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邵勤
通常情況下,高校成人教育教師指在高校承擔成人教育職責或者研究成人教育的專業人員,這些專業人員主要以成人為教育對象,主要負責為成人提供教育教學服務或者相關咨詢服務。高校成人教育教師職業倦怠是高校成人教師表現出的一種心力交瘁的狀態,由于這些人員長期承受著來自于外界的各種壓力,因而在心理、生理、情緒或行為中表現出不良狀況,具體來講,當教師在工作中的付出遠遠大于實際收獲時,教師期望值與現實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會引發強烈的心理不平衡現象,這一問題已經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由此引發了很多相關研究,但研究高校成人教育教師職業倦怠的相關資料卻少之又少。筆者認為,由于我國的高校成人教育在特殊的歷史條件和社會條件中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沉重壓力,越來越多的教師產生了職業倦怠情緒。面對這一形勢,本文著重論述引發這一現象的基本因素,并針對解決辦法做了進一步探討。
1.對教學工作感到無助。當前,教育界一直存在著多種爭論的話題,如成人教育采取哪一種教育模式,怎樣把教育理論與教育實際有效結合在一起,如何在基礎教育中加入職業技能教育以及怎樣才能提高成人學生的綜合素質等。在我國社會現實條件的影響下,我國成人教育一直沿襲普通高等教育的老路,尚未出現與成人認知特點相符合的、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教育模式,對廣大成人教育教師來說,他們在工作中得不到任何來自于其他力量的支持和引導,因而對自己的教學工作越來越感到無助。如有的教師自以為成人教育是一種通過在職學習而獲取學歷的方式,教學內容就是單純地為了考試,并沒有創新教學方法、通過職業教育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等。長此以往,不少教師對成人教育教學存在一些消極因素。
2.對學生漠視。成人學生生源與普通學生相比更加復雜,不僅年齡差異大,家庭環境、學歷層次以及工作背景也不同,他們的學習目的不同,對學習的期望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作為教師來說,高校在教學內容、教學設施以及教學模式相對落后的條件下,他們很難為成人學生提供與普通大學生一樣的學習條件,學生的學習要求,他們也無法滿足。由此,教師內心產生強烈的焦慮感,只能通過漠視學生、冷淡學生、疏遠學生來降低內心的焦慮感。如大多數教師在課題教學中與學生的互動性不夠,缺乏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等。
3.對職業發展缺乏成就感。很多教師感覺自己的工作無法使成人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獲得較大提升,認為自己的工作沒有前途,工作價值不大,內心產生強烈的挫敗感覺,再加上教師職業無論是在經濟利益方面還是社會地位方面都與自己的預期有較大差距,因而內心會摻雜著自卑的感覺。這些教師由于在工作中缺少前進的動力,多數會選擇以消極的態度對待工作。工作上的挫敗感和自卑感對教師的生活產生了不利影響,他們常常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心理上承受著過重的壓力,久而久之,身體上也處于亞健康狀況。另外,成人教育中的學生來自于社會的不同層次、不同職業,如果教師出現了職業倦怠情緒,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熱情,進而開始以懷疑的態度對待當前國家的教育制度以及高校的教育質量,最終不再相信教育,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成人教育是目前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其存在的特殊性,一些教師針對成人教育的觀念也存在誤區,如在對待教學上,有的教師敷衍了事,不夠認真對待其成人課堂教學的內容,長此以往,這種消極倦怠的教學情緒不僅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產生消極影響,而且也會嚴重影響整個成人教育教學的水平。到學生畢業之后,回顧自己的所學,不知所以然,覺得就是混學歷、拿文憑。這對于成人教育的社會聲譽和地方都具有負面影響。
成人教育中的教師盡管普遍存在職業倦怠現象,但引發原因卻存在很大差異,根據最新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主要有四方面原因導致成人教育教師產生職業倦怠:
1.成人教育管理體制的缺位。成人教育是從20世紀80年開始顯現出旺盛的生命力的,其辦學方式多層次化、多元化,不僅包括電大、函授、夜大等方式,還包括自學考試以及非學歷教育培訓等方式,在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必須承認,成人教育缺乏統一的管理部門和管理方法,每個部門的職責模糊不清,有權管理成人教育的部門除了各地的教育部門外,還包括人事部門以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高校成人教育的發展不但受制于教育部門的政策規定,而且受制于所在學校的發展規劃。由于我國很多高校對成人教育存在偏見,因此成人教育只能成為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庸。自成人教育出現之后,從來沒有處于過“正規”的地位,甚至很多教育者都認為成人教育沒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性,成人教育教師也處于不被重視的地位。很多高校的成人教育教師隊伍人員構成相對復雜,不但包括一定比例的成人教育學院的專職教師,也包括相當數量的兼職教師。這些兼職教師有的是本科院校的教師,有的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員。這些兼職教師不僅承擔著考務與監考的職責,還承擔著成人教育管理的職責,如果再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會由于精力所限,不能把工作重點放在教學上。除此之外,社會就業矛盾越來越突出,導致很多家長、學生以及社會不太相信成人教育的教育效果,因而使得成人教育教師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對生活、工作產生強烈的疲憊感,開始懷疑自己的工作價值。教師的疲憊感體現在教學中,就出現了無法集中精力、不愿意繼續從事教學工作的情況,課堂實效性越來越差。
