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君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外語學院 湖北孝感 432000)
淺談英語歌曲在高職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
孫秀君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外語學院 湖北孝感 432000)
本文主要探究高職英語聽力教學中英語歌曲的輔助運用。英語歌曲運用到高職英語教學中,從學生角度來看,能符合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個性特點;從教學角度來看,能使教學課堂寓教于樂,一改傳統聽力教學形式及教材索然無味的缺點,并對加強學生的語音語調知識和擴展學生的英語詞匯量有一定的效果。英語歌曲在聽力教學中的輔助運用,是一種從理論角度和實踐實驗來看都可行的教學方法。既符合高職高專學生英語教學及學習的實際情況,又有利于提高學生語言交際能力。
高職英語;聽力教學;英文歌曲
高職教育近些年來的崛起,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作為時代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其教育目標就是培養具有較高的實際操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相對在高校需要接觸到的專業課程,英語課堂對于學生仿佛完全失去了新鮮感,所以高校英語教師既要將課堂講的生動有趣,又能符合教學大綱要求。高等英語教育的教學大綱也不斷地發生變化,當前的要求是以聽說能力為主,摒棄了以前以語法和閱讀為主的教學理念,說明英語教學的實際應用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而目前,另一種實際情況則是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差,使得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效果并不明顯。那么,是否可以在英語聽力教學中運用英文歌曲呢?筆者認為,英文歌曲恰當的運用,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對培養較好的聽力能力可以起到推動作用。
(一)理論意義。由Broughter(1978)解釋的“動機”(motivation)概念,被認為是所有教學的基本原則。該概念說明要想讓學習者有動力繼續學習,就語言學習方面來說,就需要讓語言的學習者通過大量練習感受到語言真正的交際功能。筆者提出利用英語歌曲作為聽力教學中的輔助訓練素材,其目的就是讓學生以欣賞音樂為背景,能使學生置身于輕松的語言環境中,而且學生也能通過歌詞體會到真實而生動的語言信息,激發學習英語的良好動機。由此使得學生有學習熱情,不僅在課堂上有積極的表現,在課后也有良好的延續。
另外,學習效果不僅受到“動機”的影響,也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由Krashen(1982)提出的五種假說之一:“情感過濾假說”(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一直受到英語教師的青睞, “假說”從情感角度說明了一些學習者愿意學,而另一部分人不愿意學的原因,闡述了情感因素是影響語言學習的根本原因。Krashen提出弱的情感過濾是指學習者對語言學習呈現積極的態度,而最有利于學習者學習的時機正是情感過濾最弱的時候。也就是說,如果情感過濾過強,信息對學習者的輸入就會受到情感因素的阻礙,語言學習的效果就會受到影響。因此,“情感過濾假說”有一個具體要求,則是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中營造出有利于語言學習的氛圍,將情感過濾降低到比較弱的水平。筆者認為,利用歌曲輔助聽力教學可以給學生營造出輕松的語言環境,能將情感阻礙過濾到較弱的程度,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學生對于語言信息的收獲,提高教學效果。
(二)實踐意義。提高英語聽力,首先要能對單詞語音敏感,其次就是要能領悟到不同語調所表達的不同意義。英語語音、語調的訓練及朗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音高、音長、語速變化、節奏、重音、連讀、不完全爆破(或失去爆破)等知識和技能。歌曲輔助英語教學有利于鞏固所學的語音知識,有利于語音和朗讀技能的訓練(發音、詞句重讀、連讀、節奏和語調),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聽說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口語的提高也可以對聽力起到促進作用。
歌唱是一件容易記憶信息的方法,而音樂似乎能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積極的并且無意識的印象,而這種功能則歸功于有影響且有意識的事實信息。旋律似乎可以作為一種途徑來激起我們記憶深處的精確的信息。因此,利用英語歌曲能使英語學習變得輕松愉快,這樣也符合高職高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情感需要。
從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可以看出,英語歌曲可以作為很好的聽力材料運用到聽力訓練中來提高學生特別是高職學生的聽力水平。方案的研究目的大致有以下幾點:首先,讓每個學生欣賞不同風格的英語歌曲,了解各個風格的差異,基本學會識別。其次,通過對聽力教學課堂的調查了解,初步證明英語聽力教學中輔助運用英語歌曲的可行性。最后,通過這次學生參與研究過程,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教學中,教師通常會用“聽、說、讀、寫”四個基本英語技能來衡量學生的英語水平,這四個技能相輔相成,相互影響。“聽”作為語言信息的輸入渠道,對交際型英語的學習起到了重要的意義,聽力教學應作為語言學習的先行部分。但是,筆者觀察發現,大部分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師在教學中主要使用書本內提供的聽力訓練內容,毋容置疑,這樣的聽力訓練內容是很多教學專家的寶貴經驗總結,對于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能起到重要作用。但也有高職院校學生反映,這樣的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單一,聽的時候比較容易產生倦怠,甚至會無法集中精力完成訓練,特別在持續聽20-30分鐘后,效果非常不好。因而,也容易對英語喪失信心并失去興趣,從而演變成英語學習的惡性循環。
