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宏鋼 邱 穎
(成都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四川溫江 611137;成都市金牛中學 四川成都 610037)
中國夢的哲學解讀
譚宏鋼 邱 穎
(成都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四川溫江 611137;成都市金牛中學 四川成都 610037)
中國夢理論的提出,體現了新一屆領導集體的施政理念,激發了了全國人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激情,堅定了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共同夢想的信心。為了更好的實踐中國夢,我們有必要從理論層面理清中國夢思想的哲學基礎。
中國夢;哲學基礎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解釋了中國夢的概念:“我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主席對中國夢進行了更深入系統的闡述。如今,中國夢思想已經成為了國家、民族和廣大人民的共同心聲。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現中國夢,我們認為從哲學理論層面去理解中國夢是非常必要的。
唯物史觀是馬克思的天才發現之一。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社會存在是指社會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中國夢思想屬于社會意識,它代表著中華民族對自身輝煌歷史的自信、中道衰落的反思和美好未來的期望。社會存在則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厚重歷史。整個中華民族經歷了“輝煌——衰落——抗爭——再振興”的歷史軌跡。
(一)中華民族曾長期雄居于世界頂峰
我國自秦漢開始進入盛世,保持世界頭號強國地位1500年不動搖。主要表現為:一是開拓了遼闊的疆域版圖。我國從漢代開始直到清代前期,國家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公里,最大時近1500多萬平方公里。二是開創了連續的盛世局面。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為史學家稱道的文景之治、貞現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四大著名盛世。在這幾大盛世時期國家經濟發展迅速、科學技術領先、文化藝術璀璨、人民生活進步。據統計,16世紀之前,人類約有300項重大科技發明,其中175項是中國發明的。鄭和下西洋,比哥倫布早了近100年。英國著名經濟史專家安格斯貞.麥迪森曾計算過,18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當時世界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乾隆末年,全世界10個50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中國就占了6個。[1]
(二)中華民族曾處于歷史低谷近百年
鄧小平指出:“如果從明朝中葉算起到鴉片戰爭有三百多年的閉關自守,如果從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長期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后愚昧無知。”[2]特別是從晚清開始,清政府推行閉關自守政策,對外缺乏交流,國內政治腐敗,經濟發展停滯,各種矛盾突出。與此同時,西方國家迎來了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新的生產關系,發展了新的生產力,創造了西方的傳奇。西方成為了世界的主導,中國則成為了西方宰割的對象。從1840年開始,我們這個民族經受了第一、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中法戰爭的失敗,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中國與八國聯軍戰爭的失敗,甚至于后來到了日本人想對中華民族亡國滅種的地步。西方列強通過武力侵略,簽訂了數百條不平等條約,割走了我上百萬平方公里土地,搶走了我大量物質財富,殺害了我大量中華兒女。嗚呼,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恥辱最悲慘的一頁。
(三)中華民族曾進行了長期的救亡圖存抗爭
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讓閉關鎖國的滿清政府岌岌可危,讓還在做天朝上國夢的中國人夢碎了一地。當時中國的有識之士開始提出向西方學習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師夷長技以制強”等理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尤其是工業,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結果甲午海戰的失敗讓工業強國夢碎了。接著是學習西方的政治體制,提出了維新變法以圖強的觀點,結果百日維新的失敗讓政治改革強國夢碎了。后來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試圖照搬西方的多黨民主競選制度來振興中華,結果還是失敗了。這時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給處于黑暗中摸索的中國人提供了一盞明燈。“五四”運動給沒落的中國注入了一股思想新風——馬克思列寧主義,一些有識之士把這些寶貴的思想與中國工農運動結合于1927年創立了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啟了中國革命和發展的新篇章。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于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終于獲得了民族獨立和國家獨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前提條件。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中國夢屬于意識,她的孕育、發展和成熟都離不開中國的國情。中國的國情是中國夢的物質土壤,任何背離國情的夢想實踐證明都是空想。
(一)新中國建立后,經過六十幾年的建設和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首先,中國的經濟發展實現了質與量的巨大飛躍,經濟發展成就巨大。1949年新中國建立時國民總收入358億元,人均只有66元。[3]到2012年我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519322億元,是1949年國民總收入的1450.6倍。第一,農業發展迅速,正走上現代化發展道路。1949年的糧食產量僅為11318萬噸,人均只有209公斤。[4]而2012年全年糧食產量58958萬噸,是1949年的5.2倍。我國許多農產品如茶葉、雞蛋、谷物、肉類、菜籽油產量等居世界前列。第二,工業生產水平大幅提升,具有一定的世界影響力。2012年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99860億元。新中國成立之初,工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低。1949年的工業總產值只有140億元,僅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0%左右。[5]據國家統計局2013年公開發布的數據,經過“十一五”時期的大發展,我國工業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目前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20種,其中,粗鋼、煤、水泥產量已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我國工業已經占我國國民經濟40%的份額,為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起到了巨大作用。以工業品出口為例,近幾年來,我國工業產品出口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中高端產業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在電器、高精密機床、工程機械、重型礦山等行業的出口產品中,成套設備、高附加值的產品占較比重大幅提高。目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超過日本,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二)中國國內政治穩定,國際影響力劇增
從1949年開始,我國逐步建立、發展和完善了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通過一系列政治制度的建設,我國鞏固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完善了人民政治參與的渠道,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權利,推進了政治體制的改革。目前,中國國內社會長期穩定,社會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國際上,我國一直堅持獨立自主和平發展的外交政策,同發達國家外交關系全面發展,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更加穩固。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履行自己的國際責任。隨著中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中國在國際問題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三)中國教育科技文化發展迅速,國家軟實力倍增
