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付彥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遂寧分院 四川遂寧 629000)
淺析英語語言學中意向性理論對語言模糊性的闡釋
廖付彥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遂寧分院 四川遂寧 629000)
在語言學中,自然語言是一種性質模糊的語言,人們通過這種言語模糊性,創建了自然語言中模糊現象所形成的語言理論,經過時代的不斷發展,將這些理論進行進一步分析,并發表相應的語言理論。本文主要對英語語言學中的語言模糊性進行分析。
模糊性;意向性理論;英語語言學
關于模糊性的定義,哈佛大學教授曾經這樣描述:模糊性是對語言理論的挑戰,它是描寫性詞匯、句子的一般特性,與標準邏輯有著非常大的沖突和矛盾,模糊性表明了人腦有著與外界社會根深蒂固和界限不清的特點。我國的相關研究學者也認為:語言本身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這樣的現象非常模糊,其界限也并不能完全截然分明。關于模糊性的界限,有時候也難以進行分別。一些學者認為,在對事物進行描述的過程中,語言會存在著一定的過渡性,因為人的描述水平有限,有時候并不能對同一件事物進行非常準確的描述,在這種情況下,便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模糊現象。
1.模糊邏輯和模糊集合。模糊集合的定義是,在集合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必須要與隸屬之間互相對應,隸屬度便是模糊集合的隸屬函數。隸屬函數可以對各種模糊集合進行描述和研究,它便是語言的模糊現象。模糊邏輯則主要是通過模糊集合論作為工具進行模糊思維的推理和對模糊語言的形式和規律進行研究,是多值邏輯。
2.模糊語言具有非常高的語用價值。模糊語言,在語言交際中經常被使用到,并具有非常高的語用價值。在英語中,a little bit,about等這些都屬于模糊限制語,as far as,I think,according to等詞語則屬于緩和性限制語。其主要的功能就在于會話含義的可取消性,對話語的含義進行削弱。
1.意向性理論的定義。意向性理論首先是由胡塞爾所提出的。根據胡塞爾的觀點,事物都具有物質性,不依賴意識而存在,是客觀的,而這就需要意向性理論。而胡塞爾又對意向活動、意向內容以及對象等方面進行分析。其中意向對象是理想的意義;對象和內容則是本質關系。舉個例子,在面對貓和狗兩種動物的時候,人們被感知的具體是不一樣的,當根據認識和理解的對象不變時,才能對其進行正確的認識,否則會出現矛盾的情況。
2.意向性理論的意義。根據范疇的特點和意義,人們可以進一步對語言的模糊性進行分析,從胡塞爾的理論看來,談論范疇與意向性理論之間的關系。人們通過不斷發現范疇的理想意義,更具有不可改變的客觀性。正因為是這種客觀性,才能讓范疇有了一定的交流性、分享性。對于某一個詞語的模糊程度是根據其所在的具體語境中才能得出具體的模糊程度。
1.模糊性語言可以幫助教師正確看待英語教學中的模糊概念。外語教學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都會發現有很多概念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這些模糊性對學生的能力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但是在日常的考試中,學校習慣性地使用準確的分數來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判定,這樣精確的成績對學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事實上,分數的差距并不能體現學生的水平,及格線更是如此,是不能真正反映事物的本質以及學生英語能力的掌握情況。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培養學生的語言閱讀能力和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英語交流水平。此外,在外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也存在著模糊性,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集合論方法對英語教學進行分析,了解彼此之間的模糊性、共性和個性。根據不同的情況尋找不同的隸屬度,從而有效掌握不同程度的教學方法。
2.能有效提高語用價值。我們會經常將一些限制用語弄模糊,這樣的模糊會導致說話用語的不正確。舉個例子,在日常用語當中會出現各種限制性的用語,如上文說到的as far as,I think,according to等,這些詞語會削弱語句中的意思,I think 主要是我想,這代表了一定的模糊性,“我想、我認為”這些詞語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能夠有效改善說話人的語氣,避免過分肯定從而造成不良影響。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模糊語言加深了我們對英語語言運用的認識,并能有效解決外語教學中的一些難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對學生加強這方面的培養,讓學生熟練地運用各種表達技巧,能在英語交流過程中學習禮貌策略。
[1]姬堯.淺析英語語言學中意向性理論對語言模糊性的闡釋[J].時代教育,2013,06(11).
[2]陳鈞.從語言的模糊性看英語文學藝術作品的翻譯[J].語文建議,2013,06(01).
Interpretation of fuzzy language of intentionality theory in English linguistics
Liao Fu-yan
(Suining Branch of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Suining Sichuan, 629000, China)
In linguistics, natural language is a kind of vague language, through this language fuzziness, creates natural language theor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alyzes these theories, and give corresponding linguistic theor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fuzziness of language in English linguistics.
fuzzy; intentionality theory; English linguistics
H31
A
1000-9795(2014)02-0385-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2-20
廖付彥(1986-),男,四川仁壽人,助教,從事英語語言理論及應用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