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芳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株洲 412001)
大學英語情境教學研究綜述
謝 芳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株洲 412001)
為改變教學過程枯燥乏味、“費時低效”的現狀,我國的教育工作者們通過設置情境開展了一系列的語言教學的研究及實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大學英語;情境教學
《辭?!穼ⅰ扒榫场倍x為:一個人在進行某種行動時所處的社會環境,是人們社會行為產生的具體條件[1]。賈冠杰認為,情境是對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學意義和社會學意義的具體環境[2]。張琪認為,情境(situation)主要指進行言語交際的外部的具體場合[3]。
筆者認為,很多卓有成效的教學或教育,都有與其目標相適應的情境。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相傳我國古代孟母為了教育兒子,不惜設置“斷織”這樣強烈的刺激情境代替簡單說教,從而取得了顯著的教育效果;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教育名著《愛彌兒——論教育》一書中也有很多通過創設情境來進行教學的實例,作者在書中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如果我們能夠創造一種環境,以便在其中可以把人的一切自然需要都明顯地顯示給孩子,同時把滿足這種需要的辦法也巧妙地展現出來,那么,我們就可以利用這種環境的生動而天然的情景去初步訓練他的想象力。[4]”
筆者將情境劃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場景,即人們進行社會活動時的場合或情景,在語言教學中可以對此(語境)進行模擬或者創設;二是意境,即一種境界和情調,它通過形象表達或誘發,是要體悟的、抽象的,是一種氛圍[5]。意境難以設置,而是存在于優秀的文學作品之中。因此,后者的層次高于前者。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即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即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情境”被認為是建構主義學習過程的四大要素之一。1989年,布朗(J.Brown)、科林斯(A.Collins)及杜谷(P/ Duguid)發表了一篇名為《情境認知與學習文化》(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的文章,首次提出情境學習論。他們認為,“知識只有在它們產生及應用的情境中才能產生意義。知識決不能從它本身所處的環境中孤立出來,學習知識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進行”[6]。關于“情境教學”,國內學者也有不同的表述:顧明遠認為,“情境教學就是運用具體生動的場景,以激起學生主動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7];張華認為,“情境教學是指創設含有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情境,學生在探究事件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識、建構意義”[8]。
“情境教學”的概念表述雖然不同,但簡而言之,即指教師在人為 “模擬”或“創設”的“情境”(有情之境)中所進行的教學。正如李吉林老師所說,“情境教學本身具有‘形真’、‘情深’、‘意遠’、‘理念寓于其中’的特點”[9],15。至此我們不難理解,“‘情境教學’取‘情境’而不取‘情景’,其原因就在于情境要具有一定的深度與廣度。古人云:‘文之思也,其神遠矣’(劉勰《文心雕龍》),道出了作者著文時,已置身于廣遠的意境之中。情境教學便是順應作者的思路創設有關情境,使所創設的情境意境深遠”[9],16。因此筆者認為,情境教學應當具有人文性、藝術性、創造性、開放性等特點。
多年來,傳統的“填鴨式”使得大學英語教學枯燥乏味、“費時低效”。國內的學者及教育工作者們在吸收、借鑒了語言學、哲學以及美學等理論后,通過設置情境開展了一系列的語言教學的研究及實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大學英語情境教學
當前國內有不少學者十分青睞西方的理論,正如陳靜所說,“西方的‘話語’與‘范式’充塞著中國的課程研究”[10]。在研究大學英語情境教學時也不例外。他們往往拿出建構主義理論作為指導,提出“情境教學——建構主義的課堂教學”[11]的觀點。這類文章大多跳不出“三段式”結構,即闡述建構主義理論、闡述建構主義中的情境因素與大學英語情境教學的聯系、介紹如何創設情境。他們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來闡釋“情境教學”,認為“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提供一個新舊經驗交互的環境,即建構主義者所主張的與現實情況相似的‘真實情境’,這種教學被成為‘情境教學或拋錨式教學(Situated or Anchored Instruction)’ ”[12]。
筆者不禁疑惑:為什么少有學者從東方文化中探求教育智慧?這些學者是不是忘記了,早在中國古代就涌現出諸如孔孟這樣的大教育家,就有《學記》等教育學著作?其實,我們也擁有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為什么不能從中尋找情境教學的理論基礎以及思想淵源呢?
