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若飛
(貴陽醫(yī)學院社科部 貴州貴陽 550004)
現代知識女性職業(yè)發(fā)展面臨的家庭困境及其出路
楊若飛
(貴陽醫(yī)學院社科部 貴州貴陽 550004)
婦女解放運動和新中國的建立使中國女性突破男權的束縛,擁有自己的職業(yè)角色。現代知識女性面臨著走向社會還是回歸家庭或者是兩者兼顧等困境。這就需要政府加強在法律方面對婦女與家庭問題重視程度,需要全社會男性參與解決婦女與家庭問題,需要重視政府官員、名人婚戀觀對公眾意識形成的導向作用,還需要加強女性的主體意識,處理好“大我”和“小我”的關系,活出自我的風采。
知識女性;職業(yè)發(fā)展;困境
1950年婚姻法以廢除封建婚姻制度,提倡自由、平等的社會主義婚姻制度為宗旨,動搖了傳統(tǒng)的男權統(tǒng)治。婦女在法律上獲得了與男子一樣的平等權利。女性也突破了男權的束縛走上社會,擁有自己的職業(yè)角色。改革開放后,隨著社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女性參與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知識女性。所謂知識女性是指受過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知識主要從事腦力勞動為職業(yè)的女性。在知識女性職業(yè)發(fā)展多元化與上升化的時期,也面臨種種困境,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婚姻家庭困境。
1.社會角色與家庭角色的矛盾沖突
知識女性走向社會,參與社會的競爭,體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同時還要兼顧家庭,扮演好家庭所需要的各種角色,這既是社會對知識女性的評價標準也是知識女性對自身的期望和要求。知識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掙扎,希望走出家庭困境,解決各種角色之間的矛盾沖突
現代中國的知識女性受過良好教育,有較強的社會主體意識、獨立意識、奮斗意識和事業(yè)心。雖然大部分女性不祈求自己成為女強人,但也不希望成為對社會沒用的人,知識女性都希望能在自己的領域中發(fā)揮專長,體現業(yè)務水平能力。她們胸懷大志,銳意進取,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渴望為社會作出貢獻,得到社會的認可和贊賞。正如瑪利亞·泰娜所說:“女性和男性有一樣的能力,我們也能在外面掙錢,我們的潛力非常大,為社會作貢獻的潛力很大,一樣需要社會、政治企業(yè)界的參與。”[1]
知識女性在職場上取得的成就并不能帶來與男性相同的成功感,因為女性受傳統(tǒng)“男主外、女主內”角色定位的束縛,知識女性身上的妻子和母親角色并沒有因為參與社會活動而放棄,其責任也沒有因為工作的成就而降低。大部分知識女性希望自己成功扮演“賢內助”角色,做好男人背后的女人,培養(yǎng)和教育好下一代。“即使一個女人事業(yè)成功,只要她的家庭生活不幸福,就很難得到人們對她成功的認可,甚至成為人們嘲笑的對象,成為教育女性的反面教材”。[2]
對于知識女性而言,社會和家庭其中一個領域價值的實現不是一件難事。困難在于,大部分知識女性希望自己家庭事業(yè)兩不誤,事業(yè)成功、家庭和諧,兩者兼顧。可現實是,二者很多時候不容易協(xié)調,很難兼顧。一方面,知識女性要以自己的才能智慧,按照市場競爭的原則接受社會挑戰(zhàn),與男性一樣進行生存競爭。另一方面,作為妻子和母親不得不扮演好家庭角色,迎接高于傳統(tǒng)標準的現代女性家庭角色標準的挑戰(zhàn)。做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親、好朋友、好老師。由于時間、精力、體力和資源有限,知識女性在家庭和社會兩個不可或缺的角色中掙扎,身心俱疲。“工作時,掛念著留在家里的孩子;在家時,惦記著還沒完成的工作,你的內心深處總是受著這樣的掙扎。”以色列前總理戈爾達·梅厄說的這段話,是如今知識女性最真實的心理寫照。
2.法律對婦女與家庭問題的重視程度不夠
第一,財產分配不公。法院受理的離婚案件,由于制度原因,夫妻不可互查財產,許多案件,皆因女方掌握不了男方的收入狀況,離婚時,丈夫轉移財產、隱匿財產的情況很多。女方處于極為不利的狀況。
第二,婚外情、包二奶等事件難以遏止。而如今城市化、現代化帶來的社會分工結構的變化,就業(yè)的壓力、社會道德失范帶來的社會問題,包括婚外情、包二奶等,都不同程度影響女性的婚姻家庭生活,帶來困境。一位成功男性背后往往追逐著一群女性。青春、美貌成為女性與男性的財富、地位交換的資本。女性在家庭中難以高枕無憂,得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和情人的挑戰(zhàn)。如前所述,“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成為一種社會時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遭遇離婚是件很殘忍的事情。因為女性的利益依附于丈夫,當家離散時,社會地位也丟了。正如林語堂說過:“有一個幸福的女人就有一個不幸的女人。在婚姻的戰(zhàn)爭中最終被打敗的肯定是那位年長的女性,任何再好的制度安排都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知識女性同樣也不能幸免,而第三者很多就是年輕的知識女性。法律對此無能為力,只能依靠道德約束。在很多國家,性別分析法已經納入婚姻立法,法律抬高男方的離婚門檻,以此加大男方離婚的經濟成本。有的國家規(guī)定,夫妻十年婚姻,男方要終生給女方支付贍養(yǎng)費。我國不實行差別立法,對女性而言是有失公平的。
1.法律應該加強私權領域中的婦女權益的界定與保護
法律應該加強私權領域中的婦女權益的界定與保護,將性別意識納入婚姻立法,充分發(fā)揮政府主導作用。有學者主張創(chuàng)新反歧視法,糾正人們歧視女性的心理態(tài)度。如女性高級知識分子和處級以上女干部退休政策,不表現為男女平等,這部分女性過早退休,不僅影響其經濟利益,也影響其晉升、發(fā)展空間,她們正處于事業(yè)高峰,造成的是國家人力資源的浪費。“各級政府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要切實發(fā)揮組織協(xié)調與調研監(jiān)督的作用,為女性生存與發(fā)展鼓與呼”。[3]
