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平
摘 要:兒童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優秀的早期幼兒教育。隨著社會發展,幼兒教育也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日漸加深,這種不良現象不僅違規了兒童身心健康發展,也導致兒童教育本身出現教育缺失。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
早期教育是幼兒接觸社會環境的重要環節,兒童離開家庭,第一個接觸最有影響力的大環境之一,它為兒童早期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幼兒教育日漸“小學化”的現象逐步加深,這種現象是幼兒教育事業不容忽視的,要努力探尋原因,從而提出相應解決對策。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現狀的表現
如今,廣大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尤為急切,過早地讓孩子接觸漢字、數學、自然科學等課程。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越演越烈,嚴重沖擊了幼兒教育模式和教學結構。
1.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代替游戲
幼兒時期,游戲是兒童生活的基本活動形式。我國幼兒教育法要求幼兒教育以游戲為中心,學習知識次之。然而,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將課堂代替游戲,逐步采用小學教學模式進行教育。諸如,學習漢字,留家庭作業,出示算數卡,學習英文字母等。這種幼兒教育模式和小學模式相近,游戲越來越少,使幼兒教育脫軌。
2.以小學要求規范幼兒行為
幼兒成長必須科學合理安排每日的生活。按照一定時間進行學習知識、運動、日常生活活動。然而現在很多幼兒園違背了原國家教委提出的《關于改進和加強學前班管理的意見》的規定,上課時長不得超過三十分鐘。更多幼兒園上課時長遠遠大于三十分鐘,甚至和小學生一樣是四十分鐘,休息時間也極少。
3.幼兒園過早開發幼兒特長,課程過多
現階段的幼兒園教育,過多地重視對幼兒文化知識的教育,而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幼兒能力的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能力的發展,幼兒園除了平日教學又開設很多諸如英語、樂器、舞蹈、聲樂、繪畫等特長班,導致幼兒放學后還要背負余外的課程。家長浪費大量時間和金錢,效果往往卻不盡如人意。
二、應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相關對策
1.對個體幼兒園進行限制
近年來,我國社會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幼兒園在數量上迅速增加,現階段,我國幼兒園數量不容小視,很多利用教育為營利的主要手段,促使幼兒教育“小學化”加重。對此,國家政府管理部門應當對幼兒園開辦嚴格要求和控制,防止非注冊個體幼兒園的開辦,嚴格要求個體幼兒園的教學設備,師資團隊要有相關資格證才能工作。
2.消除應試教育的不良影響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教育以應試為主流形成教學和升學的主要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使幼兒教育過早面臨“小學化”。優化應試教育是我們教育事業的任務,使“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及時得到改正,讓學生和家長正確對待應試教育,不能因應試教育而影響孩子的全面發展,尤其對幼兒不能加重更多的負擔,要讓他們在游戲中貼近生活,而不是過早“小學化”為應試教育打基礎。
3.重視家長的正確教育與引導
家長急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種心理促使教育方法不得當,使孩子身心健康得不到全面發展。家長應當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幼兒和小學生還存在差異,應當遵循孩子年紀,不同年齡不同教育,而不是盲目跟從過早的“小學化”教育,過早教育不但讓孩子負擔加重,嚴重者甚至會厭學,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長規律,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長大才是正確的道路。
加強教育體制改革,健全幼兒教育機制體制,提高幼兒園辦學質量,廣大家長樹立正確育兒教育思想,積極扭轉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不良局面。
參考文獻:
李大維,吳秀麗.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與對策[J].東北師大學報,2006(6).
(作者單位 廣東省江門市小太陽實驗幼兒園)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