據國家統計局門戶網站公開數據,2012年我國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59.0萬人,在學研究生172.0萬人,畢業生48.6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688.8萬人,在校生2391.3萬人,畢業生624.7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761.0萬人,在校生2120.3萬人,畢業生673.6萬人。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為我國提供了大量擁有一定知識技能的人才儲備,是我國實現國家夢想的中堅力量。到2012年底,我國通過的有有效專利350.9萬件,其中境內有效專利289.9萬件,占82.6%;有效發明專利87.5萬件,其中境內有效發明專利43.5萬件,占49.7%。[6]特別是航天工業和航天科技的發展令世人矚目。我國神舟九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順利實現首次空間交會對接,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區域組網并正式提供運行服務,目前我國“玉兔”月球探測器已經成功登月。我國在不斷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在不斷地進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華文化已經走出國門,對世界其他國家影響日增,在今天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中扮演著重要的軟實力角色。
唯物辯證法認為整個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世界。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唯物辯證法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根本方法。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論指導。
(一)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中國夢的實現要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中國夢是民族的夢、國家的夢和個人的夢。中國夢不同于美國夢、歐洲夢。因此,它的實現途徑就必須結合中國自身的特點來設計。首先,中國夢的實現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60多年的艱苦建設實踐,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探索出來的,是對我國近代一百多年苦難歷史的總結,也是對我國5000多年歷史的傳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偉大成就充分說明,只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才能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第二,中國夢的實現必須弘揚內在的精神靈魂。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中國夢的體現不僅僅表現在要有豐富的物質財富,更表現在擁有一個能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的內在精神——中國精神。習近平同志指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凝聚人心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第三,中國夢的實現必須依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經過革命和建設充分錘煉的政黨,實踐證明是靠得住的堅強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第四,中國夢的實現必須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進步的最終依靠力量。中國夢也是千千萬萬老百姓個人的夢,中國夢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實現人民幸福,人民才是中國夢的最終受益者,所以只有人民群眾才是實現中國夢的最終力量。
(二)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要正確看待實現中國夢過程中的前進性與曲折性
新中國建立后,經過幾代人幾十年的艱苦努力,中國在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堅實的現實基礎。因此,我們要看到國家、民族和個人實現目標的希望,我們要有實現夢想的堅強信心。同時,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要客觀冷靜的分析和處理好實現中國夢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在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面對的幾大難題。首先是我國經濟增長的內部動力需要增強。其次是我國自主創新能力需要提高,有些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結構調整難度加大。第三是我國就業壓力總體上持續增加和結構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同時人口老齡化嚴重。第四是“三農”問題依然是影響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問題。第五是財政金融領域風險增加。第六是醫療、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會管理等方面的突出問題亟待解決。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和應對國內和國外敵對勢力對我國實現中國夢計劃的破壞。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充分的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觀點,再結合我國歷史事實和當下建設的實際,從中國夢的哲學理論前提、基礎和實現的方法對其進行認識和理解,將有助于廣大人民群眾更加堅定自覺地實踐中國夢。
[1]孔根紅.中國夢的對外解讀[J].當代世界,2013(6).
[2]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90.
[3]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鑒(1983).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83:22.
[4]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鑒(1983).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83:158.
[5]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鑒(1983).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83:214.
[6]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鑒(2013).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光盤版).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dream
Tan Hong-gang, Qiu Ying
(Marx's Colleg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njiang Sichuan, 611137, China; Sichuan Chengdu Jinniu Middle School, Chengdu Sichuan, 610037, China)
Chinese dream theory was put forward, embodies the new leadership of the administrative idea, inspired the people of the whole country to the passion to live better in the future, the firm and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to realize the common dream of confidence. In order to better practice China dream, we need to clarify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Chinese dream thought from the aspect of theory.
Chinese dream;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B01
A
1000-9795(2014)04-0040-02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2-13
譚宏鋼(1977-),男,講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邱 穎(1975-),女。
四川省教育廳課題“‘中國夢’的哲學理論基礎研究”(項目編號:14SB0071)和成都中醫藥大學校基金重點課題“‘中國夢’的哲學理論闡釋”研究成果(項目編號:RWZD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