2.婦女權益的保護需要有男性的參與
人類社會是有男女性共同構成,二者的和諧共處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最佳狀態(tài)。女性的生理結構和功能不同于男性,使得女性不得不承擔起懷孕、分娩和哺育的義務,這是女性為人類社會發(fā)展做的極大貢獻,這種特殊使命,是任何男性不可替代的。由于懷孕、分娩和哺育會使女性身體發(fā)生一些重大變化,時間、精力都受到挑戰(zhàn),使女性在就業(yè)、從業(yè)、擇優(yōu)錄用、調動、升遷等競爭場合處于劣勢。知識女性由于生理、性別的差異使得她們的負擔要重于男性,家庭、孩子難以取舍的選擇,讓知識女性心力交瘁,這是所有男性都無法體會的苦衷。因此,中央黨校婦女研究中心建議把男性帶薪護理假作為一項公民權利和義務,在即將出臺的《社會保險法》中加以明確規(guī)定。這一初衷在于變革傳統(tǒng)性別分工,促進兩性平等,減少對婦女就業(yè)歧視。對男性而言,強化其責任,其次才是權利。女性發(fā)展需要男性參與,來縮小男女間的不平等,這才是真正的婦女解放,二者的和諧共處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最佳狀態(tài),所謂,家和萬事興。
3.強化社會顯力及榜樣對公眾社會意識形成的導向作用
重視政府官員、社會名人、新聞媒體對公眾社會意識形成的導向作用,大力弘揚健康的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其次,我們的新聞媒體和影視作品熱心渲染、上演婚外情、第三者插足,對公眾影響很不好,尤其是年輕人,不利于他們確立健康的婚戀觀。政府應嚴把媒體關口,大力弘揚健康的主流道德觀。用健康的思想影響人,為家庭和諧構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4.加強知識女性的主體意識,活出自我風采
知識女性作為有一定專長有相當文化的主體,在自我選擇是需要社會和家庭尊重其主體性的。當知識女性自主、自愿的做出選擇,會感到快樂和幸福。這也給知識女性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知識女性本身應具有的獨立人格,一方面是經濟上的獨立,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獨立。如果一個知識女性具有獨立人格,她不會依附于某人或者某事上,就會按自己的真實意愿做出自己的選擇,她的渴求、愿望不依賴于其他人,這是一種幸福,追求幸福的過程,同樣是一種幸福。
不管女性做出什么樣的選擇社會應該包容和尊重她們,女性根據自的意愿活出一份精彩,也是對社會的貢獻。在體現自我價值的時候也要關注社會,為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體現自我價值。“這里面存在著大我與小我的關系,所謂大我,就是女性受到良好教育,走入社會,在各個領域實現自己的價值,小我則是個人選擇,活出個性與風采”。[4]
[2]楊小燕.論知識女性職業(yè)發(fā)展面臨的困境[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9(5):21.
[3]吳璇.女性生存與發(fā)展的思考[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06):30.
[4]唐銀輝.現代知識女性面臨的雙重壓力及其成因研究[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52.
Modern intellectual women's occupation development face on Family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Yang Ruo-fei
(Social Sciences Department of Guiyang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4, China)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Chinese bound China women breaking the male, with their occupation role. Modern intellectual women facing to society or return home or difficulties both etc.. This requires the government to strengthen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to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law, need whole society male participation in the solution of women and family problems, need to guide attention to government officials, celebrities marriage on public awareness formation, but also the need to strengthen women's subject consciousness,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 and "me", out of self style.
intellectual women; occupation development; dilemma
C913.68
A
1000-9795(2014)04-0463-02
[責任編輯:陳懷民]
2014-02-10
楊若飛,女,講師,從事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