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加興
生態危機的資本邏輯根源探究
毛加興
當下,全球性的生態危機與資本邏輯不無關聯,資本邏輯是異化生產、過度消費、理性計算和全球擴張的邏輯。資本的異化生產將自然界僅僅作為“有用物”加以掠奪;過度消費形成了對自然資源的透支;理性計算過濾掉了自然界的內在價值;全球擴張為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生態殖民提供了契機。這四個方面的相互協調,相互作用,成為現代生態危機的直接根源。生態馬克思主義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切危機的總根源。受該流派影響,學界產生了關于生態危機根源的資本本性論、強制生產論、異化消費論等新觀點。盡管這些觀點都有一定的深度,但均無法全面而系統的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生態危機的發生機理。我們認為當今人類面臨資源的不斷枯竭、環境的日益惡化、生態系統的嚴重失衡等系列問題,均與資本邏輯有關。“資本邏輯”是資本主義社會“普照的光”,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姿態將自然界、人等現實世界中的一切要素統統納入它的運行體系當中,為資本的增值與擴張效命,通過異化生產、過度消費、理性計算和全球擴張四種方式全面滲入資本主義社會機體,形成了對資本主義社會乃至世界的控制。因此,唯有從這個更具統攝性的范疇入手,才能真正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生態危機的發生機理,進而為解決生態危機指明方向。
1.資本的異化生產,把自然界僅僅作為“有用物”納入生產體系,從而形成了對自然界的褫奪。馬克思認為,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不斷交往的、人的“無機身體”。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土地等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生產充當了資本增值的工具,自然界被置于與人相對立的地位,成為人肆意掠奪的對象。資本主義生產揭開了籠罩在自然界面孔上的一切神秘面紗,形成了人與自然之間單一的有用性關系,使得人類可以肆無忌憚地向自然界進軍,導致生態體系的破壞。資本主義生產在資本自我增值的內驅力和市場競爭的外在壓力雙重作用下,具有無限擴大的趨勢,導致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這必將激化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從而引發生態危機。資本主義的異化生產是以工業化為前提的,技術的資本主義使用使得土地等自然資源可以被隨意拆解、置換和轉移,致使消耗的資源無法回歸到它的“出生地”,阻礙了生態的正常循環,生態危機的爆發成為必然。
2.資本的過度消費,把自然資源變成滿足人無窮欲望的對象,從而導致對生態資源的過度透支。資本邏輯也是消費邏輯。資本邏輯對消費的控制并不表現為外在的強制,而是將消費變成一種讓人自覺追隨的意識形態。三大拜物教的形成,標志著資本成功實現了對社會關系的重新塑造,將人與人復雜的關系抽象化、單一化,變成純粹的物與物的關系,并且使得這種關系進入人的主觀精神世界,導致人的心理結構、思維觀念的物化,以為人與人之間除了商品貨幣關系之外再也沒有別的關系。消費主義由此而生,對物的不懈追求、占有和消費成了生活的全部內容,活著即欲望著、消費著。人的內在靈魂被掏空,只能通過各種消費品將其填滿,而生產活動則成為填補人無窮欲望的手段。過度消費引起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掠奪、過度浪費,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認為,這是導致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直接原因。過度消費在某種程度上延緩了經濟危機,但卻讓危機轉移到生態領域。
3.資本的理性計算,過濾掉了自然界的“內在價值”,把它變成了贈給資本“免費的禮物”。資本邏輯的理性計算是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從而將生態主義所講的自然界的“內在價值”過濾掉了,這樣理性計算變成了對公共財富的擠兌和肆意褫奪,讓自然界成了“商品化了的自然界”,就會出現“羅德戴爾悖論”,即私人財富與公共財富之間呈負相關關系。稀缺性反而能夠使得某種東西具有更高的交換價值,以增加私人財富,相反,像陽光空氣因為充裕反而沒有交換價值。資本家因此完全可以通過人為地破壞資源而有意制造資源的稀缺來增加其交換價值。在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自由主義經濟學提出了將生態環境納入經濟核算的應對方法,是資本邏輯的翻版,只能加深而不可能真正緩解生態危機。
4.資本的全球擴張,為生態殖民提供了契機,引發了全球生態發展的失衡。資本邏輯是全球擴張的邏輯,馬克思說過:“創造世界市場的趨勢已經直接包含在資本的概念本身中。”基于對剩余價值的不懈追求,資本必將打破一切民族的、地域的界限,超越一切文化、語言的障礙,“奔走于世界各地”。資本的全球擴張,將一切封閉的、落后的區域性的生產納入世界歷史的洪流中,客觀上有利于這些民族和國家避免在孤立和封閉狀態中求發展,加速其走向世界文明的步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全球化,不可避免形成一個“中心—邊緣”的結構體系,這為新的生態殖民提供了契機,佩珀稱之為“生態帝國主義”。生態帝國主義的全球化擴展,使原本就存在的“中心—邊緣”結構更加失衡,生態危機更加嚴峻。
5.擺脫生態危機的終極目標與現實路徑。資本邏輯的異化生產、過度消費、理性計算和全球擴張,如同幽靈一樣注入資本主義社會的機體,只有消滅資本主義,進入共產主義,自然的解放才可能真正實現,對此馬克思明確指出:“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
資本邏輯的瓦解,共產主義的實現,這是解決生態危機的終極目標。但問題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資本邏輯仍然在發揮作用,因此,當前我們的生態文明建設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其消極作川,防止資本邏輯的泛濫。尤其是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所有這一切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現實路徑。
(王華生摘自《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年第5期《生態危機的資本邏輯根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