量重要的信息數據也無法及時共享,導致資金管理系統、工資核算系統等子系統之間的信息數據不能夠更好的采集與轉換。正是因為這一功能的確實,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只能通過利用會計人員的口令登錄密碼進入到鐵路會計管理系統中,由系統中的財會軟如進行審計,這無疑就加大了審計風險。
(三)缺乏對業務數據的分析
在信息化的發展背景下,審計分析的數據不單單包括了業務數據,還包括著售票數據、財務數據等等。但是,目前在大部分的鐵路審計信息系統中,更多的是注重了會計賬面查賬,對于審計單位的業務信息數據非常少,通常都是由審計單位直接提供紙質信息進行審計和分析,還未真正實現對運輸生產經營數據進行統一集中的分析,這樣一來,就無法更加全面的掌握到運輸生產經營的結構模式,不利于相關政策的制定,無論是對拓展市場,還是提高自身經營能力方面,都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很容易出現審計缺位的現象。
在鐵路內部審計信息化的建設過程中,在快速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同時,還要加強提高內部審計質量,逐步提高公司服務水平,采取先進的審計技術,充分結合公司實際的發展情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原則,從根本出發,有效提高鐵路設計信息化水平。
(一)加強信息化審計隊伍建設
如果一個審計人員無法熟練的掌握計算機技術,就很有可能失去審計資格。當然,鐵路對于人員的編制有著嚴格明確的限制,想要引進大數量的計算機型人才是不切實際的,而懂得審計業務又能夠熟練應用計算機技術的全面型人才少之又少。因此,鐵路應該注重對自身審計隊伍的培養,對其進行專業技能和知識的培訓,著重對其個人能力的培養,使其快速掌握到基本審計操作技能,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盡最大限度建設出一支高素質的信息化審計隊伍。
(二)開發完善鐵路審計信息系統
研發功能更完善的審計信息管理系統是審計信息化的重點內容,可操作的模式是在現有《鐵路運輸企業審計信息管理系統V5.0版》的基礎上繼續進行開發完善。①增加模塊,將鐵路會計核算系統中的工資核算、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等子系統數據納入鐵路審計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審計。②增強其通用性,擴展審計數據接口,以適應不同的會計核算系統。③開發審計管理系統,不斷完善審計任務管理、審計人員管理、審計文書管理等功能。④實現網絡化管理,利用鐵路內部專網、配備審計服務器,構建審計系統的網絡化管理。
(三)強化運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
雖然計算機輔助審計只是審計信息化水平的初級階段,但以鐵路運輸企業現在的實際情況,想在短時間內實現真正的審計信息化還有相當大的困難。目前,可行的就是充分利用現有的鐵路審計信息管理系統進行計算機輔助審計,但不能僅僅局限于財務系統的審計,應更多地將審計重點集中于那些需要專業判斷的部分,利用鐵路審計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審計抽樣、數據分析復核,將不常用的鐵路審計信息管理系統功能都用起來,以提高審計效率。
(四)加強經營業務數據分析
除會計賬面外,還需要從相應的生產、業務辦理過程去檢查核對、搜集業務過程資料,將各類業務數據信息進行充分掌握并納入審計范圍,實現對整個企業資源的全面檢測與自動預警。一方面可以重點檢查被審計單位業務系統,另一面利用鐵路管理高度集權的特點,建立與調度、運輸、車輛、工務等其他管理部門的信息互享機制,實現審計與業務管理信息網絡互聯、數據共享,例如把運輸收入信息系統管理的數據轉換為審計中間表,以進行分析判斷,發現審計線索,提高審計效率。
在信息化環境下,鐵路運輸核心業務越來越依賴于信息系統,管理手段日趨網絡化、數據化和系統化,以及電子數據存在易于減少或消失審計線索的可能性,因此必須對承載具體業務的信息系統進行審計,因為只有信息系統是有效的、安全的,才能確保審計所分析的數據是真實、完整、可靠的。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鐵路運輸企業基本全面實現了信息化管理,隨著審計對象的生產經營與管理對信息技術的依賴大幅度提高,傳統的審計方式與組織模式亟需改革。
[1]郭愛魯.鐵路運輸企業審計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究與應用 [J].鐵路計算機應用,2004,(6).
[2]劉汝焯.計算機審計概念、框架與規則[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3]孫煥軍.審計信息化建設的幾點反思[J].山東審計.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