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俊
(海安縣南莫中學,江蘇海安,226600)
對學生進行體能與技能的訓練是高中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中技能訓練又是提升學生體育素養和技術水平的一個重要挑戰,是考驗體育教師教學水平的一個關鍵因素。在筆者的觀察中,很多教師在指導學生訓練方面下了很多工夫,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筆者同時也發現,實際教學中會出現一些出力不討好的情況,即無論對學生怎樣進行動作上的指導,學生的體育技能都與教師的要求相差很遠,結果教師、學生都很著急。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筆者通過對相關訓練情形的分析與研究,發現學生在對動作表象的理解上存在一些誤區,導致了自身動作不夠規范,最終影響了技能訓練的效果。據此,筆者嘗試通過運動表象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水平,取得了一些效果。下面以實心球的訓練為例來進行說明。
運動表象對于不少高中體育教師而言是一個相對生疏的概念。表象的概念本來屬于心理學范疇,很多教師認為它與體育教學沒有什么聯系,事實證明這樣的認識是片面的。體育教學的研究成果顯示,運動表象事實上已經成為當下體育訓練研究的一個重點。運動表象相對于文化知識學習的表象而言,更側重于其運動性。那么什么是運動表象呢?其學術定義一般是:在運動感知的基礎上,運動對象離開具體的運動之后在大腦中還能夠出現的關于動作的形象。從這一定義可以看出,運動表象不是學生正在進行的運動,也不是學生將要進行的運動,而是學生在感知了運動之后在大腦中形成的印象。事實上,運動表象在學生身上常常有所體現,比如看到籃球明星的某一經典動作之后,學生會自然地去模仿,這種模仿并不是學生親身經歷過明星的那種動作,而是學生通過大腦構思了相關動作之后,根據大腦中形成的表象來指揮自身的肢體完成的相關運動。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很多技能訓練都依賴于學生的運動表象。前面所說的學生在體育訓練中出現困難,某種程度上講并不是教師的指導不到位,也不是學生天賦很差,而是學生在運動表象的構建上出現了問題。以實心球的訓練為例,學生很難將圈內滑步、擲球等動作一氣呵成,這種情形下如果只是一味地讓學生進行重復訓練是起不到效果的,而有經驗的體育教師則會采用分解動作的方法進行教學,這種方法往往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如果問體育教師為什么用這樣的訓練方法會起作用時,大多數教師則回答不出來。事實上,這正是運動表象發揮了作用。由此可見,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運動表象對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都有著重要作用,體育教學中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根據以上分析,筆者致力于尋找高中體育教學中能夠有效通過運動表象來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訓練策略。而探究的結果表明,將一些復雜動作分解,并引導學生建立相應的運動表象,是比較有效的策略。這一策略既繼承了高中體育教學對復雜動作進行分解訓練的優秀傳統,同時又不是只停留于在這一水平與認識,而是引導學生從分解后的動作理解上去著力構建運動表象,并逐步提高自身構建運動表象的水平。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提高體育技能訓練的效果。
仍然以實心球的訓練為例,原地推鉛球是實心球訓練的重要形式,也是最常見的形式之一。筆者將原地推鉛球的動作分解成靜止站立握球、推球前預備、推球、身體平衡四個小動作,然后對這四個動作的要領分別進行講解,并讓學生進行模擬。由于分解后的動作簡單易懂,再加上教師的標準示范,因此學生可以在大腦中形成簡潔的運動印象,而這一印象實際上就是動作分解后的表象。在每一步分解之后,筆者并沒有急著讓學生去模仿訓練,這也是運動表象訓練策略的核心,即先不急著讓學生模仿訓練,而是先在原地靜心思考,思考這一分解動作的要領,并在大腦中以自己為對象進行模擬訓練。這就使得學生在真正訓練之前大腦中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準確的表象,然后在這個表象的指引下去進行訓練,就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在學生對分解后的動作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之后,再讓學生去構建四個動作連貫起來之后的總動作,這里同樣要讓學生有一個自我構建表象的過程,由于這個過程是綜合性的,因此需要學生付出較多的思維努力。而這一過程也可以通過教師的連續示范動作來進行輔助,以讓學生在構建表象的時候有一個比較準確的參考,從而就可以構建出完整動作的表象。然后再讓學生去實地進行原地推鉛球的訓練,則學生的無效動作就會減少,有效動作則會相應增加。
事實還證明,在此基礎上過渡到助跑(滑步)推鉛球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學生在經過運動表象的訓練之后,他們已經意識到在做某個運動之前不只是簡單的模仿,而是需要一個自我構建表象的過程。
根據多年的學習研究與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利用運動表象來進行高中體育技能的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這不僅能夠客觀上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還能從主觀上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能力。
學生為什么喜歡上體育課但卻害怕體育訓練呢?因為體育課堂變成了他們休息的課堂,而一旦付出努力收不到期待的效果,他們就會害怕體育訓練。所以,如果教師能夠讓學生更容易地獲得成功,就可以讓學生真正愛上體育。而通過運動表象來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構建以運動表象為核心的教學思路就成為一個實際的任務與要求。筆者認為,實際教學中要預先分析哪些動作的訓練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構建表象,并重點思考學生可能會構建什么樣的表象,因為錯誤的表象構建會影響學生的訓練效果。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必然會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水平。
[1] 馬彥超.運動表象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與管理,2010(7).
[2] 錢海軍.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運動表象的形成[J].現代教育科學,2011(10).
[3] 王斌.運動表象訓練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6).
[4] 蔡彥增.表象技術在運動訓練及比賽中的作用[J].搏擊:體育論壇,2014(1).
[5] 郭子文.體育教學怎樣培養學生的運動表象能力[J].遼寧體育科技,19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