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偉杰
(遼東學院 遼寧丹東 118003)
優秀文化在高校立體黨校諸元素中形態分布研究
尤偉杰
(遼東學院 遼寧丹東 118003)
讓優秀文化在高校立體黨校諸元素中發揮相應作用,即在傳統課堂授課中進行文化引領,通過網上黨校進行文化滲透,在社會實踐中使文化的引領與主導作用內化為實踐者的自覺行為,促進優秀文化在高校的傳承、創新和發展。
優秀文化;立體黨校;形態分布;高校
2011年4月,胡錦濤同志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大會上講話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高等教育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要積極發揮文化育人作用,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掌握前人積累的文化成果,揚棄舊義,創立新知,并傳播到社會、延續至后代,不斷培育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思想觀念,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高校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骨干分子,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是高校黨的建設的基礎工程。高校黨校承擔著培養積極分子、黨員、學生干部等學生骨干的教育和培訓的任務,在黨校培訓中融入優秀文化的內容,讓學員通過學習學習成為優秀文化傳承、創新和發展的主力軍。
“我們所說的優秀文化,就是在人類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的文化;就是有利于人類社會共同繁榮昌盛的文化;就是有利于促進國家安定、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文化,就是能夠提升人們的智慧并激發其創造力的文化,就是能夠增進人們的福利和幸福生活感覺的文化,就是能夠升華并具有人類終極價值的文化,正是這些文化形成了我國優秀的文化傳統。”據此,我們認為,高校黨校中體現的優秀文化應包括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外來有益文化等,作為優秀文化,是要建立在人們對一定的事物及其規律正確認識的基礎之上,是符合社會文明進步、前進發展需要的東西。
張豈之先生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理念讀本》中,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歸納為十二個方面:一、天人之學——天人和諧的探索精神;二、道法自然——順應自然的辯證法則;三、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的憂患意識;四、自強不息——生生不息的奮斗精神;五、誠實守信——進德修業的立身之本;六、厚德載物——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則;七、以民為本——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精華的體現;八、仁者愛人——超越自我的大愛精神;九、尊師重道——傳到授業解惑的教育理念;十、和而不同——博采眾長的會通精神;十一、日新月異——與時偕行的革新精神;十二、天下大同——指向未來的理想之光。這些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要通過黨校的培訓和教育,讓學員產生文化認同,建立文化自信,最終達到文化自覺的狀態,從而進一步在實踐中發揚、創新、發展。
優秀文化是經過實踐檢驗、時間檢驗和社會擇優繼承檢驗等保留下來并能傳之久遠的文化,它代表著人類歷史發展的長遠目標和價值理性。優秀文化從形態來看,分顯性文化和隱形文化。顯性文化形式是漂浮在生活表層的,隱形文化實質是流淌在民族心靈深處左右我們日常行為舉止的。
顯性文化主要是指物質文化,即人類創造的各種物質文明,包括各類建筑、交通工具、日用器物、服飾用品等。隱形文化主要是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制度文化即社會的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家族制度、社會制度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準則等;心理文化包括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審美情趣等。
本文主要對隱形文化融入高校黨校培訓進行研究,通過優秀文化的引領,讓優秀文化融入學員血脈,內在激發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外在表現為他們良好的日常行為舉止,達到并保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實現刻苦學習的精神狀態。
“立體黨校的教育模式就是要充分發揮傳統課堂教學、現代網上黨校及社會實踐的優勢,并把三者有機結合,找準他們的結合點和平衡點,使得青年大學生既能在課堂上學到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基礎理論,又能在開放的網絡平臺上感受到紅色陣地的氛圍,還能通過在實踐中奉獻,在為人民服務中體會理想與信念的價值。”
優秀文化要全面融入立體黨校各個元素,在每個陣地上都充分發揮作用,讓優秀文化深入黨校學員的血脈和靈魂。
(一)發揮優秀文化在課堂上的引領作用
課堂教學是立體黨校的基礎陣地,通過面對面的講授,除了對大學生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堅定黨的信念,提高他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質,提高他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外,還要在講座中融入優秀文化,分層次的介紹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和提高個人道德修養密切相關的內容,我們在課堂上向學員推介相關書目,鼓勵學員閱讀,并開展學員自主推介優秀文化書目讀本等活動,讓學員在聽課中逐步產生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感,讓優秀文化引領黨校課堂教學。
(二)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傳播優秀文化
