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丹花 李 梅
(貴州師范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貴州貴陽 550014)
構建“一二三四五”模式 提高輔導員工作成效
邢丹花 李 梅
(貴州師范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貴州貴陽 550014)
古羅馬時期的著名作家普羅塔克曾經這樣說過:“學生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棵需要點燃的火種!”輔導員就是一個點燃生命火種的火炬手,在這個過程中,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就要用愛去詮釋理念,用心來追求卓越。
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平臺
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就要秉承“知微見著,將心比心”的工作理念,處處從小事著眼、從學生角度出發,力爭使學生在學校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及體貼。輔導員工作內容繁雜,工作量大,絕大多數還要兼顧學院其它工作,這時要做到調整心情,不抱怨、不埋怨,用自己的耐心、細心和愛心來更好地影響學生,要時刻站在學生的角度,經常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了解他們的想法,體會他們的感情。
(一)用愛詮釋教育
1.用不貼標簽的愛對待學生。心理學家榮格提出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容器,當然了,輔導員也不例外,這個容器承載著我們的學生,他的承載量決定了學生的成長空間,但怎樣才能提升我們的承載量?這就需要愛心,當然,這個愛應該是無條件的愛。為什么這樣講?我們時常說,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愛,但當孩子的行為與父母所設置的條條框框相違背時,就會被貼上不聽話、不乖的標簽,而這其實是有條件的愛。如果輔導員在工作時也給自己的學生設置各種條件的話,那么很多學生就會被忽視、就會被排除在輔導員這一容器之外。
2.用積極關注的愛對待工作。所謂積極關注,即對他人的言語和行為的積極、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關注,從而使他們擁有積極的價值觀,擁有改變自己的內在動力。在日常管理服務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遇到的情境、想法和事件是五花八門,甚至有時會令人哭笑不得,但是輔導員應該選擇對學生的積極關注。要樹立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個性特點和思維方式不同之分的意識。輔導員必須善于找準每一個學生的優點,鼓勵他們更好地發揮優勢,增強學習提高的能力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3.用全身心的愛對待自我提升。輔導員工作對象的特點是在不斷變化的,工作中遇到的突發事件也越來越多樣化,因此,通過各種途徑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積累工作經驗、加強學習是必要的。要將“言傳不如身教”的道理貫穿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以良好的姿態帶領學生不斷成長和前進。
(二)用責任引領成長
輔導員是連接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輔導員的責任心體現在上對學校負責、下對學生負責兩個方面。輔導員要深入學生,全面了解學生,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通過日常的學習和工作等各項活動,在思想上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幫助學生們樹立各種正確的觀念。
(一)將思想政治教育與黨團組織建設和班級建設相結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班級、黨團組織為載體,輔導員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納入班級管理和黨團組織建設中,有利于班級凝聚力的建設,有利于更好地發揮黨團組織的先鋒模范作用,從而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二)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學風建設和素質教育相結合
在學風建設方面,輔導員首先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理念,其次要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再次要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在素質教育方面,要明確,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但是作為校園和職場過渡過程中間的重要環節,全面發展必不可少,不僅重視學生智商的培養,更要從心商、德商、志商、情商、逆商、悟商、財商和健商等方面全面綜合發展。
(三)將思想政治教育與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相結合
一是高度重視貧(特)困生問題,建立班級貧(特)困生檔案,除了使各級獎、貸、補、減、助在內的助學體系惠及到他們之外,更重要的是做好對貧(特)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點是誠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同時注重他們志商和逆商的培養。二是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如就業觀不端正等,將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貫穿至大一至大四全過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加強對自我的全面了解。
(一)主題班會平臺
班會是輔導員和學生溝通的重要平臺,也是學生相互交流和了解的重要載體。根據學生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主題教育班會活動”,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強化師生歸屬感的需求。
(二)學生公寓平臺
為使學生公寓管理有條不紊、信息通暢,輔導員必須堅持深入學生宿舍,以便做到了解學生在宿舍的主要活動,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檢查是否有安全隱患,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通過這些進一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三)網絡平臺
當前,電腦、手機和網絡在她所帶的學生中已經普及,為便于更好的進行管理和溝通,輔導員要注重利用新媒體的各種功能。通過QQ群、飛信、電子郵箱、微信等進行信息的發布,通過建設和管理班級微博加強班級活動的宣傳,培養群體凝聚力、認同感和歸屬感。輔導員要養成關注學生QQ簽名、日志和微博的習慣,及時洞悉學生思想動態,關注學生心理變化。
1.“超前式”規劃——讓大學生贏在就業起跑線
作為與學生距離最近的人,輔導員最能夠深刻體會到學生對于就業問題的焦慮,因此,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需要貫穿于學生大一至大四全過程,大一時重點是專業教育,幫助學生了解所學專業未來的就業方向和所需技能,了解近幾年就業藍皮書內容,樹立對專業的信心,但同時也要有危機感;大二重點是自我認知,分析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并借助人職匹配工具指導或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定位;大三主要是介紹考研、就業、創業、考公務員、西部計劃等詳細內容,涵蓋國考、省考、考研的考試時間、考試范圍、歷年分數線范圍等內容,介紹熱門網站;大四則主要側重于應試技巧的培養和就業觀的樹立,為自己未來的職場奠定堅實的基礎。
2.“自助式”發展——讓學生成為自己發展的主人
輔導員的育人功能更多地應體現在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方面,包括時間管理、情緒管理、自我管理等,要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指導思想作為引領學生成長的參照,指導他們學會如何制定目標和計劃,如何對照自己發展的進度,找到差距,自主改進。
3.“互助式”幫扶——讓“幫困”與“育人”同行
在班級中,應強調經濟幫扶、學習幫扶和心理幫扶,可通過成立貧困認定工作小組、學習興趣小組,設立班級信息員和心理健康委員,努力使各項幫扶工作落到實處。
4.“個性化”活動——讓“人性化”管理深入人心
輔導員在工作中,所帶班級、宿舍、個人的特長和愛好都是各不相同的,如有的班級(宿舍或個人)偏愛科研,有的班級(宿舍或個人)偏愛文體,有的班級(宿舍或個人)又偏愛藝術,即使是在同一個輔導員所帶的幾個班級中這點也往往會有所體現。因此,為達到最佳的活動效果,可在活動設置時采取定制的方式,讓每個班級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方式。
5.“無間隙”交流——讓“愛”走進每個學生心靈
輔導員與學生的“近”不應只體現在人際距離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心理距離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心去溝通,用心去“愛”。人是有感情和情緒的高級動物,輔導員用情之深是很容易被學生所感受到的,因此,走近學生的內心,觸碰他們的情感,獲得他們的認同,將是一個輔導員取得事業成功的重中之重。
人的力量可以微小,但我們可以盡我所能改善周邊。一方陋室,藏一顆感化他人之心;數載風雨,鋪數百學子前進之路。我們相信,以愛人之心和責任心為引導,以創新方法為方向,輔導員工作成效必定會越來越好。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model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unselor work
Xing Dan-hua, Li Mei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14,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ancient Rome famous writer Plo Tucker once said: "the student is not a need to fill the jar, but a need to ignite the fire!" Counselor is a life fire lit the torch, in the process, to close the gap between students and, will uselove to explain the concept, with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counsel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platform
G451
A
1000-9795(2014)06-0303-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3-11
邢丹花(1983-),女,河南偃師人,講師,從事思想政治教、人力資源管理方向的研究。
李 梅(1985-),女,湖南邵陽人,講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學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