2.教師待遇問題。在很多高校中,成人教育教師待遇低于普通高校教育教師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具體表現為:成人教育教師授課時間不納入工作量的范圍,成人教育教師的工作成績對職稱的評定不產生影響,評優評先時成人教育教師不會優先考慮。在高校教師職業發展中,教師職稱的評定主要參考教師的工作量和科研成果,而成人教育教師的日常工作卻與教師職稱評定沒有絲毫的關系,他們的教學工作只是對學校安排的服從或是得到一定經濟補償的行為。成人教育教師在待遇方面所遭受的不公平嚴重打擊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影響了他們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的探索,不利于教師長期職業發展。
3.教學壓力。對很多高校來說,之所以開辦成人教育,主要是通過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換取一定的經濟回報,因此成人教育無論是在師資方面還是在教育設施方面,以及對學生所提供的其他教學服務方面都難以盡善盡美。課時費成為聯系教師與成人教育的唯一紐帶,部分教師總是從一個上課地點急急忙忙地趕往下一個,根本沒有精力去精心備課,更不可能培育自己的教育特色。成人學生涉及不同的年齡段,生活環境和工作條件也各不相同,因此對教育的要求多種多樣,可是當前的成人教材大多是教師在參考普通全日制教材的基礎上自行編寫的,不僅學生的學習要求得不到滿足,教師的工作壓力也大大加重。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教師要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這些成人學生不僅思維具有獨立性,個別成人學生還具有品行不端的問題,教師很難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另外,這些成人學生之間的矛盾沖突、學習成績不出色,以及對教師缺乏基本的恭敬等都成為教師產生倦怠情緒的影響因素。
4.教師個人因素。成人教育教師有著常人共有的欲望與情感,如果在工作中遭遇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又無法及時得到解決,就會郁結在心中,時間長了就會產生倦怠情緒。另外,成人教育教師在從事成人教育前并沒有充分了解成人學生的心理以及認知特點,也尚未認識到成人教育的復雜與艱巨。時至今日,我國尚未建立起專門培養成人教師的學校,成人教育教師只能依據自己平時積累的教學經驗來進行,所以會感到前所未有的工作壓力。近年來,學生出現極端情緒或行為的比率逐漸上升,在客觀上增加了教師所面臨的輿論壓力。當然,這些引發教師倦怠的因素是互相聯系的,共同對教師產生影響,區別在于教師年齡、對待教學工作的職業認同感以及教師的自我素養等方面的差異,縱觀這些因素,不僅折射了我國成人教育當前的教學現狀,也反映出在成人教育教學方面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很多路要走。
1.改革管理體制,確立成人教育的重要地位,提高教師待遇。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已達到22%,可是,即使再過幾年,這一比例達到40%,我國還會有一半多的人無法接受高等教育,所以成人教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為了順利實現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偉大工程,高等教育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也需要得到進一步提升,尚未找到合適工作崗位的人員需要享有更多的培訓機會,以提升勞動技能,因而成人教育的作用顯得尤其重要。大到一個國家,小到基層管理部門,一定要堅持科學發展觀,認識到成人教育在建設和諧社會主義、繁榮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巨大作用,加強自身職能,消除成人教育中的管理混亂現象,以積極的態度看待成人教育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通過進一步完善與成人教育相關的政策和法規來轉變人們對成人教育的認識,消除人們心目中對成人教育的偏見,還成人教育一個客觀公正的認識,任何時候,成人教育教師的待遇都不能區別于其他普通全日制教育的教師。另外,可以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激發成人教育教師的責任感和職業興趣,推動成人教育向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2.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成人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明確教師支持體系。自成人教育出現之后,教育觀念一直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教學模式沿襲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將理論學習放在教學的首位,不注重加強成人學生工作技能的提升,使成人教育顯現出標準化、統一化的特征,不注重對成人學生個體需求的滿足。