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占勝
數學教學中啟發點的創新是課堂教學優化的核心。長時間的教學實踐證明:創設的啟發點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效果。下面我對如何啟發學生談如下的認識。
一、激發學生思維具有創造性
直覺思維往往透過紛繁的現象,直接涉入事物的核心,出乎意料地創造出神奇結果。如,在重新安排已有的知識,提供新的經驗,或者對問題提出新的設想,新穎的見解,不同凡響的思路,啟發就顯示出直覺思維的創造性。
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強烈的求知欲和創新愿望的重要前提
如,在整除概念的教學中,學生掌握了能被2、3、5整除的特征后,再提問,被2、3整除的數一定能被幾整除?學生做出判斷能被2、3整除的數一定能被6整除,能被3和5整除的數一定能被15整除。講解互質概念后,再對上面問題歸納:能被a與b整除的數一定能被ab整除。因此,為使學生樂學,啟發點要激勵學生思維,具有趣味性,使學生形成積極思維、勇于探索、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要循序漸進具有邏輯性
掌握科學的真理,思維必須要遵守一定的邏輯規律。如,概念是在感覺、知覺和表象的基礎上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等線索,認識獲取知識,這就要求啟發點循序漸進,具有邏輯性。
四、要富于變化,具有靈活性
在引導學生形成概念的教學中,有時采用“直接揭露概念的本質”與“變式圖形”相結合或交替使用,就能減少各自的消極作用,發揮兩者特有的積極作用,這就要求啟發點要富于變化,具有靈活性,感受到學習樂趣的創新。
五、要深淺適宜,抓住關鍵具有深刻性
過淺、過深的問題會造成學生不需思考和無法思考。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知識內含的本質屬性,啟發點要求創出深淺事宜,抓住關鍵,具有適度性。
六、要明確目的,利用遷就具有啟發性、準確性
把新學的知識進行分析、綜合和抽象概括,創造性地把書本知識廣泛地遷移和延伸到書本之外。如,設疑或以舊引新,或利用遷移挖掘學生的智能因素。總之,目的必須明確。這就決定啟發點要有利于遷移,創設出明確的思維方向,具有準確性。
總之,只要我們緊扣教材的特點,掌握小學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特點,嚴格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創造啟發點,大膽創新,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就一定會引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學習知識、掌握知識。
(作者單位 青海省大通縣石山鄉中心學校)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