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霞
摘 要: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師關注的課題之一,從模仿文本資源角度就如何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談一些看法。
關鍵詞:小學作文;文本資源;模仿
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轉折點,也是孩子學習寫作的開始。對于生活積累不多、詞匯比較貧乏的孩子來說,作文無疑是讓家長和孩子頭疼的事情。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不妨從模仿入手。通過豐富的文本資源,從讀、背、演文本中,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從開始的抄、仿過渡到自己去編。這樣,從模仿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并發展學生的特長和創作能力,從而讓學生寫作的時候筆下生輝。
一、讀、抄,熟悉文本,培養興趣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想而知,多讀多看,一定是積累的好辦法。小學語文中的每篇課文都是學生學習寫作的例文。因此,教師不妨從文本入手,在讀中熟悉文本、感悟文本。并在抄寫優美句子、段落的同時逐漸模仿和積累,這是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手段。
三年級上冊《吹泡泡》是冰心奶奶的作品。對于孩子耳熟能詳的吹泡泡游戲,孩子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課文貼近孩子們的生活趣事,是一篇很受孩子們喜愛的文章。因此,教師要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要求學生多讀多想,并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者段落抄下來。有的孩子抄了如何制作泡泡的句子“我們把用剩的肥皂頭兒,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點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根細竹管……”這段說明了冰心奶奶是一個仔細觀察的人,她把制作的過程詳細明白地交代了。教師可以利用文本引導學生同樣要觀察細心,只有留意活動中每個細節,才能更好地把活動寫生動具體。也有的學生抄了泡泡形狀的句子“若是扇得好,一個大球,還會裂成兩三個玲瓏的小球,四散紛飛。有時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這脆弱的球兒,會扯得又長又圓……”文章不僅寫出了泡泡的形狀和孩子們玩游戲的心情起伏,而且語言優美、生動、形象,值得反復品味。教師可以把課堂變成一個即興游樂園,把泡泡帶到課堂里,并讓學生邊讀邊背,邊抄邊學。即興讓學生模仿寫法,寫出自己最熟悉的一種游戲活動。比如,跳繩、踢毽子、玩蹺蹺板等,模仿文本的寫法,如何玩游戲,玩的時候心情又怎樣變化等,使學生的作文也寫得同樣生動、具體。
這樣,從文本出發,學生在熟悉文本、感悟文本的基礎上,緊貼生活經驗,讓學生放飛寫作的翅膀,不僅活躍了學生的想象思維,還給語文的課堂帶來了無窮的歡樂和激情,更加增添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和喜愛。
二、背、仿,深化文本,筆下生輝
俗話說:“熟背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兒童從咿呀學語到出口成章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模仿借鑒的過程。從模仿借鑒入手是小學生作文能力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因此,指導小學生寫作文可以從模仿借鑒入手。學生在讀課文、背誦課文、熟悉文本的基礎上,逐漸感悟和深化文本,從而達到下筆有話可寫。
三年級上冊《廬山的云霧》以優美明快的語言、比喻聯想等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奇麗多變的景象。文章語言優美,情景交融,為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與情景體驗提供了很好的憑借。在教學本課時,教師緊緊圍繞“廬山云霧的特點”這一中心,抓住文中重點詞句,先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優美句子,再要求學生模仿文本的寫作手法,即興創作:學生模仿文本“總—分”的構段方式,寫一段自己最熟悉的景物。文本:“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云霧彌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霧遮擋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學生的作品:“春天的花草樹木形態各異。那粉紅的桃花,就像是一個個蝴蝶結;那金黃的迎春花,就像是給大地媽媽戴上了一串串晶瑩的珍珠項鏈;那白色的櫻桃花,就像是一段段雪白的綢子。那綠油油的麥苗田,是一張張綠色的手帕;那隨風飄蕩的柳枝,是小女孩的長長的頭發。”
從熟悉文本到深化文本,離不開學生動口的讀和動腦的思考感悟,更加離不開學生動手去模仿和創造。實踐證明,語文的課堂就是學生發現和收獲的課堂,只要教師善于引導,緊扣文本,在模仿文本的基礎上去聯系生活。用發現的眼光尋找生活的真善美,一定會讓學生筆下生輝。
三、演、編,延伸文本,創造能力
“孩子的想象是無窮的。”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發揮豐富又有創造力的想象,關系到每個教師的用心發現,善于點撥。教師應該把文本和生活緊緊結合一起,讓學生把自己熟悉的生活經驗放到課文里,演一出精彩的話劇或者編一段有趣的童話后續等,都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年級上冊《一顆小豌豆》雖然是一篇略讀課文,但是全文語言通俗易懂,具有童真童趣,是很受學生喜歡的一篇童話故事。課堂上,教師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體會感悟小豌豆頑強的生命力帶給小姑娘的信心和力量。最后,教師給學生布置有趣的家庭作業:要求學生演一演或者編寫一篇小豌豆的續集,并提出編寫的要求:要發揮豐富的想象,而且編寫得要合情合理。
學生發揮想象,大膽創新,從文本走向生活,編寫出有趣的后續:懶洋洋的小豌豆被小男孩放進玩具槍里,“砰”的一聲射了出去。它飛呀飛呀,飛到了一片草地上。它想:這是什么東西啊?又矮又綠,真難看!哎!不管了,我先睡上一覺。于是,它就在草地里睡下了。春天到了,樹枝吐出嫩綠的小芽兒來了,小草也從土地里鉆出小腦袋來了,小豌豆也睡醒了。于是,它慢慢地,慢慢地發芽、長葉、開出了粉紅色的小花兒。路過的小朋友都說:“多美麗的小花兒啊!”小豌豆身邊的小草也說:“是呀!真美麗,真美麗!”小草們爭先恐后地要跟小豌豆做朋友,小豌豆卻斜著眼睛傲慢地說:“你們這些綠色的小矮子,誰愿意和你們做朋友啊!真是笑死人了!”小豌豆的話傳到了風伯伯的耳朵里,風伯伯非常生氣,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猛一吹,一下子就把小豌豆吹得無影無蹤了。小豌豆的一生就這樣完蛋了。
學生從熟悉文本到延伸文本,甚至超越文本去編寫創新。這不但鍛煉了學生的生活意志,還能放飛學生無窮的想象力,更能增添學生對寫作的愛好,讓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有話可說,有事情可寫。實踐證明,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出發,結合富有童趣的文本,從熟悉文本入手,不斷深化文本進行模仿,這是學生作文入手的一個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 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東城街中心小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