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然
(沈陽音樂學院南校區 遼寧沈陽 110168)
論舞蹈理論學習的重要性
孫小然
(沈陽音樂學院南校區 遼寧沈陽 110168)
藝術是一個很大的概念,人們將其總結為八個大內容,舞蹈是其中一項較為重要的內容,喜歡它的人越來越多。現在,人們的教育水平及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對于藝術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舞蹈這個專業在這種形式下獲得了極為有益的發展空間。但是要想在舞蹈方面獲得較大進展,光擁有一身高超的技術是遠遠不夠的,牢固的舞蹈理論是在舞蹈藝術領域取得成功的強大后盾。本文將從舞蹈的教學與學習等方面對學習舞蹈理論的重要性進行論述。
舞蹈理論;教學與學習;重要性
當下,在我們國家存在著這么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大部分的家長都會認為,如果孩子從小文化課的學習不理想,那么就想讓孩子去學習一門藝術,以此來彌補文化課的不足。這仿佛是一個怪圈,多少年來家長們都不能從中跳出來。因為無論學習哪一種藝術,都不是只要動手就可以取得成功的,即便是在某一個藝術方面技術上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就,但是,缺乏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作為指導,他在藝術這條道路上也是不會得到長遠發展的。要想把舞蹈藝術鉆研到極致,就必須把舞蹈這門優雅的藝術融入到生活中去,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他,進而發現其中最本質的屬性,才能發現舞蹈藝術中優美的規律,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舞蹈在社會上所產生的功能及其積極地作用。
醫學上講,人體的成長有其一定的成長規律,一般來說青少年時期(11-18歲)對身體形態及思維形式的形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幾年中,音樂學院舞蹈系的學生都要花費大把的經精力去進行有關身體形態方面的專業訓練,而這些學生花在文化課方面的學習時間相對于花在形體訓練方面的時間是少之又少,而花費在對他們來說較為重要的舞蹈理論方面學習的時間相當于零。再加上學校方面的一些因素,如藝術類學校對文化課學習的忽視,降低了這類學校的學生對文化課學習的積極性。很多學生都持有一種觀點,即只要自己的舞蹈跳得好,形體技術性高,其他理論知識方面的東西根本就不需要。這種觀點的存在不是一種個別的現象,現在已成為了一種共識,已經深深的扎根于藝術類學生的頭腦中了。如果再任由這種現象發展下去,那么我們的藝術將會逐漸走向消亡,更談不上將我們的藝術發揚光大。為了扭轉已深深扎根于藝術類學生頭腦中的這種不合理的觀點,舞蹈界的一些藝術家已經開始尋找能夠改善或緩解這種不良現象的措施,如在舞蹈大賽的選拔過程中增加了關于舞蹈理論知識的問答,對于回答差強人意的選手進行淘汰,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們重視了對于舞蹈理論的學習。
無論哪一種藝術,哪一種學科,只有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才能在這一領域的研究中有所成就,有所發展。沒有理論知識作為基礎的學科就好像是沒有血肉的軀殼一樣,所以說對于舞蹈理論的學習研究,沒有其理論知識作為基礎,學習舞蹈就只能說是天方夜譚,華而不實。舉個例子,比如說現在的音樂學院舞蹈系的課程安排都設置了一些有關舞蹈理論的課程,《中國舞蹈史》這門課程的學習需要我們對我們國家的歷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以此為基礎來學習這門課程就會得心應手,事半功倍;學習《中國民族舞蹈文化》這一課程就要在了解中國民族發展史的基礎上進行。哲學上說,理論來源于實踐,對實踐又具有指導作用。而舞蹈理論的產生就是根據舞蹈實踐的經驗概括出來的,正好符合這一哲學原理,通過對舞蹈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可以更好的對舞蹈的實踐進行指導。
現在有很多的專業舞蹈演員或者是舞蹈專業的學生只側重于舞蹈實踐的鍛煉和技能的提高,而忽視了對舞蹈理論知識的學習,也可以說是對這些理論知識根本就沒有興趣。這種現象所帶來的后果是對于舞蹈藝術的理解能力差,舞蹈藝術素質低,在這種條件下創作出來的舞蹈作品會具有情感匱乏,內涵不足等缺點,在表演中也只是簡單機械的模仿一些僵硬的示范動作,這樣將會給舞蹈藝術的發展帶來很大的消極影響。
在舞蹈藝術的發展史上,如《千手觀音》、《黃土黃》等作品曾受到過觀眾的熱烈喜愛,并且在民間藝術團中廣為流傳,這些作品之所以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是因為這些作品中包含了豐富的中國風土民情的元素,這些作品的創作者如果沒有豐厚的理論知識作為基礎是編創不出來的。有好的作品自然也會有差的作品與之比較,有一些舞蹈創作者缺乏理論知識基礎,在其創作過程中缺乏對舞蹈藝術的熱愛與追求,所創作出來的作品空洞、乏味,或者是一味的跟隨別人的腳步,很難有藝術上的創新。這種作品即使創作出來也不會受到群眾的喜愛。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有一部分舞蹈老師沒有豐富的舞蹈理論知識來充實自己,在教授學生時也不能生動的表達舞蹈藝術中的精髓和舞蹈藝術之美,這也不能為舞蹈藝術的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這些都是不重視舞蹈理論學習所帶來的危害,所以說,在學習每一種舞蹈的同時必須要了解這種舞蹈所產生的歷史背景,掌握其所包含的規律。
