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金超 張峰 張冠文
1.執行。把領導的思想或上級的戰略、決策、規劃與部署付諸實施,轉化為有結果的行動過程。
2.執行力。把領導的思想或上級的戰略、決策、規劃與部署付諸實施的能力和水平。
1.執行力是維系職業技術院校生存發展的決定力量。溫家寶曾指出:“執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職業技術院校作為一個組織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規和工作部署,以實現組織預期的目標,才能把強有力的執行力轉化為生產力,從而更好地生存發展下去。
2.執行力是實現職業技術院校戰略策略的根本因素。美國ABB公司董事長巴尼維克曾經說過:“一位領導者的成功,5%在戰略,95%在執行。”據調查證明:一個成功的企業:決策占30%,執行力占60%。職業技術院校只有把規劃與部署執行到位,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完成計劃的目標,實現組織的戰略策略。
3.執行力是形成職業技術院校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比爾·蓋茨認為一個沒有執行力的組織不會具有任何競爭力。成立于一八零二年的美國西點軍校,在兩百多年的奮斗歷程中,先后培養了兩位美國總統、四位五星上將、三千七百多名將軍。究其原因就在于,其二十二條軍規中的第一條就是無條件執行。
職業技術院校核心競爭力的擁有和強大,必須通過執行力的打造來支撐,否則就不會具備任何競爭優勢,甚至走向衰敗。
4.執行力是職業技術院校有效運行的前提保障。沒有強有力的執行,職業技術院校所制定的戰略目標只能是空中樓閣。只有提高執行者的積極性,才能在統籌協調和創新發展中將戰斗力轉化為執行力,創造性地把握規律、開展工作、落實制度,讓院校高質量、高標準地運轉起來。
針對部分職業技術院校存在著活力不足、發展勢頭不良的現象,筆者分別考察了邯鄲、邢臺、石家莊、衡水和保定的市屬職業技術學院和中等職業學校,發現不少學校普遍存在著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上級戰略決策部署得不到執行或執行不力的問題。
考察發現,在一些職業技術院校中,一些領導班子成員不思進取、不敢冒險,等指令靠政策要支持的“等靠要”思想嚴重,主體意識不強。一些中層干部只會洗耳恭聽,死板教條,對上級交代的工作和任務從不做任何變通。而一些基層干部包括不少教師精神懈怠,意志消沉,爭先創優意識不強,吃苦精神不足,小富即安,小進即滿。
在一些職業技術院校中,不少干部缺乏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思想不重視,時間觀念差,沒有緊迫感、統籌力和協調力,行動遲緩,作風疲沓,意志不堅強,情緒不穩定,消極怠工,粗心大意,忽視細節,對個別工作不了了之,效率低下。
一些職業技術院校的干部熱衷于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面對一些熱點、難點和敏感點的問題,往往束手無策、不知所措。有些干部急功近利,追求速效,脫離群眾,高高在上,對工作敷衍塞責,對群眾推諉扯皮,善于拍腦袋決策、拍胸脯發誓、拍屁股走人。也有的干部對政策囫圇吞棗、斷章取義、眼高手低、淺嘗輒止,導致政策執行過程中,力度越來越小。
一些職業技術院校的干部甚至是高層管理人員出現本領恐慌,忙于工作,輕視學習,導致知識不夠用、技能不夠強,對事物的認識似懂非懂,缺乏駕馭全局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執行起來力不從心。他們習慣于走老路、念老經、說老話,習慣于用簡單的行政手段解決矛盾,習慣于靠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貫徹會議、以講話落實講話,創新力不足,工作方法欠缺。
還有的職業技術院校干部缺乏大局觀念和團隊精神,習慣于把部門利益、小團體利益或個人利益凌駕于全局之上,一切以是否對自己有利為出發點。凡是符合部門利益、小團體利益或個人利益的就趨之若鶩,拼命搶著干;凡是不符合部門利益、小團體利益或個人利益的就束之高閣,不予理會,躲著走,拖著干。
1.高度重視執行。職業技術院校的干部大部分時間、精力、工作和任務就是執行,樹立執行思想,培育執行文化至關重要。
執行是一種意識,也是一種能力。執行高于一切,沒有執行,一切都是空談。
執行力是一種工作態度,是一種精神狀態,是一種思想作風,是一種工作作風,也是黨性修養的具體體現。沒有執行力就沒有領導力;沒有執行力就沒有執政能力,不講執行就是不講政治,執行力不強就是最大的無能。
執行文化貫穿于一個組織系統的內部,是大多數組織成員對執行的看法、習慣和理念。良好的執行文化是提升執行力的內在動力,是支配人的思想行為的重要因素。
