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淵仁 危 寰
(宜春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江西宜春 336000)
卓越人才計劃下對卓越教師的多元化培養研究
何淵仁 危 寰
(宜春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江西宜春 336000)
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在卓越計劃的實施中,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詳細介紹了卓越計劃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存在的現狀以及如何更好的對卓越教師培養途徑的一些探索。
卓越計劃;培養途徑;校企合作;大賽培養;學校培養
2010年10月,國家啟動了卓越人才計劃,旨在面向全國各界選拔優秀人才,為順應這一計劃,我校也于2012年獲批為江西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教育的主體即需要學生的認真參與,也離不開一大批高素質的老師的無私奉獻,兩年來,我們對卓越教師的培養做了大量的探求工作,現從如何多元化培養教師方面做一些探討。
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關系著卓越人才計劃是否能夠成功的實施,不可否認的是,在穩定的學術環境下,教師的創造性被極大的禁錮住了,教師的知識是幾年前甚至是十幾年前的東西,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手段落后,這些都已經沒有辦法跟上當今這個知識爆炸時代的要求,這不僅是一個學校有著這樣的情況,而是整個中國教育界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記得原來在參加江西省高校師資網絡培訓時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誤吃了某種藥后沉睡了百年,在醒來后他來到大街上逛街,原來熟悉的大街已經徹底變了模樣,商店、郵局、警察局、政府辦公樓都變得很陌生,最后來到了街的盡頭,他認出了眼前的建筑,就是學校,盡管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卻映射出了當今教育界所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教育模式單一、教法陳舊,老師固守著幾年前甚至是十幾年前的教學方式方法而沒有任何改變,這種閉門造車的作法極不利于當今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
為保障卓越人才計劃的順利實施,對教師的培養途徑進行了如下的探索。
1.校企合作
為使學生更加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學生一出校門不必再到茫茫的就業大軍中艱辛求職,我校充分根據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對學生采用了3+1的培養模式,即大學本科的前3年在學校學習,最后一年在企業學習實踐。企業根據學生的工程實踐情況給學生學分,對學生嚴格管理,把學生當作企業的準員工,這種利用企業來培養學生的模式,無疑給學生帶來了活力,學生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完全把自己當做了企業的員工來看待,上課做項目積極主動,這樣為學生的就業直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在和同類院校學生的競爭中,我院的學生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在企業對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學校派教師全程跟蹤參與,在企業對學生的管理教學過程中,老師也能從中學到許多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企業授課和指導的教師都是一線的工程師,對項目的要求層次也是用工程的標準來執行,教師在企業的帶隊學習過程中必然會對知識的掌握理解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回到學校后能使自己對教學具有更加全面的、系統的、工程化的掌握能力,這些都必然能給卓越人才計劃的實施帶來好處。
2.大賽培養
在對教師的培養過程中,積極用各類大賽來培養教師會起到很好的效果。江西省文化廳和省團委在《關于舉辦江西省首屆大學生創意文化節的通知》中也提到了:“以賽促建,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賽學結合”的這一有效方式。我校在培養老師的過程中,也一直在堅持著把大賽作為教師培養的導向,在這一目標的指導下,我校舉辦了省服務外包大賽,作為分賽場參與了全國數學建模大賽、省電子電腦科技大賽、省微課比賽等各種大賽,在學校和成果的雙重壓力下,會使老師迸發出極大的熱情來完成這件事情,各種大賽的嚴格要求也會使參賽老師靜下心來認真對待教學,各種大賽帶來的新標準新方法對于閉門造車的高校教師來說無疑也會有極大的幫助,使之今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會以新的標準來對待,這對培養學生的影響是很明顯的,且大賽對于教師創新精神的意識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如今年全國數學建模大賽本科組中的利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嫦娥奔月火箭和設計完美的可折疊桌椅的問題,無疑都是非常有新意的題目,如果沒有創新精神,教師是無法指導學生完成此類具有創新意識的題目,在帶領學生參加比賽的過程中,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和賽后獲得良好名次的喜悅感,會更加激發教師今后的工作激情,這不但能讓自己的專業知識獲得很大的提升,也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信心,這無疑是一個良性循環,這對于卓越人才計劃的順利實施是有利的。
3.學校培養
學校有意識的培養教師在卓越人才計劃的培養下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首先學校要形成機制,有目的,分批次的將高校教師送出去進修培養,明確教師的培養目標,以豐富教師的專業實踐知識和技能,擴大教師的視野,送出去培養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在企業進行為期一個月到半年的強化訓練,與名校進行交流互訪、在企業掛職鍛煉、帶學生參與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參與企業相關課題的研究等,其次,學校可以外聘企業有豐富經驗的工程師來學校上課,手把手的教授教師相關的工程經驗,幫助教師不斷解決在工作中遇到的實踐問題,使高校教師能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再次,學校在教師的培養上可以采用以老帶新的辦法,以老帶新并不一定是指年齡大的老師帶年齡小的老師,或是工齡長的老師帶工齡短的老師,這只是對以老帶新的淺顯的認識,以老帶新指的是那些有豐富經驗的教師或大師帶領那些需要在專業和技術上有所加強的教師,這在教師的培養上會起到很有益的幫助,不過在挑選以老帶新時要注意二者都要愿意這一原則,否則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教師的作用在卓越人才的培養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學的主體之一,只有加強教師的作用,才能夠更好的培養各類人才,卓越計劃的實施才能落到實處。通過上述各種方法的結合使用能對卓越人才計劃教師的培養能起到較有效的效果,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我院通過上述方式的結合使用,使得卓越人才計劃的實施正步入了一個良性循環,滿足國家對卓越人才的需求。
[1]林志軍,莫麗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下的工程地質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科學咨詢,2011,(10):99-100.
[2]曾永衛,劉國榮.“卓越計劃”背景下科學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探析[J].中國大學教學.2011,(7):75-78.
[3]李舜酩,吳鐵鷹,王亞彤等.大學生卓越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0,12(3):75-79
[4]馬寅秋,蘇曉云. 地方高校“卓越計劃”人才培養方案研究[J].石油教育.201(5):71-73
[5]張佳婧.法律卓越人才培養與一體化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現代物業.,2011,10(10):123-125.
[6]王永生.高水平特色大學卓越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等教育,2011(6):15-18.
[7]張蕊.以卓越計劃為參照的日語卓越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6):183.
[8]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質創新工程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11(6):19-21.
The diversity of high caliber individuals to plan for outstanding teachers training research
He Yuan-ren, Wei Huan
(Yichun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Yichun Jiangxi, 336000, China)
The teacher is the main body of teach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cellence initiative, the teacher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cellence initiati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ers exist and how to better some exploration on the way to cultivate outstanding teachers.
excellence initiative; cultivating;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ntest training; campus training
G642.0
A
1000-9795(2014)08-000134-02
[責任編輯:周 天]
何淵仁(1965-),男,江西高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
本文為《從“卓越工程師”到“卓越教師”—“卓越工程師”背景下“計算機專業卓越教師”的培養途徑研究》結題論文 課題立項編號JXJG-13-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