每一種理論都有對錯之分。所以說,學習舞蹈理論的前提是要學會獨立的思考。首先,需要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樹立正確藝術觀的首要前提。第二,對舞蹈理論的研習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從實際出發,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要想更好地掌握舞蹈理論知識,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系統的學習文化課程,積累與舞蹈相關的民族常識。第二,重視舞蹈的社會實踐性,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更好地把舞蹈理論與舞蹈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第三,仔細分析、研究舞蹈的發展歷史。第四,賞析高質量的作品,以提高自己對舞蹈藝術的鑒別能力。
舞蹈的技能訓練可以把人的自然形式的形體轉化為賦予美感的藝術形式的形體,它是培養舞蹈美感表現的啟動因子,它可以借助優美的技術表演來表達出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及這個民族對美的要求。所以說,舞蹈技能的訓練所包含的的文化特色既具備了自然的屬性也具備了社會的屬性,其主要的目的是在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客觀規律下,最大程度的發揮人體的柔韌度及各部位的機能,充分調動人體形象思維的積極性,從而讓舞蹈表演者化身為藝術與想象充分結合的舞蹈精靈。
技能訓練不是一項輕松的、短暫的訓練,它要求學生每天堅持進行,反復的對一些簡單的、不連貫的動作進行訓練,因為只有這樣堅持不懈的努力練習,才能一點一點的、逐步的對舞蹈動作中的技能、技巧性的東西有所把握,才能把這些動作在演出中表現的收放自如。但是,如果在掌握了這些技能、技巧之后沒有進行后續的練習,那么,這種技能、技巧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生疏,因此,這些技能、技巧在熟練運用以后也要在舞蹈藝術的實踐中進行多次的訓練。但是,這種訓練方式容易使學生產生這樣一種觀念,即簡單的技術思維,經常把這些技能、技巧性的東西當做是舞蹈藝術中的唯一的因素,有時候就會盲目的認為舞蹈藝術表現形式的好壞就是用這些技能、技巧水平的高低來衡量的。很顯然,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因為技能、技巧這些因素是表現舞蹈藝術水平高低的一個基本因素,它沒有全面考慮影響舞蹈藝術的所有因素,當然,在這些因素中,舞蹈的理論知識這一因素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說,在進行舞蹈技能、技巧訓練的同時還要對相應的舞蹈理論知識有所了解。
舞蹈理論是與舞蹈實踐密切相關的,并且可以對舞蹈實踐提供積極指導作用的舞蹈理論知識。在當今社會,人們對于美的追求越來越高,對于藝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對于舞蹈藝術領域的研究也越來越廣,越來越多樣化。但是,無論進行什么樣的研究,舞蹈藝術的推廣與發展都離不開舞蹈理論的指導,只有這樣,舞蹈文化才能夠一代代的流傳。由此看來,舞蹈理論的學習與教授在今后舞蹈藝術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1]羅雄巖.舞蹈形體訓練要義[J].舞蹈藝術,1991(6).
[2]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4.
[3]王姝.淺談舞蹈理論學習的重要性[J].音樂生活,2006,8.
Discuss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dance theory learning
Sun Xiao-ran
(South Campus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Shenyang Liaoning, 110168, China)
Art is a great concept, people sum up into eight parts, the dance is one of the more important contents, more and more people like it. Now, education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eople is more and more high, the pursuit of art is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therefore, the dance obtains good development space in this form. But if you want to make more progress in dance, a superb technology is not enough, strong dance theory is powerful backing successful in the field of dance art.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from the d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pects of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dance theory.
dance theo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importance
J70
A
1000-9795(2014)04-0090-02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2-10
孫小然(1986-),男,遼寧營口人,助教,從事舞蹈教育兼表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