近年來,我國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問題所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遭遇了嚴重的“霜凍期”,出現這一不利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成人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不注重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成人教育一定要體現自己獨特的辦學特色,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辦學層次應該體現多樣性等,教師應該及時改變成人教育發展觀念,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不僅要增強學生的專業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能發展。學校是教師發揮教學能力的場所,也是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的陣地,學校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質量。根據一項調查顯示,教師之所以產生倦怠情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不滿意,所以高校的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一定要繼續完善,不僅從精神上鼓勵,更從物質上支持,使成人教育教師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工作中。可以從兩方面來入手:首先,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部門要建立相對完善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支持成人教育的教學與科研,支持教師參加學術交流會議或參加培訓活動,為教師撰寫成人教育教材提供便利條件,為教師發揮個人能力創建合理的平臺,激發成人教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其產生良好的職業歸屬感;其次,設立專門的用于解決教師生活問題和工作問題的機構或者部門,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師面臨的壓力,減少其倦怠感。
3.教師應積極消除倦怠隱患。教師如果產生職業倦怠情緒,就會產生許多的困惑或問題,不利于教師的工作正常開展,所以教師不能以消極的態度來對待職業倦怠感,應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應對這種情緒。教師可以從兩方面入手:首先,成人教育教師要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體育鍛煉能夠有效緩解人們的焦慮情緒,特別對腦力勞動者更有效。教師應該有明確的時間觀念,將自己的生活用心做一個規劃,增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強身健體。除此之外,體育鍛煉能夠促進人的良好情感的形成,幫助個體樹立拼搏意識和競爭意識,使個體能夠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提高其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其次,教師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中的壓力,客觀評價自己。近年來,成人高考的錄取分數線逐年下滑,學生生源素質很低,這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學工作。成人教育教師應該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將提高成人學生的職業技能放在首位,將理論知識的學習放在次重要的位置,可是對大部分的高校成人教育來說,教室仍然是教學的主要場所,學生上課效果差,影響教師上課情緒。在現實中,成人教育教師承受著諸多壓力,他們應該以理性的態度來對待自己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充分了解學生的真正需求,客觀評價自己的教育工作,提升自身價值。
4.建立完善的教師準入制和職業培訓制度。當前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人們的就業觀念出現了一定的轉變,教師職業成為人們爭相追逐的對象,很多成人高校打出能夠辦理教師資格證的幌子來吸引學生前來報考。這種做法盡管有利于緩解學生就業問題,但同時也帶來了諸如教師素質的社會問題。教師職業不僅要“傳道授業”,更要注重豐富學生的情感,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使學生能夠健康發展。教師職業能夠體現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教師應該全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將自己的生命價值在學生取得成績中得到體現。所以,對任何一名教師來說,一定要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同時具備良好的教學水平和面對困難不退縮的進取精神,只有這樣,才能以從容的態度對待工作中的各種問題,不會產生職業倦怠情緒。假如教師眼中的職業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這與當初設定教師職業的初衷大相徑庭。教育主管部門應當看清當前的形勢,不斷完善教師準入制度并嚴格執行,此外,還要制定與之配套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和方針政策,為教師更好地從事工作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使更多的教師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從而消除職業倦怠對教育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