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周口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大外部 河南周口 466000)
多媒體環境語塊理論提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措施探析
王 娜
(周口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大外部 河南周口 466000)
目前,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領域,其普及性和重要性越來越顯著,大學英語詞匯教學要擺脫傳統的詞義傳授,必然需要引入多媒體環境。在多媒體環境下,語塊理論在詞匯教學中體現得更加明顯。本文從五個方面重點探討在多媒體環境下利用語塊理論進行詞匯教學的措施:第一,將詞匯融入語境中;第二,關注背景知識的呈現;第三,進行新型的鞏固練習;第四,播放原版的英文影片;第五,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加工。
多媒體;語塊;詞匯教學;措施
詞匯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國傳統的詞匯教學以詞義驅動(meaning-driven)為主,即詞匯的學習等同于記憶單詞或短語的詞形及中文釋義。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往往花費了大量精力理解和記憶,而在口頭表達和書面寫作中顯得力不從心,一則不能融詞入句,二則詞匯使用不恰當、不得體。其實,詞匯的學習既要有輸入的理解,更要有輸出,即運用,看似輸出比輸入困難,但要知道:輸出才是真正掌握了。著名語言學家Wallace指出,詞匯教學的任務不僅要使學生認識,能夠讀寫單詞,更重要的是使他們能夠把這個詞與某個物體或概念相聯系,可以正確地使用它。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多媒體教學形式,即采用多種電子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綜合運用于課堂教學。90年代起,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多媒體計算機已經出現在教學中,我們今天所說的多媒體教學就是指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并借助于多媒體教學軟件來綜合處理符號、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而開展的教學活動。
當多媒體運用于第二語言的教學上,它的優勢更加凸顯。多媒體語境下可以提供來自視覺和聽覺等多種通道的信息,具有形象性、真實性、生動性、即時性的特點。另外,多媒體語境還可以提供大量的非語言信息,如圖畫、實物、聲音、動作、表情等。
研究發現,語言習得通常沿著兩條路徑進行:基于語言規則和基于語塊。語塊(formulaic sequence)是在語言使用或學習過程中被單詞化了的若干單詞的組合,在記憶中作為一個整體來儲存和提取,卻無須語法分析。以語塊理論來指導大學詞匯的教學有利于提高語言輸出的流利性。
以語塊理論為指導,將詞匯組合而非孤立的單詞作為詞匯教學的單位,大有益處。首先,以語塊為單位,便于記憶和理解。語塊,將語義、語法和語境很好得結合在一起,使詞匯更容易被記憶、儲存和提取。其次,有利于準確把握詞匯使用的語境。語塊具有強大的語用功能,往往身處某個特定的語境,因此在使用時信手拈來。再次,有利于提高語感,促進語言輸出的地道性。當學生慢慢建立起對語塊的敏感度,在閱讀和聽力過程中關注原汁原味的表達及篇章結構模式,自己使用時也就漸漸不再生硬。
在多媒體語境下,大學詞匯教學對語塊理論的應用將更加得心應手。那么,在真實的詞匯教學中我們應該如何實施呢?
第一,在教學中滲透語境的概念,將詞匯融入語境。語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語言環境,即某個語言單位表達某種特定意義時所依賴的上下文,包括語音、詞匯、短語、句子、語段和語篇;二,發生言語行為的主觀因素(如性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等)和與情景因素(如時間、場合等);三,時代大背景(如文化、社會背景等)。在不同的語境中,同一個單詞所表達的意思不同。語境有助于學生理解詞義,消除歧義,理解文化背景,理解詞匯的外延意義。
語境學習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是通過對上下文的推理和猜測來掌握詞義。推理指依據某些已知或假定的東西進行推斷和總結,利用上下文關系,可用冗余信息來解釋目標詞匯。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學習者提供了一種新的語境形式,需要在理解上下文情境的基礎上,對單詞的涵義進行推理。多媒體語境,不僅能提供不同性質的詞匯信息,而且對不同詞義特點的詞匯具有不同的表現力。因此,在大學詞匯的教學中,我們運用多媒體技術時,要時刻將其置于語境中,帶著語境進行多媒體教學,也要讓詞匯的語境在多媒體中更加凸顯。比如英語影視教學,有語言、情感、情境、視頻、音頻等多種感知的優勢,有利于在教學中實現詞匯語境的建構。
第二,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背景知識的準備與呈現。首先學生通過課外瀏覽網頁、查閱書籍、等多種途徑了解背景知識,并搜集與之相關的語塊。在教師的引導下,辨認各個語塊,尤其關注三類:地道表達(如俚語)、與主題相關的語塊和框架語。大學英語教材每一個單元側重一個話題,多選于英美報刊或書籍。師生需要準備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教師可以在課件上要加入背景知識,配上精致的圖片,或優美的音樂。
第三,通過多種練習鞏固和運用習得的語塊。在多媒體環境下,常見的詞匯鞏固活動有中英文互譯、看圖寫詞、造句、作文等,這些活動屬于輸出過程,一方面幫助學生隨時內化習得的語塊,另一方面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但在練習時一定要注意中英語言的習慣和文化差異。在練習時還要注意應盡量擺脫漢語思維,我們知道,第二語言的學習很容易受母語的干擾,應盡量避免使用第一語言,力求通過真實自然的語言輸入和語言交流進行第二語言的學習。
