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煒
(如皋市青少年素質教育實踐基地,江蘇如皋,226500)
近年來,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在全國各地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素質教育實踐基地自行開發設計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地教育的主要途徑。顯然,這里所說的綜合實踐活動是作為一種課程形式而存在的,對此略有研究的人便會知道,綜合實踐活動實際上已經進入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課程體系,其宗旨是“強調學生通過實踐,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基地的綜合實踐活動有別于學校的學科課程,基地綜合實踐活動沒有課程大綱,沒有現成的課本,從活動項目的確定到活動過程的設計都由基地教師自行開發設計。為了使活動內容更為直觀明了,活動過程更為生動有趣,活動指導高效到位,在基地的部分綜合實踐活動中應借助現代教學手段尤其是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實現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與基地綜合實踐活動的長期“聯姻”。
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可以使教學避免陷入純粹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中,圖片、音頻、視頻等多樣的信息呈現方式能夠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信息技術系統中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模擬體驗的機會。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選擇信息技術教學的手段是一種高效的選擇。一般來說,綜合實踐活動包含:研究性學習、勞動與技術教育、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等。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應用也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進行描述:
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是信息技術課堂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如在學習利用frontpage制作網頁的課堂中,筆者通過電腦、投影機及音箱將制作好的精美網頁展示給學生時,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便很主動。而在教學網頁制作的過程中,也多次需要用多媒體進行演示。
筆者所在的基地開設木工布藝體驗、絲網花制作、多米諾骨牌體驗等多項勞動與技術教育課程。體驗是活動的過程,生成經驗是活動的目的,這些經驗由于具有豐富學生生活體驗甚至是生成學生學習所需要的經驗的作用,因此這樣的體驗必須高效。然而,體驗的高效化離不開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比如在木工布藝體驗活動課程中,筆者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將一些精美而又簡單的木工手工藝品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讓學生產生好奇心。接著筆者告訴學生,有些手工藝品大家也能夠做出來,這時學生的積極性就被充分調動起來。在接下來的活動過程中,如何才能讓毫無基礎的學生迅速掌握基本的木工技術呢?這時如果能夠借助多媒體技術,通過視頻、圖片的展示與音頻講述,就可以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了解木工工具的基本使用情況,這就解決了體驗中的基礎性問題。又如在木工體驗中需要學生完成一個作品,作品的創意是什么樣的?具體的創作過程又該如何進行?這些問題的解決也可以在信息技術中尋找到答案。再如在多米諾骨牌體驗活動中,學生的責任感、團隊意識、耐力與韌性、成就感是四大體驗要素,而要讓學生明確地體驗到這四點,可以先通過信息技術提供已有的體驗視頻,也可以在學生的體驗中通過實時錄像的方式,讓學生不僅在過程中有體驗,還可以在體驗后有思考。
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是信息技術課堂中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如在學習計算機病毒這一章節時(由于本章節不是考試重點,課本并未給出一些具體實例),筆者讓學生上網搜索,了解計算機病毒原理、危害、后果等知識,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能夠認識到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筆者所在的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中,有“長青沙島物種認識”這一研究性學習課程,這個課程覆蓋的地理面積較大,讓學生走遍整個地區不大現實。這時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整個長青沙島上有代表性的物種收錄數據庫,學生通過在數據庫中進行搜索,其體驗就可以在計算機中完成。這種體驗雖然不是完全的身體體驗,但也不是虛擬的數字體驗,而是實際場景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的體驗,學生通過調用數據庫中的數據,就可以得到與身體體驗幾乎相同的體驗。筆者認為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時間、空間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非常適合研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高效的活動體驗。
筆者以為信息技術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社區與社會情境的提供上,原因基本如上,此處不再贅述。只是我們需要強調的是在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中,更多地需要學生主觀思想認識的生成,這是信息技術難以檢測的,比較可靠的途徑還是教師對學生實踐活動進行直接掌控。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探究,筆者認為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應用,不是簡單地將信息技術運用到綜合實踐活動中來,更不是將學生原本可以親身體驗的內容濃縮為信息技術演繹的虛擬體驗,而是在綜合實踐活動遇到瓶頸或者可能低效的時候,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來化解難題或者達成高效的體驗。因此,是否高效體驗是信息技術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應用成功與否的主要標志。只有堅持這一評價手段,才可以讓信息技術真正發揮輔助作用,而不至于喧賓奪主,單單通過聲光電去吸引學生的眼球,這一點在實際教學中應當注意。
[1] 李江.信息技術對素質教育實施的優化論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2] 何積木,等.基于信息技術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與管理[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