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黑龍江恒業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問題的思考
劉丹/黑龍江恒業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1.企業的財務活動不能與不斷變化的外部經濟環境相適應。外部客觀環境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的影響,政治因素影響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由于自然災害等使人們難以防范和阻止,如風暴、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從而使企業的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蒙受損失。還有企業會因債務人的死亡而無法收回應收賬款,引起應收賬款回收的風險。政治因素,例如社會的政治、法律制度的變化也可能給企業的財務造成影響。如果企業的財務管理不能及時應對外部客觀環境的影響,不能對外部環境中的不穩定因素進行科學的預見和采取措施,則可能給企業的經營管理增添困難,進而會引起企業會計要素及其結構的變化。
2.企業內部因素的影響。內部因素主要包括企業管理水平和員工素質。企業管理水平高,抗拒風險的能力就強。企業的管理水平低,對資金管理不善,就可能導致企業資金周轉不靈。盲目投資會給企業帶來損失,而過于保守又可能使企業喪失競爭能力。對于員工尤其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而言,企業經營管理能否健康持續發展是企業經營管理者決策行為的結果,由于管理者經營能力的有限性,對風險的應變能力差,進而導致企業各項經營管理決策都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和不確定性,風險意識淡薄,就可能使企業產生財務風險。可以說,財務風險貫穿于企業整個發展階段,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財務風險,但由于企業管理人員風險意識淡薄,財務決策缺乏嚴肅性,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在自身的職責范圍內主觀上的操作性失誤以及財務方法的誤用所招致的財務風險頻繁發生。
3.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存在不合理之處,就有可能成為引發財務風險的誘因。首先,企業內部管理對財務風險的影響,包括企業經營管理者的財務決策失誤,企業內部資金結構的不合理造成企業財務負擔沉重等。企業內部部門之間以及與子公司之間在資金管理、利潤分配等方面存在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的現象,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流失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保證。其次,內部財務監控機制不健全。內部財務監控是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中一個非常重要而且相當獨特的系統,企業不僅應該設置獨立的組織機構,更重要的是要根據本企業的特點,建立起一套比較完整的、系統的、強有力的內部財務監控制度,才能保證企業內部財務監控系統的高效運行。而中國企業大多沒有建立內部財務監控機制。缺乏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制度,對財經紀律置若罔聞,財務風險極易發生。
1.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編制現金流量預算。由于企業理財的對象是現金及其流動,就短期而言,企業能否維持下去,并不完全取決于是否盈利,而取決于是否有足夠的現金用于各種支出。預警的前提是企業有利潤,對于經營穩定的企業,由于其應收、應付帳款及存貨等一般保持穩定,因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一般應大于凈利潤。企業現金流量預算的編制,是財務管理工作中特別重要的一環,準確的現金流量的預算,可以為企業提供預警信號,使經營者能夠及時采取措施。為能準確編制現金流量預算,企業應該將各具體目標加以匯總,并將預期未來收益、現金流量、財務狀況及投資計劃等,以數量化形式加以表達,建立企業全面預算,預測未來現金收支的情況,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為期,建立滾動式現金流量預算。然而,產生財務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財務風險處理不當,因此,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建立和完善財務預警系統尤其必要。
2.建立財務預警的電算化系統和信息收集系統。首先,財務預警系統要在實踐工作中實現理論上的功能,需要建立起計算機信息系統。計算機系統可以處理大量的數據,進行大范圍的分析比較,包括同企業、同集團甚至同行業。由于計算機的自動性,它還可以為企業財務預警管理提供“標桿”的作用,一旦實際值超過警戒值,系統就會自動向主管人員或者經營者發出警報,促使經營者及時解決企業出現的問題,防范不必要的風險。其次,建立財務信息收集、傳遞機制。良好的財務預警分析系統,要能夠有效預知企業可能發生的財務危機,預先防范財務危機的發生,這必須建立在對大量資料系統分析的基礎上,抓住每一個相關的經營波動或財務危機征兆。主要資料包括內部數據和相關外部市場、行業等數據。財務預警機制的重要前提是建立靈活高效的信息系統,在這個信息系統中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信息收集、傳遞的完整、快捷的渠道。這個系統應是開放性的,不僅有財務人員提供的財務信息,更有其他渠道的信息。這個信息系統還應能提供及時完整的經營資料和數據,使經營者及各部門負責人能以實際經營狀況的數據體系,與財務指標數據相比較。還要配備專門的人員實施信息收集、處理、貯存及反饋的職能,并向預警系統輸送全面、準確、及時的信息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3.加強財務活動的風險管理。首先,做好籌資管理,在應收帳款日漸龐大的情況下,企業應當加入現金流的分析,在籌資時應當選擇資金成本較低的方式,加大資金計劃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率,在籌資時,應當考慮資金回報和資金成本之間比率,嚴格控制貸款規模的過度膨脹;在金融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企業應當充分考慮,各商業銀行在不同種類業務上的不同條件及優惠,利用各種新型金融工具,趨利避害,降低籌資成本。其次,做好投資管理,企業應當對籌資活動有慎重的態度、嚴格的管理程序,加大現金流的分析、預測,做好現金流入流出的預算,不僅要編制投資回收預測,而且還要編制現金回收預測,充分考慮投資過程中的風險。第三,做好新產品開發盈利預測。完善老產品、開發新產品的目的都是在市場上獲得更大的收益。新產品的開發應當根據市場情況和盈利預測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時機。公司在推出新產品前,應當進行詳細的盈利預測以取得更大的利潤。
4.確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首先,對企業而言,在建立短期預警系統的同時,還要建立長期財務系統,其中獲利能力、償債能力、經濟效益、發展潛力指標最具代表性,獲利是企業經營的最終目標,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前提。包括總資產報酬率、成本費用利用率、有流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等等財務指標,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業財務狀況。其次,企業為適應未預料的需要和機會,應該具備采取有效措施,改變現金流量與時間的能力,這就是財務彈性。主要與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有關,反映財務彈性的指標有:用于測定企業全部財務資產的流動性水平的營運資金與總資產比率,到期債務本金償負率,實有凈資產與有形長期資產比率,應收賬款及存貨收轉率。從長期觀點看,一個企業能夠遠離財務危機,必須具備良好的盈利能力,企業對外籌集資金能力和清償債務能力才能越強。第三,但從根本上講,企業發生風險是由于舉債等導致的,一個全部由自有資本從事經營的企業只有經營風險而沒有財務風險,因此要權衡舉債經營的財務風險來確定債務比例,應將負債經營資產收益率與債務資本成本率進行對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證到期歸還,實現財務杠桿收益;同時還要考慮債務清償能力,即企業擁有現金多少或其資產變現能力強弱;債務資本在各項目之間配置合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