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旻碩
(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江蘇南京 210023)
數碼攝影,是指使用數字成像元件(CCD,CMOS)替代傳統膠片記錄影像的技術,也稱數字攝影或數位攝影。數碼相機與傳統相機同樣是利用小孔成像原理成像,與傳統攝影不同的是數碼相機的圖像存儲在數字存儲介質上如:SD卡、CF卡等,可以直接生成位圖,使用Photoshop等圖像修改軟件進行修改。
自1837年法國人路易斯·達蓋爾改進攝影技法運用銀版攝影法,通過縮短圖像曝光時間大大提高了成像質量,攝影這項技術漸漸被世界承認和接受,而1839年才是攝影術的正式誕生日,這一年金屬快門被德國研究發現。此后攝影器材有了質的變化,從沒有快門到金屬快門,從單片透鏡到多種凹凸鏡,從框式取景器到光學取景器,這些變化都大大滿足了攝影師更多的表現并提高了成像質量。現如今數字攝影的數字性更是賦予了攝影者更廣闊的攝影空間,在攝影發明至今不足200年的時間里,攝影技術有了從傳統感光材料進行影像記錄到近20年以光電傳感記錄影像的改變,數碼攝影從攝影觀念、攝影技巧和攝影方式與傳統攝影相比有很大的改變。從技術層面來講,數碼攝影比傳統攝影的技術更高級,使用工具更便捷、更科技化。各大相機生產商也應市場需求研發更平民化的高端相機,如佳能600D、尼康D3200等入門級單反。兼顧使用的便捷性和相對較高的成像質量。數碼攝影以其方便快速的記錄方式和與傳統攝影相比更低廉的攝影成本已經極大削弱了傳統攝影的市場份額[1]。
攝影是一種獨特的視覺媒介,傳統攝影更重視真實的還原,這一點深受西方繪畫理論的影響,所以在攝影手法上,傳統攝影一次成像的技術對攝影師本身素質的要求非常高。而與傳統攝影不同的是,現代數字攝影可以在電腦上借助專業軟件對圖像進行調整,并且數字存儲模式降低了攝影成本,可以讓攝影師有了更多嘗試。對攝影師本身的能力的要求下降了,但是對于攝影所能延伸的深度卻是極大的促進。攝影師不需要擔心成本就能更隨心所欲地拍攝眼睛所捕捉到的美景,在后期好的照片被保存,不好的可以直接刪除,這在質與量的關系上是通過對于量的大量增加促進向質的轉變。
數字攝影是伴隨數字時代的到來在攝影界產生的革新,在數字時代中受到沖擊的不僅僅是攝影,繪畫、CGART、互動媒體藝術都有了與之相關的變化。而數字攝影與其他藝術形態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在繪畫領域,數字油畫在市場中悄然興起,人們不需要進入專業的美院學習,甚至不需要經過系統的訓練就能完成一幅大師名畫的復制。廠商已經運用數字技術把所有色塊進行數字編碼,并調配出與之匹配的顏色,油畫從象牙塔走向了市井普通人家。這種變化有其進步的意義,但在油畫專業人士看來也是一種對油畫的褻瀆。無論如何,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市場這只無形的手推動著整個社會的利益最大化,雖然這本身可能與藝術內在的價值觀就是相違背的。更多的商業攝影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僅在平面設計作品中得到大量應用,在影視廣告中更是多方向的滲透,傳統的手繪故事版也漸漸被攝影圖片所取代[2]。
從技術層面來講,數碼攝影比傳統攝影的技術更高級,使用工具更便捷、更科技化。技術的革新可以讓信息的傳遞更快捷有效,這點在新聞攝影的表現尤為明顯,在新聞發生的第一時間,不需要繁瑣的拍攝準備,一個相機、一個存儲卡、一個閃光燈完全可以滿足攝影師的需要,實時傳輸的圖片信息可以在第一時間發布消息,最大程度保證新聞的時效性。另一方面,對于攝影師而言,攝影展是呈現自己攝影成果、傳播攝影作品的重要平臺,利用數碼攝影,攝影師可以直接把圖片的電子文件提供給主辦方,不需要像傳統攝影展提供照片原件,這樣既可以達到傳播攝影作品的目的,又減少和避免了作品運輸的開支和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
