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安徽銷售分公司 高 瑋
稅收籌劃視角下的成品油銷售企業促銷方案選擇分析
●中國石油安徽銷售分公司 高 瑋

隨著成品油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以及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如何利用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搶占市場、吸引客戶、擴銷增量將是石油銷售企業面臨的日常話題。本文以A石油銷售公司為立足點,從稅收籌劃的角度分析常用促銷方式的優劣,以促進石油公司優化促銷方案,減輕稅負,降低成本,實現公司效益最大化,提高公司的競爭力。
稅收籌劃 成品油銷售促銷方案
(一)稅收籌劃的概念。廣義的稅收籌劃是指納稅人在不違背稅法的前提下,運用一定的技巧和手段,對自己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科學、合理和周密的安排,以達到少繳、緩繳稅款目的的一種財務管理活動。狹義的稅收籌劃是指納稅人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以適應政府稅收政策導向為前提,采用稅法所賦予的稅收優惠或選擇機會,對自身經營、投資和分配等財務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事先規劃與安排,以達到節稅目的的一種財務管理活動。
(二)稅收籌劃對企業的意義
1.有利于降低企業稅負,節約運營成本,提高收益。
2.有利于企業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節約企業現金流量,獲取更多的投資機會。
3.有利于企業優化決策,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效率性,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4.有利于企業減少或避免稅務風險。
A公司是某大型國有石油公司在安徽省的分支機構,目前年銷售成品油300多萬噸,占安徽省成品油銷售市場近40%的份額,最近三年年促銷費支出超過千萬元,主要采用的促銷方式包含以下幾種:
一是價格折扣,即客戶購油或辦理加油卡充值達到一定標準直接給予價格上的打折。
二是“油非互動”活動,即客戶購油或辦理加油卡充值達到一定標準贈送加油站便利店商品或者代金券。
三是返現,即客戶購油或辦理加油卡充值達到一定標準直接返現金。
四是抽獎,即客戶購油或辦理加油卡充值達到一定標準提供抽獎機會。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前提下,不同的促銷方式引起的納稅事項不盡相同,稅負也不一樣,最終給企業帶來的收益也有差別。因此,很有必要從稅收籌劃的角度分析評價各種促銷方案,為公司科學決策提供具有價值的參考,以促進公司優化促銷方案,減輕稅負,降低成本,實現公司效益最大化,提高公司的競爭力。
以A公司某加油站的一次促銷活動為例。為了提高A公司加油卡的影響力和持卡率、提高客戶認知度、促進銷量提升,公司擬在某城區站開展一次辦卡充值促銷活動。銷售部門提出了四種可選擇的方案,即客戶新辦理加油卡充值或者原持卡客戶充值,一是滿1000元直接享受97折優惠;二是滿1000元贈送價值30元的便利店商品;三是滿1000元返30元現金;四是滿1000元可以有一次抽獎的機會,平均中獎率為3%,獎品為定額加油卡。已知成品油銷售利潤率為10%,便利店商品利潤率為20%,增值稅稅率為17%,城建稅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稅率為3%,所得稅率為25%。假設不考慮客戶充值與實際消費對收入確認的時間影響問題,購進的商品都能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考慮其他因素對銷售額的影響。
比較分析以上四種方案所涉及的稅種及應承擔的稅負:
方案一:97折銷售
本方案屬于直接價格折扣,按照稅法的相關規定,在開具發票時同時注明銷售額和折扣額就可以按照折扣后的銷售額計算應繳納的增值稅和所得稅。方案一下涉及的稅種及稅負如下:
應交增值稅=970÷(1+17%)×17%-1000*(1-10%)÷(1+17%)×17%=10.17(元)
應交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10.17×10%=1.02(元)
利潤額=970÷(1+17%)-1000×(1-10%)÷(1+17%)-1.02= 58.81(元)
應交所得稅=58.81×25%=14.7(元)
凈利潤=58.81-14.7=44.11(元)
總稅負=10.17+1.02+14.7=25.89(元)
方案二:滿1000送30元便利店商品
方案二屬于“買贈”形式組合銷售,不同于傳統的無償捐贈行為。安徽省皖國稅2008第10號函規定,給予顧客的代金券不屬于無償贈送商品的行為,不應按視同銷售征收增值稅。筆者認為贈送便利店商品與贈送便利店代金券實質上是一致的,應比照代金券的處理方式,將實際收到的貨款在銷售的成品油和贈送的便利店商品之間進行分配,并在同一張發票中注明,按照實際收款額計算銷項稅。實務中,安徽省地方稅務部門也接受按照實際收到的貨款申報繳納增值稅的做法。因此,該種方案下涉及的稅種及稅負如下:
應交增值稅=(1000-1000×90%-30×80%)÷(1+17)×17%= 11.04(元)
應交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11.04×10%=1.1(元)
利潤額=(1000-1000×90%-30×80%)÷(1+17)-1.1=63.86(元)
應交所得稅=63.86×25%=15.97(元)
凈收益=63.86-15.97=47.89(元)
總稅負=11.04+1.1+15.97=28.11(元)
方案三:滿1000元返還30元現金
該種方式屬于折扣銷售,按照稅法相關規定,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銷售發票上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銷售額計算征收增值稅、所得稅;如果將折扣額另開發票,則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折扣額。此種情況下,折扣額能不能抵扣收入,關鍵在于納稅人怎么開具發票。一般給予顧客的折扣額不會與銷售額在同一張發票上注明,因此不可以扣減銷售收入計繳增值稅、所得稅。因此本方案下,返還的30元現金不能從1000元的銷售額中扣除,計算所得稅時也不可視為稅前扣除經營費用項目。該種方案下涉及的稅種及稅負如下:
應交增值稅稅額=[1000÷(1+17%)-900÷(1+17%)]×17%=14.53(元)
應交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14.53×10%=1.45(元)
利潤額=1000÷(1+17%)-900÷(1+17%)-30-1.45=54.02(元)
應納稅所得額=[1000÷(1+17%)-900÷(1+17%)]-1.45=84.02(元)
應交所得稅=84.02×25%=21(元)
凈收益=54.02-21=33.02(元)
總稅負=14.53+1.45+21=36.98(元)
方案四:滿1000元可以有一次抽獎的機會,平均中獎率為3%。
此種方案下發放的獎品實際上屬于無償贈送,按照現行增值稅和所得稅相關實施條例,不論計算增值稅還是計算所得稅,都應將作為獎品贈送給客戶的30元加油卡視同銷售處理,同時其購進成本可以稅前列支,相應的進項稅也可以抵扣。此外,個人的獲獎所得應按照“偶然所得”項目,全額適用20%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一般應由實施促銷的企業代扣代繳。實務操作中,由于客戶往往獲得的是30元的凈獎品,實際由企業承擔了應由客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這部分稅款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不得稅前列支。
應交增值稅稅額=(1000+1000×3%-1000*90%-1000×3% ×90%)÷(1+17%)×17%=14.97(元)
應交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14.97×10%=1.5(元)
應交個人所得稅=1000×3%÷(1-20%)*20%=7.5(元)
利潤=(1000-1000*90%-1000×3%×90%)÷(1+17%)-1.5-7.5=50.83(元)
應納稅所得額=(1000-1000*90%-1000×3%×90%)÷(1+17%)-1.5=58.33(元)
應納所得稅=58.33×25%=14.58(元)
凈收益=50.83-14.58=36.25(元)
總稅負=14.97+1.5+7.5+14.58=38.55(元)
上述四種方案稅負及收益情況如下表:

方案1 10.17 1.02 14.7方案2 11.04 1.1 15.97方案3 14.53 1.45 21.00項目增值稅城建稅及附加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稅負合計凈收益25.89 44.11 28.11 47.89 36.98 33.02方案4 14.97 1.5 14.58 7.5 38.55 36.25
通過對比分析以上四種促銷方案,我們不難發現:表面上看公司都是花費了30元的促銷費用,但從稅負角度考慮,四種方案給公司帶來的預計收益是不盡相同的。方案二的收益最高,這種方案有利于促進便利店商品的周轉,真正實現“油非”互動的效應。方案三和方案四總稅負高、收益低,一般應該盡量避免。■
1.盧吉強.2010.關于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思考[J].國際商務財會,3。
2.唐菊.2009.新增值稅法下納稅籌劃分析[J].財政界,5。
3.蔣風波.2009.增值稅轉型背景下增值稅的稅收籌劃[J].中國外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