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俊麗
計算機業是一個發展快速且高度國際化的行業,專業知識更新快,新技術、新理論層出不窮。專業英語教學在整個計算機專業課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計算機專業英語學習承擔著學生從單一的英語學習向計算機專業知識和語言應用的重要轉變過程。計算機專業實踐中的大量英文應用軟件、操作系統及最新研究成果和需要專業軟件開發人員、系統維護人員用英文完成的日常工作都要求計算機專業學生具備較高的專業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如何根據計算機專業英語的特點,改進教學模式,提高計算機學生的綜合專業能力,需要進一步探討和研究。
浸入式教學源于加拿大的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實驗,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只用第二語言面對學生,用第二語言教授第二語言。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規定使用英語和法語兩種官方語言,英語語系加拿大人迫于就業危機,在魁北克省首先開展了浸入式實驗,從幼兒一入學就全部使用法語進行日常教學。到20世紀70年代末浸入式教學顯示出良好的實驗效果。研究表明浸入式學習模式的學生相對于普通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具有更強的知識敏感性和交流意識,對于它文化的認知和接納也更積極。基于這種積極開放的認知態度,浸入式外語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比其他教學模式下的學生第二語言成績更加優秀,外語應用能力更加突出。
浸入式教學自1997年引入中國,由中國和加拿大合作共同啟動。合作項目包含少數民族教育、中小學英語教學等內容。為此,我國在北京、上海等地設立了雙語幼兒園、雙語小學示范校、外國語中學。目前浸入式教學模式已由中小學英語教學逐步向大學英語教學推廣,產生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浸入式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處于起步階段。
目前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大多采用常規教學模式,即教師課堂教授知識點、分析語法、進行翻譯,學生記筆記。在現有模式下的計算機英語教學存在多種困境,具體包括以下幾點。第一,課程進程大多為學生朗讀課文—教師逐句翻譯—分析難點句型語法。這種教學形式延續了傳統的語言類課程的教學方法,沒有充分考慮計算機專業英語的課程特征,教學形式枯燥、教學內容死板,學生學習興趣低。第二,專業英語教學采用的多是若干年前編訂的教材,難以對當前計算機發展的重點應用和前沿領域涵蓋全面。第三,課程教學的知識點設置過于語法化,使得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等同于英語教學,學生被動接受計算機的英語詞匯,個人主動參與不夠,難以提高計算機英語應用能力。傳統教學環境導致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度不高,計算機專業英語知識結構僵化,專業知識的再學習能力差。
在浸入式教學中英語既是課堂的教學媒體,又是課堂的教學內容。浸入式環境下學生長時間處于英語語境中,通過對計算機知識的大量聽、說、練,逐漸熟悉英語環境、習得英語習慣,進而掌握計算機專業知識;學生對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學習形式不再是簡單的記筆記和背誦,而轉變為以聽說為重點的知識習得。學習內容也不僅限于課本的知識點和語法結構,通過討論、演講、游戲等教學環節的相互補充,使得學習內容更加靈活,學習形式更加生動。浸入式專業英語的教學以聽說為主要過程,目的在于專業知識的習得,目標是為提高學生的計算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長期英語浸入式環境的學習也可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習慣,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敏感性,增強學生的再學習能力。
1.創新各種教學環節,形成寬松的學習環境。浸入式教學中的“浸入”,不應只是教師的“獨角戲”。只有引進多種教學方法,加強師生互動,才能使計算機專業英語課堂成為師生的“共同舞臺”。教師在整個課堂組織中,需要解放思想,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課程進行中可以設置課堂提問、課堂討論、課堂辯論、課堂演講、課堂游戲等多個教學環節,為學生提供多樣輕松的學習環境。
以一節課的設計為例,課程教學分為知識回顧、新課導入、內容展開和復習總結階段。在開始階段的知識回顧多采用課堂提問,但在提問中改變傳統問答方式,采取一問一答、學生搶答、分組比賽輪流作答等多種提問方式相結合。這種方式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提問中,為在課堂提問中有較好表現,學生就會主動在課下預習和課上學習環節集中精力。在新課導入時主要以問題式為主,由教師以實物、掛圖、課件等形式展開課程內容。在每節課都設置了5分鐘左右的課堂討論環節,使學生在計算機課堂上敢于用英語進行口語交流。教師結合課堂討論中學生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展開完成新知識學習。復習階段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需要靈活運用課堂演講、課堂辯論、課堂游戲等形式組織學生參與,進行該堂課知識的回顧和總結。