筆者認為,可以把英語歌曲引入到高職英語的聽力教學中,把英語歌曲作為聽力材料,讓學生聽出歌詞,針對歌詞設問或者填空,甚至可以通過欣賞理解歌曲的深層含義來回答問題。
近幾年來,有一些國內外學者已經關注此方面的研究。例如,Eken在其文獻中提出利用歌曲教學有幾大優點,首先,能激勵學習者進行自覺主動地進行精聽和泛聽練習。再次,可以刺激學習者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并激發對所學內容良好的情感,減少厭惡的感覺。最后,使語言學習多樣化且有趣,可以給學習者提供一個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另外,美國著名語言學家N.Chomsky在文章中指出,人與生俱來就有習得語言的機制,但若要想有好的語言學習效果,必須將語言學習者置身于生動真實的語言環境中,給予他適當并真實的語言輸入。英語歌曲的旋律能使學習者處于輕松的環境中,而英語歌曲的歌詞能提供自然真實的口語輸入信息,而這些輸入信息同樣也具備大量的、可理解的且有趣的特點,這樣的條件下可以有效地幫助啟動語言習得機制。
國內也有不少學者就這個話題發表了不少的文章,《英語歌曲在聽力教學中的運用》,是德陽教育學院的蔣南老師在西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上發表的文章。Top—down and bottom—up , 這是文章中提及到的“聽”的程序的兩種類型。文章觀點認為在聽力教學課堂應用這兩個程序進行訓練,是可以起到提高學習者聽力理解能力的作用。除此之外,作者根據理論知識研究制定出一個將歌曲用于聽力教學課堂的教學步驟。
簡單來說,語言是一種具有交際功能的工具,聽力理解作為語言的輸入渠道也是一個先認知后理解的過程,即先對輸入信息積極地認知,然后以已有的知識為基礎,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創造性建構的理解過程。目前,把學習者培養成具有交際能力的語言使用者是當前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為了達到有效進行語言交際功能的學習目的,聽力教學的目的應該是訓練學生準確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而不應該只是訓練學生去辨別語音,或者去聽清楚某個別單詞。因此,為了能達到有效提高學生聽力理解能力的目的,聽力課堂教學形式應更富有多樣化的特點,將英文歌曲輔助運用到聽力教學中,其目的就是使聽力教學形式生動化,通過不同形式進行語言的滲透,給學生營造一種寓教于樂的語言學習環境。
[1]Adamowski, E. The ESL song book[M].DonMills, 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Eken, D. K. Ideas for using pop song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 English Teaching Forum,34,46-47,1996.
[3]文秋芳.英語學習成功之路[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Applic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
Sun Xiu-jun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 of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aogan Hubei, 432000,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uxiliary applic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English songs are applied to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can meet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eaching, can make the teaching classroom fun,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listening teaching form an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has certain effect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knowledge and expand their vocabularies. Supporting the use of English songs in listening teaching, a kind of teaching methods from the angle of theory and practical experiments are feasible. Is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anguage communicative ability.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English songs
H31
A
1000-9795(2014)04-0368-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2-15
孫秀君(1982-),女,湖北孝感人,講師,從事英語教學法方向的研究。
本文為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立項課題《英文歌曲在高職高專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課題編號2013 B03)階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