職業技術院校的干部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服務意識、宗旨意識,擁有強烈的責任感;必須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基本的政治覺悟、一定的理論素養、良好的思想作風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不要躲開問題、繞開矛盾、避開困難,要深刻領會上級精神,切實增強執行政策的使命感、緊迫感、責任感,自覺地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和行動上同中央保持一致,樹立“一盤棋”思想,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堅持不懈地干事創業,恪盡職守地做好工作,精益求精地搞好執行。
2.培育執行習慣。擁有了執行文化,廣大干部要以積極的心態和滿腔的熱忱,以應有的責任、敬業和忠誠,主動投入工作,主動接受任務,主動承擔職責,主動完成使命,統一戰略與細節,統一單一與系統,做到點與面的結合、領導與基層的結合,實現被動向主動的推進,臨時向常態的推進,把每項工作都當成事業精益求精地去做,養成盡職盡責的做事風格,準確理解和把握上級的決策意圖,增強執行的自覺性。
廣大干部要敢為人先,力爭上游,展開執行大賽,比出精神,賽出速度,顯出高低,露出水平,準確理解上級決策,堅決服從上級指令,迅速反應雷厲風行,態度認真一絲不茍,講究實效重視結果,勇于負責不找借口,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努力克服“浮”“懶”“粗”“虛”,有效破解發展難題,大力優化發展環境。
1.樹立學習意識。執行力是全面素質的綜合展現。執行力高的干部往往具有總攬全局、深謀遠慮的洞察力,擁有不拘一格的思維方式,富有雷厲風行、勇挑重擔的工作作風。素質能力是決定執行力高低的核心。
職業技術院校執行力之所以不高,是因為干部認知事物的能力不強,在理解、把握政策精神和工作目標時存在偏差。
當前,我們面臨著日益復雜的執行環境、日益艱巨的執行任務和不斷變化的執行對象。不學習,干部的思想就會缺乏靈氣,行動就會缺乏朝氣,工作就會缺乏銳氣。世界上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持續不斷的學習者!廣大干部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堅持勤奮學習,豐富知識積淀,提高自身素質,增強破解發展難題的能力,增強溝通協調的能力,提升應對突發性事件和群體性事件,有效化解各種矛盾的能力,逐步克服知識匱乏和本領恐慌,增強執行的勇氣和底氣。
2.掌握學習方法。(1)要堅持開放性地學習。廣大干部要志向遠大,虛懷若谷,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克服眼界狹隘的短板,樹立向領導學習、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的情懷。(2)要堅持選擇性地學習。要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和院校的中心工作認真學習,要堅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3)要理論聯系實際地學習。任何一名干部既要通過理論學習開闊視野,掌握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體驗和感受時代跳動的脈搏;又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善于思考、勇于實踐,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豐富和升華理論,不斷提高政策的執行能力。
1.領悟執行目的。提高執行能力必須準確掌握執行的目的,正確理解政策,深刻領會政策,弄清組織的意圖,把握執行的方向,以自覺、堅定地執行政策。
領悟執行目的就要有全局意識。任何一個干部都要盡量做到識輕重、顧大體,要善于換位思考,對別人要多一分理解和寬容,多一份溝通和擔當。每位干部要清醒地認識到執行的目的是為實現本院校的戰略策略和決策部署,是為了院校的整體利益。廣大教職干部必須大力破除局部小利益的壁壘,樹立正確的大利益觀,把院校的集體利益和事業發展放在首位,堅持個人服從整體、局部服從大局。
2.判斷執行方向。我們面對的問題或任務經常是錯綜復雜的,這就需要善于把握機遇,能夠審時度勢,抓住關鍵時段,正確認識形勢,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和因果關系,冷靜觀察,對形勢的發展和問題的癥結做出準確的判斷,找準政策執行的結合點,提高政策執行的結合力,堅持政策與實際的結合,原則與靈活的互動。