從攝影的真實性角度而言,數碼攝影有著觀念上的缺陷。所謂觀念上的缺陷是沒有了膠片的高成本消耗和后期修改空間的增加,在攝影師的心里對于所拍攝事物的重視程度就會下降。由于不需要一次成像,攝影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師的界限被打破,攝影難度下降,攝影作品的價值相對有所下降。一些攝影師甚至本末倒置,忽視攝影本身的重要性轉而強調后期制作,這和攝影的初衷產生了矛盾,數字攝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攝影的真實性。對于紀實攝影來講,記錄生活的現實訴求,最真實地記錄事物的原本面貌、人物的瞬時心理和事件發生的瞬間是其意義所在,也是它被稱為最具記錄和保存價值的攝影方式和作為社會見證者獨一無二的資格的原因。但是在數字攝影風靡的今天,紀實攝影作品是否還具有原來的記錄功能是需要每一個人、每一個攝影師應該思考的問題。讓紀實攝影繼續保持本色,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于其作品價值的更大發揮[3]。
現在社會越來越強調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攝影作品作為攝影師本人的勞動成果同樣應該受到版權的保護。傳統攝影無法在照片上標記攝影師的相關信息,很大程度上攝影師無法對其進行有效保護。但是在數碼攝影中,可在后期通過加水印等方式直接表明其所有者以及拍攝時間等圖片信息用以保護自己的著作權。
辯證來看,數碼攝影的后期可操作性也是其數碼攝影的一大優點之一。商業攝影中,商家利用平面廣告、商業廣告等方式大量宣傳自身產品,在無形中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成本的提高必然導致售價的提高,除去價格優勢外,產品本身便是競爭力的所在,視覺是吸引的首要因素,更好地將產品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就能更好地推動商品的促賣。進行攝影的后期制作,運用專業工具將圖片處理得更完美,是非常必要的。
借助軟件的幫助,攝影可以與其他藝術方式進行多方位的融合進行二次創作。攝影不單單是1張圖片,更是攝影師用來表達個人情感的工具,這一點與其他藝術形式是共同的。圖像復制是數碼攝影的基本功能,老照片的翻拍也越來越多地被人們認可,用現代技術高像素翻拍,利用增感技術保留最佳暗部效果,在修舊如舊的同時也讓照片有煥然一新的感覺,幫助人們保留在老照片里傾注的感情,體現了數碼攝影的人文關懷。
傳統攝影的后期沖洗是在暗房內進行,利用顯影液等化學制劑進行顯影、定影、成片的極為復雜的沖洗過程。過程中大量使用各種化學試劑并且在定影后需大量清水沖洗,這對環境會造成一定的污染。相比之下數碼攝影全過程使用光電設備,物理方式呈現圖像,沒有了化學產品就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所以數碼攝影也可以稱為“綠色攝影”。
攝影讓人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數碼攝影更是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并且隨著經濟發展和與數碼攝影相關設備技術的發展,數碼攝影還會有長足的革新與發展。在人們享受便利的技術時不應該忘記攝影的初衷,傳達個人的精神,讓更多人通過影像感受不同人眼中的世界,為更多人展現世界的美好、人性的真善美,暴露社會的陰暗面,讓大眾通過圖片拉近與其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關系。
[1]陳少梅.數碼攝影對傳統攝影的技術超越[J].齊齊哈爾社會科學,1994(4):84-86.
[2]湯力.數碼攝影與傳統攝影的比較分析[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2(2):32-33.
[3]蔡艷華.談數字技術沖擊下的攝影藝術新形式[J].美與時代,2008(4):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