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艷玲
(西安航空學院 陜西西安 710077)
“數字榆林”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創新研究
魯艷玲
(西安航空學院 陜西西安 710077)
數字化城市是現代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發展趨勢,也是西部中小城市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數字榆林”應基于實際,突出能源產業特色,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和城市化,建設國家新型能源化工戰略基地,保障我國能源戰略安全,促進陜北經濟發展,加快西部地區開發。
數字榆林;管理創新;信息化管理;城市特色
數字化城市是現代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發展趨勢,它運用信息技術設施與手段,實現了工業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有機融合和協調發展,是城市公共管理模式的重大創新。數字化城市在發達國家已大規模應用,我國東部地區也探索性付諸實踐,技術和經驗趨于成熟。
陜西省榆林市是正在建設的國家能源化工基地,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西煤東運的重要源頭。充分利用國家深度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政策機遇,發揮堅實的財力優勢,打造數字榆林,是榆林克服地理環境限制,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和突破點。對于保障我國能源戰略安全,促進陜北經濟發展,加快西部地區開發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城市管理的主要內容仍然局限在傳統的市政管理范圍
現代城市管理是一個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四位一體、多種復雜因素交織的大系統,數字榆林還未突破傳統的市政管理理模式。城市管理系統盡管將諸多專業部門納入了自己的工作機制,但基本的工作原則仍然是在確定問題權屬的基礎上,進行委托處置與解決,這與現代城市系統管理、綜合調度、整體協調的要求存在明顯差距,各個管理機構內部改革的特征未能與外部機構的工作接軌匹配,直接制約著城市管理的效率。
2.數字化城市管理參與主體單一
盡管榆林市已經建立了區、街辦、社區三級網絡運行平臺,但所有城市的管理和問題的處理仍以政府為主,缺少與市民、社區、企業及非政府組織互動的功能,城市管理系統是以微觀事件為驅動的城市管理問題發現與處置系統,注重的是事后處置,缺乏對整個城市存在的系統性和全局性進行宏觀監測,無法從城市問題產生的源頭進行監控,無法及時將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缺乏有效的預警預報機制,削弱了數字榆林應有的功能。
3.數字化運行機制和發育環境有待優化
數字化建設缺乏統一的協調管理,政府門戶網站功能單一,信息量少,一些部門網站建設不配套,缺乏標準規范,技術設備落后,管理封閉,各部門之間不能互聯互通,交流不順暢,形成了“信息孤島”, 缺少一個統一有效的業務工作平臺。同時,數字化城市管理水平發展進度不平衡,榆林市政府和大公司信息化建設的步伐較快,但一些縣區和部門因重視程度不一存在明顯滯后,影響了整體作用發揮。
4.高層次科技管理人才不足,高級信息網絡人才缺乏
榆林市信息化人才總量偏少,結構不合理,低水平應用型人才多,高水平開發型人才少,軟件人才嚴重缺乏,科技管理領導甚少,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導致一些已有的先進設備未能正常使用,一些已有的數字化城市管理功能無法充分運用。
1.加強資源整合協調,集約高效地推進數字化建設
為解決榆林市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多頭管理、重復建設等問題,應該成立綜合化信息領導機構,制訂榆林市建設管理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組織協調信息共享平臺與數據庫的建設、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事宜。要制定榆林市統一的信息化應用規范標準體系,加速資源整合,系統整合和業務整合,為信息基礎設施、信息資源和應用系統的共享提供保障。要實現信息資源整合及綜合開發利用,消除數字化差異與損耗,形成充分涵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兩大職能的數字化城市管理與服務平臺。加快改造各部門局域網,擴大網絡規模容量,優化網絡結構,提升網絡性能,積極引導通訊網、廣播電視網、計算機信息網的三網融合。
2.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積極促進電子政務信息化
政務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先導和核心。數字化城市不是一個純技術的概念,而是信息發展模式在城市運轉中全方位的滲透與融合,是對現有的政府組織結構、運行方式、行政流程進行重組和再造。政府不僅要為城市信息化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而且應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設,起帶頭和示范作用。榆林市應以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和部門信息技術應用為重點,建設統一的電子政務平臺為核心,完善充實“中國榆林市”門戶網站和區縣、部門網站,優化政務業務流程,豐富黨政信息網內容,推進政務數據和綜合信息交換系統建設,實現網上行政審批、調控管理及信息發布的一站式信息發布平臺,推進政務公開,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
3.實施電子農務工程,逐步推進農村農業農民信息化
榆林市應將成熟的城市電子化公共管理與服務平臺的末梢向農村輻射擴展,確保城鄉共享數字化發展成果。以“榆林市農業信息網”為平臺,逐步建立起農業科技農業資源信息庫,提高信息服務水平。積極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為農戶提供國內外的有效需求信息,指導農戶的生產經營活動。發展特色農產品專業性網站,開拓網上農產品交易市場,提高農產品競爭能力和經營效益。加強農業信息知識的普及推廣工作,建立和完善農民遠程教育培訓網絡。由于農民居住分散,城市數字化管理系統的開發和研制要通盤考慮,為農村預留接口,確保農村政務系統與全市政務系統順利對接集成。
4.建立內生與聚集機制,加強信息化隊伍建設
數字化建設的核心因素是人才,要建立內生與聚集相結合的機制。首先,要突出應用,強化培訓,引導城市管理者進一步擺脫傳統的思維習慣和工作方法,善于按照信息化要求組織和協調管理。使信息技術工作者熟悉業務工作,善于應用各種信息化系統和技術裝備,提高系統運行、管理和服務的能力。其次,根據數字榆林的實際需求,采用訂單式培養人才方式,為榆林市量身定做一批下得來、用得上、留得住的信息技術人才,實現人才隊伍建設的快速躍升。要聘請高水平信息化決策人才,引進高層次信息化管理人才,選拔高素質信息化專業人才,培訓強能力信息化操作人才。
數字榆林建設和管理的推進,使人力化城市管理向科學化管理轉變,運動式管理向制度化管理轉變,問題式管理向規范式管理轉變,應急式管理向預防式管理轉變。將優化城鄉資源配置,擴大城市動態空間,提升城市輻射距離,改善城市投資環境,提高城市生活質量,降低城市運營成本,使榆林市成為有中國特色和西部風格的創新型城市。
[1]陳強,尤建新.現代城市管理學概論[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04).
[2]楊立勛.世界先進城市管理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09).
[3]邱霈恩.我國城市數字化建設面臨的問題與建議[J].新視野,2006(06).
[4]徐曉林.數字城市:城市發展的新趨勢[J].求是雜志,2007(22).
[5]馮曉英.公共治理視角下的城市管理[J].北京社會科學,2009(06) .
[6]呂劍亮,李偉.中國數字化城市發展模式研究[J].情報科學,2006(05).
[8]葉南客,李蕓.現代城市管理理論的誕生與演進[J].南京社會科學,2000(03).
Study on the informa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digital Yulin"
Lu Yan-ling
(Xi'an Aviation Institute, Xi'an Shaanxi, 710077, China)
Digital city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but also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y west of the inevitable choice. "Digital Yuli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ctual, highlight the energ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 promot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city to information, building a new national energy chemical strategy base, protect the energy security strategy of our country,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digital Yulin;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ity characteristic
D035
A
1000-9795(2014)06-0451-01
[責任編輯:陳懷民]
2014-03-06
魯艷玲(1982 -),女,陜西榆林人,從事政府行政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