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芮
(江蘇理工學院 江蘇常州 213001)
圖式理論對探索本科英語專業口譯教學模式的啟示
郭 芮
(江蘇理工學院 江蘇常州 213001)
“圖式理論”是認知心理學家們用以解釋心理過程的一種理論,是現代認知語言學中的一個熱門話題。“圖式”是記憶結構,包括語言知識和背景知識。本文嘗試采用認知心理學原理來探討圖式在口譯過程中的工作原理,分析“圖式”對激活大腦口譯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的影響,從而探索其對我國本科英語專業口譯教學模式的啟示。
圖式理論;英語專業;口譯教學;教學模式
近年來,國內口譯界對口譯作為一門學科的教學性質已達成基本共識,即口譯教學是“翻譯教學”:重點是技巧訓練,目標是掌握雙語思維和轉換技能。而掌握雙語思維和轉換能力不應停留在表層的語言轉換,更應著力對口譯內部的機制進行深入考察與分析,如口譯思維理解機制、口譯心理預測機制等。現階段,我國本科英語專業的口譯教學面臨諸多問題,如缺乏統一的教學大綱,口譯教材單一、陳舊,口譯教學課時少和師資隊伍不健全等。因此口譯教學必須使用新的思維和新的視角、融入新的觀念進行改革, 以期待科學、全面地改革大學本科英語專業的口譯教學模式。
圖式一詞早在康德的哲學著作《純理性批判》中就已出現,康德指出,概念本身無意義,新的概念只有和人們已有的知識建立關系,才會變得有意義。之后美國人工智能專家魯姆爾哈特對圖式理論進行了完善,他認為,人們在接受新信息和理解時,首先受到頭腦中已有的信息(圖式)的影響,因此人們會努力把新事物與已知的事物進行聯系,使得理解新事物變得更加容易。
長期以來,圖式理論與二語習得緊密聯系,被人們用以解釋二語習得中的心理過程。根據外語學習知識的不同性質和特點,圖式可分為語言知識圖式(語音,詞匯,語法及語篇結構)和背景知識圖式。人們最早探索了圖式理論對外語閱讀的影響,此后,它逐漸被運用到外語學習的各個領域,包括翻譯,寫作和詞匯學習。
口譯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動態交互過程,被分為:接收-解碼-記錄-編碼-表達。根據圖示理論,口譯過程就是輸入信息和譯員腦中已有的知識圖式之間的交互過程。譯員如果能激活必要的知識框架來對所接收的新信息進行解碼,構建新的知識圖式,這樣新信息就會快速有效地被認知,記憶和分析。
1. 圖式與接收。接收指的是譯員“聽到”或者“看到”信息。這是口譯過程的第一個環節,至關重要。譯員在接收信息時,如果只是被動的接收單詞和句子,他的注意力往往就會集中在信息的語言形式上,將會影響信息的理解。因此,譯員在接收信息時要采取主動積極的方式,注重信息的意義。而要做到這一點,則需要譯員快速地調動大腦中系統的知識圖式,去感知信息,為信息的理解,也就是解碼打好基礎。
2. 圖式與解碼。解碼是指譯員對接收到的來源語的信息進行解譯和處理,這些信息包括語言信息和非語言信息。譯員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了系統的圖式結構。圖式不僅能夠幫助譯員在聽辨來源語時迅速抓取有效的語言信息,確定語言環境,更主要的是能能夠幫助譯員預測下文并加快理解速度,提高聽解的效率。例如,“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building a relationship that can the challenges of our times,global prosperity and the cause of peace.” 在這句話中,說話人在講述中美關系的發展。譯員從challenge,prosperity,peace這三個名詞,可以大致推斷出每個名詞前面可能出現的動詞,如 meet the challenge, promote global prosperity, maintain the cause of peace, 即“迎接挑戰”,“促進繁榮”和“維護和平”。
3. 圖式與記錄。記錄指譯員將感知到的語言信息暫時存儲下來。譯員在接收信息時,會下意識地把其歸內為不同的圖式,并將其與自己大腦中已有的圖式進行對比,一旦與已有的圖式相匹配,便會被馬上存儲。簡短的信息往往采用“腦記”形式,與解碼同步發生,而大段大段的信息,則需要加以“筆記”形式協助。譯員在記憶,尤其是在長期記憶中建立起來的知識圖式具有相對清晰的框架結構和高度的圖像性,因此能夠幫助譯員進行更加快速的信息記錄。
4. 圖式與編碼。編碼是將來源語的信息解碼記錄后,轉換成目標語。這一過程需要譯員盡量排除來源語的干擾,將語言信息的結構進行調整,按照目標語的習慣表達重新遣詞造句。經過加工的信息不僅要在語言形式上符合目標語的表達習慣,而且要在內容上保持信息的完整性。這就要求譯員要運用大腦中已經存儲的知識圖式迅速的解碼重組成新的圖式。例如,“我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布什總統來華訪問表示熱烈的歡迎。” 句中,漢語的表達順序是“主語+動賓結構+介詞短語+動賓短語”,而譯員從“代表...”可以解碼成英語中常見的表達結構“on behalf of... I’d like to express my...to...”,即英語表達的順序是“介詞短語+主語+動賓短語”。這樣的編碼可以使譯員順利克服兩種語言的語序差異帶來的轉換負擔。
