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端
摘 要:正如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所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乃立國之本,振興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一個國家強盛與否,人才的素質是一個重要因素。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教師肩負著對學生進行教學,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成長為國家棟梁的責任。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青春期;積極情感
初中生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是國家繁榮的希望。初中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和反抗性。他們喜歡特立獨行,用自己的意愿去解決實物,對周圍的新世界都充滿著好奇。他們開始出現自我意識,日益增強的獨立性,感情波動大容易感情用事,越來越關注同齡人之間的交往活動,性器官的發育成熟與心理不成熟的矛盾,這些都是正處于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特征。作為教師,不能一味地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對中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積極情感的培養。
一、動之以“情”
1.情境教學
中學生有著旺盛的求知欲,對于身邊的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在21世紀的今天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加快捷,便利的互聯網,使地球化為地球村,世界縮小成一個方塊在我們眼前盡情展示。對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所受到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他們喜歡新奇的事物,對于舊事物有著抵觸心理。但是由于初中生心智發育并沒完全成熟,容易對某些事物產生錯誤的判斷,例如,討厭管著自己的任課老師,對一些歌星影星青春偶像卻瘋狂地追捧,這也是因為初中生對人或事物認識不完全,容易陷入理想化甚至盲從所造成的。
由于青春期學生的特殊心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上也是讓任課老師頭疼不已。課本上的知識對于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吸引力,這就造成了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的情況。雖然老師講了很多道理,但是,學生根本聽不進去,這不僅會浪費老師和學生的精力,更會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對此,任課老師便需要轉變教學方式,避免填鴨式教學,給學生創設豐富的情境。舉個簡單的例子,有個學生在上課睡覺,如果老師劈頭蓋臉就給學生一頓臭罵,這時候學生雖然不敢反抗,默默地接受批評,但是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我們換一個方式去教育,就能自然地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學生會因為喜歡這個老師而喜歡這一門學科,老師講的課他自然就愛上了。這個例子,首先是尊重了學生的自尊心,其次,創設了一個情境,這樣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自然而然地就拉近了師生關系,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上進心。
2.情感教學
初中生除了自己的父母,相處時間最長的便是自己的任課老師,教師的一言一行時時刻刻都在對學生產生著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學生的心理成長會隨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變化,對初中生而言,課堂上的氛圍環境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心理發展方向。因此,教師要根據初中生心理特征,以豐富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創造一個自然融洽的教學氛圍。真情實感雖然沒有華麗的外表裝飾,但是最容易令人感動,尤其初中生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如若虛情假意,便會適得其反。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入自己的角色,以愛為基礎,讓真情自然地流露出來,用自己的真情去感召學生,由此營造出一個溫馨和諧的課堂。思想品德課上,我們可以積極地展開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增加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積極情緒,并因此愛上學習。
二、曉之以“理”
1.理解尊重
中學生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在這個年齡他們開始刻意去追求大人們的認同。在學校的大家庭中,他們渴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獲得周圍人的關注。這也是一些學生喜歡標新立異的原因,在一個方面獲得不了他人的關注,便會尋找另外一條道路,也許這條道路在他人眼中是錯誤甚至是可笑的。這個時候,身為教師,要做的不是去指責批判他們,而是給予充分的理解尊重,并引導他們前往正確的道路。在課堂上,他們都希望能夠得到教師的喜愛與關注,即使回答問題給出了錯誤的答案也不想受到嘲笑,在課后,他們都想要獲得教師的關心和照顧,即使做出了可笑的錯事也不想受到冷眼和譏笑,這都是他們自尊心強的表現,不能容忍別人對自己的侮辱、踐踏。品德教師從一開始進入課程時,就要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于學生的理解和尊重。注意批評方式,多鼓勵學生。
2.理性獎懲
在提倡賞識教育的今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去把握少年身心發展和成長的規律,要做到獎罰分明,把握獎懲的最佳時間,并且遵守適度獎罰的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自尊心強的學生,表揚要適當不過分,批評也要顧及情面;對于自卑的學生,要給予充分的鼓勵。作為教師,不僅僅是要培養有文化有知識的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將學生培養成有道德、積極向上、能夠勝任社會工作的人。曾經有個學生,因是家中獨生子,受到父母過多的寵愛,養成了驕傲自滿、學習懶散的壞習慣,不聽從老師的教誨,更養成了抽煙喝酒的不良嗜好。但是他為人正直,對有困難的同學十分照顧。為了幫助他改掉不良嗜好,重拾學習的興趣,教師和他的家長商量后決定,組織一支學生小隊,帶領這支小隊到周圍貧苦鄉村的學校進行義務教學工作,并任命他為小隊的隊長。在鄉村小學的那段時間中,他面對的是那些純真樸實的孩子,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神深深地觸動了他。在回到學校之后,他毅然決定好好努力,發奮學習,發誓要改過自新,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經過短短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習成績明顯提高,獲得了同學的擁戴,老師和家長也對他的改變欣喜不已。“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他們都能努力學習,我的條件這么好,還有什么資格不努力學習!”在我們問到是什么促使他發生這么大的改變時,他如此回答。倘若當時教師對這位學生的態度是冷眼無視,甚至嚴厲地批評他,不去從正面的角度引導他,那么他還會走向正確的學習道路上嗎?
初中思想品德課不僅僅是一門單純的知識體系,也是作為一門致力于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教導學生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課程,如何做好這門課程的教育工作,是培養具有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生的重要基礎,也是向社會輸出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前提。
參考文獻:
[1]劉淑芬.初中生責任教育現狀調查及分析[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2]王立輝.初中思想品德課交往教學方法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王萍.初中思想品德課體驗式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