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永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長春 130024)
《真理與方法》中的文學闡釋理論
李學永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長春 130024)
伽達默爾在《真理與方法》一書中探討了真理與方法的關系問題,并在該書中進一步提出了效果歷史、視野融合、時間距離等核心概念,建立起系統完整的哲學闡釋學理論。這對于人們重新評價文學作品的解讀主體——讀者有著巨大的啟發意義,而文學批評流派中的接受美學就是以“關注讀者在文學接受活動中的地位”作為鮮明旗幟登上文壇的。
伽達默爾;哲學闡釋學;接受美學
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的目的是反對科學方法對于真理的絕對掌控,尋求在科學方法范圍之外的能夠經驗到的真理。根據伽達默爾的觀點來看,歷史實證主義的錯覺在于企圖用邏輯推理的方法代替我們的現有的觀念。伽達默爾認為這是對于偏見的偏見,他主張一切都是變動不居的,作品的意義也是同樣,不存在確定性的意義標準,作品意義產生于對它的理解過程,沒有對作品的解讀,作品自身就無從存在,作品意義更無從顯現。即作品的存在真理和意義是開放的和自由的。①伽達默爾所探究的并不是對文本終極意義和確定性的解決和認定,而恰恰相反,而是分析人們對于文本進行理解和解釋的條件和可能性。
《真理與方法》認為時間距離是一切的根本原因。時間的單向性,使得時間的流失成為不可逆轉的、橫亙在解釋者與被解釋作品之間的鴻溝。時間距離造成了差異,正是因為存在著相互的差異和不理解,所以理解才成為可能的和必要的,因為假設不存在差異,那就不會存在不理解的問題,那么我們所探討的理解問題也就毫無意義。
《真理與方法》提出的“效果歷史”中的“效果”一詞可以用“對……起作用的”來代替?!靶Ч麣v史”就是“對……起作用的歷史”。這里暗含的含義是:我們面對歷史時,不是歷史隸屬于我們,而是我們隸屬于歷史,我們是歷史的產物,正是我們的過去才造就了現在的我們。這里的“歷史”一詞也可以替換為“傳統”。而效果歷史意識就是指我們自身作為具有歷史性的存在,在理解其他事物的同時要意識到我們自身意識的有限性與歷史性。
視野融合。德文中的“視野”(Horizont)就是英文中的“horizon”(地平線)。“視野”含義與“處境”近似相同,是用來表示理解者所能觀看到的范圍區域?!耙曇啊笔潜挥^察主體——人所具有的,隨著人的運動變化,“視野”的范圍也是變動不居的。從某一個具體的時間點和角度來說,我們的視野是不變的、有限的,我們不可能永遠只是處于一個時間點和一個位置,人的歷史性使得視野成為不斷運動變化的,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傳統的積淀、歷史的疊加造就了我們現有的“視野”,我們現有的視野就是在理解的條件。
那效果歷史、視野融合與時間距離三者是什么關系呢?時間距離造成了視野上的差異,視野融合的前提是存在差異,存在差異是由不可避免的時間距離決定的,而這整個過程就是效果歷史。
“不同讀者的效果歷史意識內容各具特質,這未免會造成文本意義理解的相對主義。這一點曾使伽達默爾備受指責?!雹趯Υ速み_默爾在肯定“前見”積極作用的基礎之上,又提出了“所有正確的解釋都必須……凝目直接注意‘事情本身’?!雹畚膶W鑒賞過程中的“視野融合”是指讀者視野與作品視野的融合,沒有哪個視野是主要的,哪個視野是次要的,兩者是相輔相成,沒有必然的主次之分。此外,海德格爾也在《林中路》里表達過:“世界與大地的對立是一種爭執……在爭執中,一方超出自身包含著另一方?!雹苓@里的“世界”意指開放的、生長的讀者系統;“大地”是指封閉的、孤立的作品系統。不是解釋者占有了文學作品,也不是文學作品占有了解釋者,而是兩者對于自身限制的超越,向對方的靠近,在兩者的靠攏中形成一種全新的存在。
《真理與方法》一書探討的是“理解如何可能”的問題,而不是為了分析“如何理解才能避免誤解”的問題。因此,伽達默爾并沒有給闡釋學提出具體的原則或者規范來建立一套能夠確保正確理解的闡釋學理論。作為哲學闡釋學,雖然沒有從細小處著手來解決具有特殊性的個體事件和個體文本,但是它卻為新型文學闡釋學理論提供了哲學依據和方法論原則。
注釋:
①洪漢鼎.理解的真理—解讀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99.
②陳鷗帆.文本解讀中的效果歷史[J].文史哲,20077,2:115.
③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M].洪漢鼎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342-343.
④海德格爾.林中路[M].孫周興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33.
The literary theory in "truth and method"
Li Xue-yong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 China)
Gadam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th and method in "truth and method", and put forward the core concept of effective history, fusion of horizons, time distance, establish complete theory system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in people re evaluating literary works -- the reader has a great inspirat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 reception aesthetics genre is concerned with "readers in the position" as a distinctive flag boarded literary.
Gadamer;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reception aesthetics
I206
A
1000-9795(2014)04-0077-01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2-22
李學永,男,吉林長春人,從事文藝批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