1.提高指揮能力。第一,科學部署工作,進行有效的任務分配。要把上級的決策意圖同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把需要完成的任務按照輕、重、緩、急列出來,確定每一階段需要完成的時間。院校領導層要明確工作的標準、進度和責任,根據執行者的素質、能力等綜合水平,件件落實到人,事事落實到位,公平地為每人提供盡可能多的鍛煉機會,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大力培養富有潛力、態度積極、工作認真的教職員工。
第二,嚴格制度管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凡事都要建章立制,嚴格遵循,確保執行有規可循、有法可依。
第三,領導層要提搞決策能力。領導成員要具有系統的思維,擁有戰略眼光,進行科學調查、科學論證、專家咨詢,做到科學決策;要廣泛征詢意見,堅持公開透明,尊重各方差異,做到民主決策;要擁有程序意識,堅持按章操作,擇優選擇運用,做到程序決策。
2.控制執行局面。控制執行至為關鍵。執行往往要在宏觀與微觀、決策與實施、管理層與操作層的交叉點上進行,關系到政策是否異化、落實是否有效、群眾是否認同的問題,必須加以約束、監督和調節,把握工作重點,控制關鍵環節。這就要求管理層特別是院校的領導必須擁有戰略思維和宏觀調控能力,把握執行中的重點性問題和突出性問題,控制住苗頭性問題和傾向性問題,重視工作的規范,不因為感情遠近、領導的更換、人事的變遷而影響執行。關注執行過程中的重點環節,跟進、落實、督促、檢查執行中的每個細節,講成本、講質量、講效益,重視工作的起點,緊盯執行的全程,即時督查緊急事項,定期督查日常事項,多管齊下,立體約束,盯著目標抓落實,對照標準找不足,做到有始有終。在此基礎上還要進行準確的反饋,及時、到位、真實地把執行的進程、執行的問題和執行的結果進行總結和匯報。
要加強團隊建設,培育團隊精神。每位工作人員要善于與人團結共事,彼此之間精誠合作,增強整體意識,樹立大局觀念,進行思想、認識、感情方面的溝通交流和信息共享,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補臺,形成工作的合力,增強凝聚力、認同感、歸屬感,打造團結和諧的、高素質的執行團隊,打破“1+1=0”甚至“1+1<0”的不配合局面,突破“1+1=2”的簡單配合和“1+1<2”的消極配合,達到“1+1>2”的高效配合。
1.善于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是組織及個人生存發展的根本。一個組織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一個家庭以及個人,如果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就永遠不能興旺發達,甚至走向滅亡。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破除封閉保守的思想意識,樹立開放創新的現代理念,破除言行相悖的虛假作風,樹立求效得果的務實精神,克服浮躁情緒,破除驕傲思想,實現從封閉僵化到開放靈活的轉變,實現從求穩守成向開拓進取的轉變,實現從因循守舊向創新求變的轉變。
2.勇于開拓創新。創新是衡量一個組織是否有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標志,創新力是執行力的源泉,創新是沒有極限的,唯有創新,才能生存。
創新是在現有條件下,根據實際情況,跳出原有的模式,集中整合資源,走出一條新路。創新就是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前人不敢想你敢想,前人不敢說你敢說,前人不敢做你敢做。
職業技術院校的干部要走出一條創新之路,就要打破權威型思維定式,打破習慣型思維定式,打破自我型思維定式,打破經驗型思維定式;就要培養逆向思維,培養擴散思維,培養轉向思維等創新思維;就要將政策規定與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提出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貫徹思路和具體措施,提出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落實方案和實施辦法。在政策執行過程中,要圍繞中心任務,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前瞻性、預見性和計劃性,把各種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把各種困難克服在其發生的初始階段,把各種矛盾化解在無形之中。要求真務實,銳意進取,敢想、敢闖、敢干,防止墨守成規,拒絕故步自封的行為習慣,因時、因地、因事、因條件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創新執行觀念,創新執行思路,創新體制、機制,創新方式、方法,真正將政策執行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