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斯娟
(鹽城市建湖縣第二中學,江蘇鹽城,224700)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具有信息服務社會化特征的“云計算”呈現出信息技術新革命的態勢,這必然對當前的教育技術革新產生一定的影響。“云服務”是元計算發展的產物,雖然當前還處于不斷發展與提高的初級階段,但在網絡平臺之上的云服務給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了各種便利,具備“與時俱進”特征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受到最強的輻射影響。筆者在總結前人探索的基礎之上,著力探究云服務融入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之中所帶來的影響,從而為構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創造契機,同時也為云服務教育應用的拓展探究提供一點參考與借鑒。
當前的高中學生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的身心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和無限發展的可能性,而且學生對新鮮的事物與信息接收能力較強,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大部分學生都或多或少地接觸過云服務,比如:學生在上機操作的過程中就會接觸到計算機殺毒軟件中“云安全計劃”,學生在QQ中傳送文件時有“存到微云”,在網絡音樂中有“云音樂”,在郵箱中有“云附件”……這些云服務給高中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了無窮的“色彩”,具體體現如下:
在高中信息課程學習中,學生的學習資源遠遠超過了課本教材上所包含的內容,學生能快速地從網絡上獲取比紙質資源豐富得多的信息。在學生私有數據資源的保存方面,云服務能夠體現出其強大的功能與實用性。高中學校配置的機房是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實際操作的場所,多數學校為了安全往往在學生電腦中安裝還原卡或者還原軟件保護硬盤數據,而且正常情況下不允許學生帶其他的存儲設備(U盤、移動硬盤、光盤、磁盤等)進入,這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便,但使用云服務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如在學習普通網站架設時,學生難以在一節課完成任務,前一節課中所完成的產品必須保存,以便下一節課繼續使用,這種情況下,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將“半成品”上傳到云空間,下次需要使用的時候再進行下載。這種方式擺脫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有助于高中學生信息技術學習實效性的提升。
在高中信息技術的課程學習中,學生在信息技術教師的合理引導下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交流,不斷調整與豐富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從而獲取新的知識,構建新的經驗,達到提高自身能力與素養的目標。在信息技術的實踐教學中,協作學習是行之有效的新型學習模式。這種學習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以共同的實踐活動為平臺,促使學生形成學習的共同體,共同獲取知識,共同提升能力。云服務能夠為高中信息技術的學習提供便利的技術條件和實現共同協作學習的資源,通過網絡的“共享”功能實現協作。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中,學生經常會參加研究性學習興趣小組的實踐活動,活動小組中每一個成員都可以將自己獲取的有價值的信息資料共享于“云”中,其他成員隨時可以閱讀和下載這些資料,還可以結合自身的獨到見解對這些資料進行實時修改與更新,其他成員可以同步分享最新的信息和成果,這一過程加強了學習的互動性和便利性。
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是計算機個人用戶之一,在自身日常生活中云服務帶來的技術優勢和便利顯而易見,同時教師也是信息技術知識的傳授者,肩負著完成教學目標和提升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重任。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云服務帶來的便利和實效性是比較明顯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教育教學的理念和方式也在不斷發展和更新,從教學的器材和科學技術上看:粉筆和黑板→幻燈膠片投影儀;液晶投影→電子白板;多媒體PPT→教育博客→Moodle→Web2.0→云服務。網絡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教學已經是比較平常的事情,隨之催生的網絡教學平臺、視頻專題教學網站等這些突破時間和空間界限的學習資源,有助于高中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但是在實際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都難以順利、高效地實現網絡教學,這一方面是由于大部分高中建設現代化、功能齊全的教學網站需要較長的時間,許多教師還必須通過系統的培訓才能熟悉網站后臺程序代碼的有效運用;另一方面是由于網站服務空間、服務器及網站域名都是付費的,成本相對較高。這些以往感覺比較困難的事情,隨著云服務的出現都變得容易多了:信息技術教師只要通過注冊賬戶,在網絡云中建立合適的站點,再架設符合自身要求的網站頁面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涉及源代碼和服務器的維護;學生和教師只要在客戶端上訪問站點就可以獲取信息和資源。這種方式既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還可以讓師生之間及時交流互動、共同進步。
集體備課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益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備課組內教師的經驗與能力的差異性,往往導致整體教學效果不好,通過集體備課能夠集思廣益,集中全體的力量,實現高效教學;學校安排集體備課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云服務融入集體備課中,打破了時間的限制,組內教師只要將自己個性化的文檔存放在云空間中,其他教師可以訪問和修改,最終達到備課效果的最優化,從而提升教學的質量。
由于高中信息技術在高考制度中并不是統考科目,只是學業水平測試的科目,因此,普通的高中學校對于計算機機房的投入相對較少,這樣無形中影響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發展,而云服務的融入能夠有效緩解這一問題。云服務對于終端計算機的配制要求不是太高,主要是許多運行程序不需要在本地機器上完成,云服務可以直接提供多種軟件的實用功能,因此,課程運作對于計算機的硬盤、內存等要求都會降低,學校某種程度上不需要高價的服務器,也沒有必要花太多的人力與財力進行服務器的維護。
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往往是“多面手”,扮演著網絡管理員、多媒體設備保管與維護員、計算機維修員等多種角色,這些都會耗費信息技術教師的精力,讓他們無法專心研究課程教學。云服務能夠讓信息技術教師有更多的精力來從事課程的研究,信息技術的教學平臺在云服務中得以完善,信息技術教師只要專注于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的組織。無論是在課內還是在課外,學生都可以通過網絡訪問學習站點進行學習,同時也可以利用云服務與信息技術教師進行溝通和深入交流,從而推動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有效實施。
總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是信息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重視課程設置與引導學生實現云服務的合理運用,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1] 王春麗.基于好看簿的云計算輔助教學設計與實踐[J].中小學電教,2011(1).
[2] 劉哲.基于云服務課堂教學的觀察與思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