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天明
(閩侯縣第一中學 福建福州 350199)
蘇教版“活動與探究”欄目教學價值與實施策略研究
鄭天明
(閩侯縣第一中學 福建福州 350199)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高中化學教育改革也進入了關鍵期,在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的蘇教版化學教材的課堂實施也成為了高中化學教師集體關注的一大課題。文章立足于新課標理念,從蘇教版化學必修模塊中的“活動與探究”欄目入手,對高中化學實驗的教學價值、存在問題和實施策略進行了簡要探討。
高中化學;蘇教版;教學價值;實施策略
蘇教版化學教材中的“活動與探究”欄目在改變傳統學習方式上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該欄目強調自主探究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強調學生的親手實踐,為培養和提高高中生的科學思維和實踐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徑。如何有效利用該欄目調動學生化學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充分掌握探究技巧和策略,培養和提高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是高中化學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
實驗探究是高中化學的學科基礎,理論為本、實踐為源一直是化學界共識的治學之道。“活動與探究”就是實驗探究,在實驗教學中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和實踐能力,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強化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全面提高學生探究、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培養綜合型、技術型人才的教學目的。
首先,“活動與探究”欄目是以自主探究為主要方式的發現、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引導學生親自設計和參與實驗,在實踐中掌握知識,讓他們充分體驗到實驗探究的樂趣,對培養高中生合作學習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實驗探究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情景創設、小組討論,積極引導學生大膽提問、自主思考和實驗探究,讓學生始終處于探究狀態中,讓他們成為實驗探究的真正主人。而“活動與探究”實際上就是一個自主探究的過程,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性作用,讓他們充分獲得實驗探究和探究成功帶來的成就感、喜悅感。
最后,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科學思維的有效途徑。“活動與探究”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科學假說方法,在實驗探究過程中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和手段,在實驗觀察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實驗觀察方法和技巧,在實驗結果分析過程中培養和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一)課時不夠
蘇教版化學教材難度有所下降,但內容卻有所增加,這就需要更多的課時來完成教學。但如此一來,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必然會縮短。以蘇教版化學1來講,教師用所有課時來完成教學尚且有些勉強。就算是每周開三節課,每學期也頂多60個課時,依然無法確保教師講解完所有教材內容。實際上,教師不得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基本上按照傳統實驗演示的方法去處理“活動與探究”欄目中的實驗探究,學生只能被動地觀看;或者是選取一些實驗,組織學生到實驗室一次性完成,也就是傳統的分組實驗;或者是利用課外時間來進行實驗教學,額外加重了師生的負擔。由此表明,高中化學教學改革,還無法充分讓學生感受到自主探究的過程和樂趣。
(二)硬件設施不夠
傳統高中化學教學中,根本不存在讓學生自主探究實驗的概念。通常只是在公開課上進行一些形式化的分組實驗。化學實驗室建設完全沒有達到高中化學新課改的實際要求和具體標準,對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造成了很大阻礙。以我校所有班級的化學課計算,正常的話,每天最少需要1-2節的實驗探究課。而學校現有的實驗設施根本無法滿足,再加上器材維護和材料消耗等,實驗室無法有效承載巨大工作量。
(三)教師水平不高
經常會聽到化學教師講,面對蘇教版“活動與探究”欄目,不知該從何下手,不知該怎么教。新課程對化學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面對許多新的實驗,在缺乏操作經驗和參考資料的狀況下,很難熟練地開展實驗教學活動,這也客觀說明了高中化學教學的專業素養有待提高。在實際中,許多教師的辦公桌上滿是各種教輔材料和高考試卷,而關于教學研究方面的理論書籍和專業期刊卻少之又少。若是教師自身探究能力不強,又該如何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若是教師創新能力不強,又該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四)評價體制不完善
目前,應試教育依然是主流,是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局面,在整個新課改流程中,評價體制是一個核心環節,具有評價改革成果的重要作用。評價體制的改革應該和教學改革同步進行,甚至要先行一步。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筆者深刻體驗到,應試教育的思想簡直根深蒂固。不管是新課程還是老課程,家長、學校和社會都以學生成績作為教師的核心評價標準。如此一來,再先進的教學理念,一旦遇到考試評價也無法有效落實和貫徹。
(一)精心創設教學情景,加強實驗探究性