2.尊重教學規律,形成多種浸入形式。語言學習需要循序漸進,已經習慣了以母語為媒介的專業學習,在浸入式學習初期,學生會對突然“浸入”的大量第二語言不習慣。教師除需創建寬松的學習環境,減輕學生恐懼心理外,還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循序漸進地采用不同浸入方式。在學習初期可采用部分浸入形式,對于簡單的專業知識采用純英語教學,對于重點專業知識采用中英雙語教學。在學習中期,可以逐漸加強浸入力度,過渡到日常教學采用英語教學,個別關鍵專業詞匯采用雙語。最后過渡到完全英語的浸入式學習。
3.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積極性。在浸入式教學的英語語境中,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給學生不同的信號刺激,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力和創造力。例如在英語環境下的計算機硬件現場展示、機器組裝、幻燈片圖片介紹、計算機輔助教學使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演示、案例討論分析、情景再現等。在課程日常教學中教學媒體以多媒體課件為主,靈活運用其他方法。如計算機專業英語第一單元教學內容為介紹計算機體系結構,對于該知識采取課前演練、課上情景模擬的形式。課上由同學們自由分組表演英語“游電腦城”小節目。在同學們分組演練中既鞏固了計算機體系結構知識,又加強了專業英語交際能力。
4.以專業知識為主導進行專業英語學習。計算機專業英語的教學應該以計算機專業內容的教學為主,英語教學為輔,以英語學習促進專業學習。在教學中淡化英語語法的重復學習,強化各種專業知識的引導。學生的課堂交流在保證準確運用計算機重點詞匯的基礎上,能夠正常進行英語溝通。在介紹專業知識時,可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靈活采用教學形式。
5.形成計算機專業英語為主,其他主干課為輔的浸入式立體教學體系。語言習慣的習得,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專業英語浸入式學習基礎上,將計算機專業教學體系中專業英語的先修課如“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課程,以及“信息與網絡安全”等后續課程也采用母語和英語相結合的浸入式教學模式,形成以計算機專業英語為主,其他主干課為輔的“1+3”立體式浸入教學體系。在該教學體系下學生的專業英語浸入學習時間由1個學期延伸為3個學期,學習領域由1門課程拓展為4門課程。這種系統化的專業英語學習,將學習時段拉長、學習語境拓寬,這更符合語言習得的規律,有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專業英語學習習慣,形成專業英語多層次、網絡化的知識結構。
1.通過各種途徑提高任課教師素質。任課教師的計算機綜合素質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浸入式英語教學需要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基礎,又有深厚的英語素養的專業教師,同時為了創新教法的需要,任課教師還有較為豐富教學經驗和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實際操作中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策略,引進一批綜合素質較高的專業計算機英語教師,同時派遣合適的教師走出去參加學習、培訓。采取教學“助課”“公開課”等形式,提高教師浸入式教學的綜合技能。
2.多方比較,甄選課程教材。目前公開出版的計算機專業英語教材較多,但內容五花八門、文章多種多樣、質量參差不齊。對于教材的使用須由計算機專業英語專職教師甄選適合當地學校學情的教材,再以網絡和雜志中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最新資料作為教學補充,選擇教材時需要考慮全面,達到計算機專業教學和綜合英語技能培訓相結合。計算機專業英語專職教師可根據學校人才培養方向和本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選擇適合學生實際應用層次的教材。
3.注重能力,改革課程考核方式。現在計算機專業英語普遍的考核方式是期末筆試80%+平時成績20%。考試試卷和公共英語考試卷的題型類似,包括選擇、閱讀理解、漢英互譯、段落翻譯等。這樣的考核方式形式單一、內容死板,只注重考查學生的英語文案能力,考核結果很難反映學生真實的專業英語水平。所以計算機專業英語考核方式改為平時成績(20%)、平時測試(40%)和期末考核(40%)相結合。平時成績主要包括隨堂作業、課堂提問、考勤等,平時測試分為計算機科技論文寫作、屏幕語言翻譯、計算機知識主題演講等模塊;期末考核為半開卷,自備英語詞典等工具書,現場完成一篇主題論文。多層次、多樣式考核方式,能在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中動態地檢測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同時提問、演講等形式也會提高學生在浸入式教學環境中的參與度和自主學習意識。
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中采用浸入式教學模式,能讓學生更加立體生動地接受專業英語的知識,在課堂參與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計算機英語素養,使計算機英語寫作、會話、翻譯等綜合能力逐步提高。在浸入式計算機專業英語的教學中,利用學校的網絡教學平臺,增加師生互動,實時發布教學動態、下達及上傳作業,促進計算機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