第四,播放原版的英文影視材料。原汁原味的影視作品融進課堂,通過結合聲音、圖像、語調、情緒、文字,再現了真實的語言環境,已經成為現代化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英語影視片在英語教學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其所營造的語境真實鮮活,有利于改善目前我國大學生詞匯輸出能力薄弱的情況。一部優秀的英文電影不僅通過豐富的內容、有趣的情節吸引學生,更重要的是其地道的表達,在聽覺和視覺的雙重刺激下,學生自然地掌握了相關語塊,甚至達到流暢地套用語塊進行相關的語言輸出,我們何樂而不為呢。當然了,影視片進入英語詞匯課堂,不是隨意丟給學生一場電影這么簡單,要講究技巧和方法。所選影視片的語言應盡可能的規范,避免使用過多地方俚語、太偏太老的英語或者網絡新詞匯。臺詞中盡量包含教學大綱或生活中常用的詞匯和表達,配有中英雙字幕,以便對照、學習相關語塊。 按照主題和語言難度把影視資料分成初級、中級、高級,以供不同年級和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使用,教師可以自己匯集一些影視資料,進行分類整理,根據學生的情況,選用不同層級的影片進行語塊的教學。比如,初級的影視片有《獅子王》《白雪公主》等,中級的有《阿甘正傳》《泰坦尼克號》等,高級的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傲慢與偏見》等。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是:影視片的人物發音要標準、清晰、地道,語速適度,便于學生模仿和操練語音、語調、節奏。
第五,利用多媒體技術和各種軟件資源,對教材或講授內容進行深加工。就詞匯課而言,教師可以提前統計和整理詞匯語料庫。運用“Uldict全文詞典軟件”,結合大學英語教學要求的各級詞匯及常用生活詞匯,進行詞頻統計分析,篩選出舊詞、新詞、超綱詞,進行列表分析,將零散的詞匯系統化、量化。如此,可準確搜尋、控制目標詞匯,進而有助于活動設計,指導教學。另外,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和使用電子課件時,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感知形式,如搭配雙語文字形式、合理增大字號、調整停留時間、彩顯重難點、使用相關圖片和音頻、視頻資料等,將詞匯的形、音、聲、義、像全面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超鏈接結構來實現教學信息及時的連接與跳轉。
利用多媒體手段能夠讓英語學習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從而變得輕松有趣,不再枯燥乏味,也因而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一個真實、生動、有趣的環境中
總之,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技術的充分體現。外語教學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有助于 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邏輯思維、創新能力等各項綜合能力。大學英語詞匯的教學,在語塊理論和多媒體技術的雙重指導下,可幫助學生從輸入和輸出兩個方面真正掌握目標詞匯。
隨著經濟的繼續發展和網絡的進一步普及,在網絡多媒體環境下,大學詞匯教學的內容將成倍拓寬,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將繼續增多,創設語言情景的方法也將更加多樣。在語塊理論的指導下,大學英語詞匯的教學也將更加專業化、科學化、高效化,結合多媒體對語境的塑造,也必然有利于第二語言思維習慣和語感的培養。
[1]左紅珊.英語學習者在閱讀中對陌生語塊的識別[J].外語電化教學,2009.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3]白解紅.語境與語用研究.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3.
[4]施慧英.試論語境對語義的功能.寧波教學學院學報,2000.2.
[5] Morrison L. Talking about words: a study of French as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lexical inferencing procedures.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96, 53.
[6]桂詩春.應用語言學與中國英語教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8.
[7]李興華.影響正確猜測生詞詞義的幾個因素.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2.
[8]Duquette L, Painchaud G. A comparison of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udio and video contexts.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96.
Measures of multimedia environment chunk theory to promote university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Wang N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Henan,466000, China)
At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field, its popularity and importance are prominent, university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to break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word meaning, inevitably need to introduce multimedia environment. In the multimedia environment, chunk theory reflects more clearly in vocabulary teaching. In this paper, from five aspects, focusing on the measures of multimedia environment chunk theory to promote university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first, the lexical context; second, attention to background knowledge presentation; third, the new exercises; fourth, to play the original English film; fifth, the deep processing of teaching content.
multimedia; chunk; vocabulary teaching; measures
H313
A
1000-9795(2014)06-0359-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3-02
王 娜(1979-),女,河南周口人,講師,從事大學英語教學法、英美文學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