探究實驗,就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以學生為主,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強化學生探索意識和合作意識,但目前新課程中探索性實驗數量還很有限,這就需要教師對部分驗證性實驗進行改編,將其變為探究性實驗。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景來引導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得出正確結論。比如,筆者在進行“氯氣溶解”實驗教學時,首先讓學生對飽和氯水的顏色進行觀察。隨后進行如下演示:將一半濕潤一半干燥的紅紙放進裝有氯氣的集氣瓶中,一段時間過后,干燥的一部分沒有發生變化,而濕潤的一部分逐漸褪色。由此筆者提出了這一實驗現象說明了什么的課堂問題。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實驗,并給出自己的結論,然后進行組間討論,最后筆者給出科學解釋。這樣一來,原本驗證性實驗就變成了探究性實驗,有效激發了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培養和提高了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加強實驗引導,避免流于形式
化學基本技能是學生進行探究實驗的重要前提,而新課程中有關實驗探究的內容敘述,缺少明確引導,阻礙了學生對實驗操作方法的順利掌握。因此,教師對進行全面的實驗演示,對每一步操作進行總結,不僅讓學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從而確保實驗結果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在進行實驗探究之前,教師最好對探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容易忽略的地方加以點名,通過提問、討論等教學方式加深學生的知識理解,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科學規范的實驗操作。比如,在進行銨根離子、氯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的檢驗時,許多學生按照課本所寫步驟按部就班地完成就好,將探究實驗流于形式,流于表層。因此,筆者在探究過程中設計了如下兩個問題:第一,向氯化銨、氯化鉀溶液中各滴入幾滴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后,現象會相同嗎?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第二,向硫酸銨、硫酸鉀溶液中各滴入氯化鋇溶液和稀鹽酸后,想象會相同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三)加強課外延伸,體驗真正樂趣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大的學習動力,興趣源于問題疑惑,而探究過程就是發現問題、消除疑惑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盡管學生所學知識基本為間接性的,但對于學生而言依然是未知的,只要教師精心設計,就可以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探究學習的真正樂趣。對于新課程中的探究實驗,在探究對象、探究目的、探究問題和探究步驟等方面都有所呈現,學生只要按部就班地開展實驗活動,就能夠得出所需的正確結論。但是如此一來,就無法有效激發學生興趣,無法有效調動學生實驗參與積極性,完全沒有挑戰性和趣味性可言。因此教師要積極豐富實驗過程,不斷加強實驗的挑戰性和趣味性。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蘇教版的“活動與探究”欄目具有非常高的教學價值。總而言之,要通過該欄目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強化高中生的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和科學意識。
[1]趙朝鋒.對高中新課程化學必修模塊實驗教學現狀的調查與思考——來自佛山地區高中一年級化學教師的調查報告[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16).
[2]包朝龍.高中《實驗化學》模塊教育價值與教學實施——以蘇教版《實驗化學》模塊教學為例[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12).
[3]朱琳.現行高中化學(必修)教材環境教育內容的分析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6).
Research on Su Jiao Edition "activities and to explore" section teaching value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Zheng Tian-ming
(Minhou county First Middle School, Fuzhou Fujian, 350199, China)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forward, high school chemistry education reform has entered a critical perio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chemistry textbook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Su classroom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ers' collective attention.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new curriculum,from Jiangsu education compulsory module version of the chemical "activities of inquiry" colum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teaching value, high school chemistry experiment are briefly discussed.
high school chemistry; Jiangsu; teaching value;implementation strategy
G42
A
1000-9795(2014)06-0308-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3-06
鄭天明(1969-),男,福建福州人,高級講師,從事中學化學教育教學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