5. 圖式與表達。表達是整個口譯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即將編碼后的信息通過口頭表達的方式傳遞出來。吐字清楚,音調準確,選詞得當,語句通順卻是一名譯員的必備條件,這就需要譯員準確的運用知識圖式,遣詞造句。除此之外,口譯的題材多種多樣,不同的話題場景包含不同的專門性詞句,廣泛掌握知識圖式,可以幫助譯員在表達時事半功倍。例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從1978年到2004年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到1473億美元,進出口額...,國家外匯儲備...,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在上面這句話中,“改革開放”,“國內生產總值”,“國家外匯儲備”等都有專門的表達方式,譯員只有在前期構建知識圖式時打好基礎,才能準確而快速的表達“reform and opening up”,“gross domestic product”,和“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1. 培養圖式意識,建立語言知識圖式和背景知識圖式。目前我國的口譯教學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大多數高校沒有設立翻譯專業,更談不上口譯專業。根據本科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大多數高校對英語專業口譯教學的課程一般設置兩個學期,每周2-3學時。而在教學中,部分學校對口譯教學的認識比較模糊,并沒有將筆譯和口譯區分,大多采取按部就班的模式,以傳授口譯技巧為主進行練習,效果甚微。因此,改革高校的英語專業口譯教學模式,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積累豐富圖式的意識,將建立語言知識圖式和背景知識圖式始終貫穿于整個口譯課程的教學中。建立圖式,完成圖式的激活,既可以使學生在口譯學習時有規律可循,又能靈活機動地運用系統知識。
2. 反思圖式構建,幫助學生及時的鞏固和復習,形成良好的口譯學習習慣。本科英語口譯教學中,應以技能訓練為主,語言訓練為輔;重實踐能力和應變能力的培養, 而非知識的擴充和語法分析; 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講解為輔,突出學習情景構建。我們需要對圖式的構建進行不斷的反思和更新,幫助學生對新的信息不斷加以鞏固和復習,加深記憶。在圖式理論“構建-反思-構建”的基礎上,通過完成的多層次的信息輸入,幫助學習者形成良好的口譯學習習慣,建立完整的系統。
[1]杜英姝.圖式理論在口譯的理解和記憶中的應用及啟示[J].安徽文學,2013(06):127-128.
[2]何萍.淺談口譯教學中的圖式理論應用[J].科教文匯,2008(12):170.
[3]梅德明.高級口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4]楊先明,何明霞.圖式理論與口譯記憶能力訓練[J].上海翻譯,2007(03):42-44.
Exploration of Interpreting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 Based on Schema Theory
Guo Rui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01, China)
Schema theory is used to explain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by cognitive psychologists, which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modern cognitive linguistics. Schema refers to a complicated and well-organized network of information stored in human mind, and it contains both 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encyclopedic knowledge.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schema in interpretation, analyzes the influences of schema in activating both linguistic and encyclopedic knowledge, so as to explore its enlightenment on our interpreting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
schema theory; English major; interpreting teaching, teaching mode
H315.9
A
1000-9795(2014)04-0345-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2-17
郭 芮(1985-),女,江蘇南京人,講師,從事英語口譯和英語教育方向的研究。
江蘇理工學院教研項目“基于圖式理論的本科英語專業口譯教學模式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G1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