在網絡時代,適應青年學生的特點及要求,建設網上黨校,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學生課余時間能在網上自主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是時代給我們提出的命題。根據博客的特點,我們選擇了博客形式作為網上黨校。博客空間在上傳黨的歷史、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內容的同時,還上傳《弟子規》、雙百人物、感動中國年度頒獎典禮等等,作為開放的網絡平臺,學員在點擊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我們也把課堂上的圖書推介活動放到網上,更方便學員的學習。課堂教學和網絡學習的結合,讓學員從對優秀文化的認同上升到文化自信,給學員注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使優秀文化主宰學員的大腦。
(三)通過社會實踐讓優秀文化深入人心
2013年7月2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教育部黨組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針對黨員教育培養,意見要求,“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相結合,組織學生黨員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引導學生黨員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探索學生黨員服務同學、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的方式,注重教育寓于服務,服務體現教育。”我們結合工作實際,以青年志愿者和黨員義工的形式,組織黨員和積極分子義務勞動,開展義務支教活動;組織黨員積極參與鴨綠江國際馬拉松比賽志愿服務和十二運志愿服務等;在入黨啟蒙教育時,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新城區;選取品學兼優的高年級學生黨員,做新生班級的黨員聯絡人,既讓黨員得到鍛煉,又在新生中展示了黨組織的形象;在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上,提出主要學生干部需黨員或黨員優先的要求,對學生正面引導,鼓勵學生黨員積極工作。學員經過課堂和網絡黨校的學習,對優秀文化從認同到自信,通過社會實踐的鍛煉,升華為文化自覺,即在實際學習和工作中,自覺的用優秀文化武裝自己,使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實現而努力奮斗成為一種自覺狀態。
我們通過高校立體黨校培養的人,要達到黨性和人性的高度統一,正如毛澤東同志在《紀念白求恩》一文說的那樣,“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也明確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提高發展學生黨員質量為核心,以加強教育培養為重點,以完善管理服務為基礎,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素質優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紀律嚴明、作用突出的高校學生黨員隊伍。”我們在實踐中,把優秀文化融入立體黨校的各個元素,讓學員從文化認同到文化自信,最終達到文化自覺,成為合格的黨的事業的接班人。
[1]胡錦濤.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大會上講話.http://news.qq.com/ a/20110425/000244.htm.
[2]李申申,陳洪瀾,李荷蓉,王文禮.傳承的使命: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問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
[3]張豈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理念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2012,10.
[4]羅明凱,尤偉杰.高校立體黨校元素研究.社科縱橫,2012(1).
[5]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3/0716/c117092-22210238. html.
[6]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
[7]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http://cpc. people.com.cn/n/2013/1115/c64094-23559163-11.html.
[8]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3/0716/c117092-22210238. html.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outstanding culture of elements in College Party School
You Wei-jie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Dandong Liaoning,118003, China)
Make the excellent culture play a corresponding role in the college Party School in three-dimensional elements, namely culture leading i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culture infiltration an online school, make the leading and dominant role of culture in the social practice into conscious behavior of practitioners, promoting the inheritanc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utstanding culture; three-dimensional Party School; distribution; university
D261.41
A
1000-9795(2014)04-0033-02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2-16
尤偉杰(1977-),男,河南開封人,講師,從事黨建及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
本文為2012年度遼寧省高校黨建理論研究課題(GXDJ2012-C005):“優秀文化在高校立體黨校建設中的作用研究”課題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