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萍
摘 要:主題活動,意在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與生活和學習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品質。在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應該注意引導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不僅是學習的對象,還是學習的工具。根據案例談一談自己對“主題活動”教學實踐的幾點反思體會。
關鍵詞:主題活動;活動目標;活動設計
主題活動創建的意義
主題活動,有一個主題相對集中、獨立的主題,意在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與生活和學習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品質。在主題活動過程中,應該注意引導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不僅是學習的對象,還是學習的工具。使學生通過進一步的體驗,認識到信息技術在幫助課程學習方面的巨大作用,進而自覺地認識到信息技術對其未來生活的巨大作用。
主題活動設計
《創作圖畫》是蘇教版上冊畫圖模塊的教學內容。任課老師根據對學生的評價理解,教師是這樣安排的:
1.請同學們一起來先看段視頻。(播放視頻,復習畫圖板塊
舊知)
2.大家從里面學會了什么?學生總結(展示板書:出示課題創作圖畫,(1)確定主題;(2)構思畫面;(3)創作畫圖)
3.老師給大家準備了5個背景,請大家選擇其一左右兩位同學一小組討論,你能畫什么主題的圖畫?
4.你準備添加哪些元素來體現這一主題?這些要素準備畫多大?位置在哪里?你準備用什么顏色來突出主題?
5.兩人一小組開始創作(體現小組合作性)。
6.展示與評價。你想表達的是什么?為什么用這些要素來表達這一主題?其他人對這位同學的創作有什么想法?補充?修改?如果有時間你還能怎么做?
關鍵詞一:活動目標的分析——小組合作、欣賞、評價
縱觀小學信息技術蘇教版教材,主題活動的活動目標都提到了小組合作、欣賞和評價這幾個關鍵詞。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我認為“主題活動”能有效體現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分工合作,同時佐之“欣賞、評價”,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
關鍵詞二:主題活動設計——內容、過程、問題全方位開放性
在主題活動中,開放學生思維空間,解放學生的頭腦,讓學生大膽想。在主題活動前,要先做好準備工作,如分好小組,在活動開始教師給了學生5個背景,學生對背景進行選擇后構思,構思完成后進行創作,背景風格是不同的,學生創作的內容各不相同,在創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各不相同,不再是單一的一切以書本為限,一切以教師為準,教師主宰一切。
關鍵詞三:主題活動設計——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反思能力等高級思維能力自主探究性
1.你準備添加哪些元素來體現這一主題?這些要素準備畫多大?位置在哪里?你準備用什么顏色來突出主題?
2.你想表達的是什么?為什么用這些要素來表達這一主題?這些問題不正體現了思維的創新、反思能力?
發現并解決自己身邊的事,就是創新。學習的經驗靠自己積累,學習的規律靠自己去摸索,學習中的問題靠自己去發現并解決。教學中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學習規律是比一般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更為重要。
關鍵詞四:主題活動設計——學生合作交流,團隊意識提升
“主題活動”,本身就要求通過合作達到學習目的。這種合作不僅體現在學生間的合作交流,還需要教師間、師生間的合作。
學生間的合作可以是設計的合作,也可以是創作的合作,例如,在上述案例中兩人一小組開始創作(體現小組合作性),教師就采用了創作的合作,但是有時因為機房的限制,教師更多采用的是設計的合作,在創作作品時采用單獨設計。
教師也可以與學生合作,共同制作,例如,在合作繪畫時,單單依靠學生的能力很難完成整個主題作品的制作,教師可以適當幫助、指導。
主題活動適合對多個知識或多學科知識進行整合,有利于同時實現三維目標,活動中各環節或專題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引導學生逐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曹曉明.基于網絡的主題式學習的設計與實施.北京師范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2011.
[2]李曉巖.中小學主題學習網站功能與應用研究.河北大學,2006.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覓渡橋小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