2.大學英語情境教學的現狀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效果,很多教師通過創造或模擬真實情境來進行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例如,當我們聽到一些特定的情境用語(如stamp, send the parcel, by air mail)時,我們可以判斷該事件所處的特定情境(at a post office)。基于此,楊繼新指出,“大學英語聽能訓練與特定情景及其情景用語、語篇情景有著密切關系。依據這些關系,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可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13]。王素莉、趙祥鳳也指出,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應當“靈活運用情境教學手段,以模擬角色對話、專題討論會、課前演講、課堂劇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行語言實踐,推動其語言能力發展和促進其語言素質提高”[14]。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情境教學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已經得到廣泛的運用。令人遺憾的是,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寫作教學中情境教學的情況卻不盡如人意。目前使用的大學英語閱讀教材中那些文字優美、意境深遠的優秀文學作品少之又少;而一些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往往又注重語法知識的講解,忽視了情感在語言習得中的中介作用,使得抽象的理性認識過早地取代了生動具體的感性體悟,一篇篇美文變成了學生們厭惡的一道道習題,語言學習的樂趣蕩然無存。
3.大學英語情境教學中“情境”的創設原則
在探討大學英語情境教學的很多文章中,學者們都談到了創設“情境”的原則。譚愛華指出,“情景(境)教學的基本原則是教學內容以語言功能為綱,強調在真實情境中的語言習得,倡導教學過程的交際化,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但不排斥語法學習,重視在一定的語言基礎上的交際能力的培養”[15]。高敏提出,大學英語教學情境設計應該遵循“靈活性原則”和“適切性原則”[16]。
此外,還有很多學者對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創設“情境”做了一些研究,其觀點主要有:利用生活情境提高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楊都林,2010)、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英語情境學習環境(路景菊、楊銳,2004)、角色扮演模擬真實情境(楊靜怡,2011)等。
筆者雖然不完全否定上述學者對于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情境”創設原則和手段的論述,但仍希望能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大學英語情境教學,即借鑒中國玄學家王弼關于言、象、意關系的相關理論來研究大學英語情境教學。言就是我們要學習的語言——英語;意就是學生要理解英語語言的含義、內涵;而象則可以理解為大學英語情境教學,即通過設置情境,讓學生更加形象的理解語言的真意。
以此為鑒,筆者認為在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時,對于情境的創設還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學習語言的目的應該是“會意”(即看得懂、聽得明白)和“達意”(即說得出、寫得出)。那么,言與象僅僅是工具,情境的創設應以讓學生“會意”和“達意”為目的;第二,大學生經過小學、中學的英語學習以后,不再是僅能“尋言觀象”、“尋象觀意”的孩童了,這些大學生完全有能力“得意忘象”、“立象盡意”。因此,在大學英語情境教學中,注重審美教育,更多地關注大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審美感覺能力和情感體驗能力的培養。
[1]夏征農.辭海[K].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1362.
[2]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54.
[3]張琪.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英語情境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2007(7):188.
[4]李平漚〈譯〉,〈法〉盧梭〈著〉.愛彌兒——論教育[M].商務印書館,1996:255.
[5]陳靜.意境化課程研究[D].西南大學,2009:11.
[6]Brown,J.S.,etal.SituatedCognitionandtheCultureofLearning[J]. EducationalResearch18(1):32-3.
[7]顧明遠,主編.教育大辭典[K].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64.
[8]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77.
[9]李吉林.情境教學特點淺說[J].課程·教材·教法,1987(4):15-18.
[10]陳靜.意境化課程研究[D].西南大學,2009:1.
[11]王毅敏.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看英語情境教學[J].外語教學,2003(2):86.
[12]曹佳,苑輝.建構主義情境教學模式與大學英語寫作教學[J].河北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1):37.
[13]楊繼新.語言、情境與大學英語聽能訓練關系初探[J].湖州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99(1):48.
[14]王素莉,趙祥鳳.情境教學在英語口語課上的運用[J].北方經貿,2003(7):128.
[15]譚愛華.情境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的應用[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S1):145.
[16]高敏.大學英語教學情景構建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282.
The Research Summary on Situated Instruction of College English
Xie Fang
(Hunan Railway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Zhuzhou Hunan, 412001, China)
In order to avoid boring and ineffective instruction, educators in China are trying to set proper situation to teach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as well as doing research on situated instruction. They have got some achievements and meanwhile some questions need to be solved as soon as possible.
college English; situated instruction
H31
A
1000-9795(2014)05-0364-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3-09
謝 芳(1980-),女,湖南人,講師,從事英語教育研究、英語翻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