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肖璇 LI Xiao-xuan;朱曉坤 ZHU Xiao-kun
(天津職業大學,天津 300410)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Tianjin 300410,China)
大學生志愿者進社區的路徑探索
李肖璇 LI Xiao-xuan;朱曉坤 ZHU Xiao-kun
(天津職業大學,天津 300410)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Tianjin 300410,China)
本文從大學生志愿者進社區長效機制的目標出發,對大學生志愿者進社區的有效途徑進行探索。
大學生;志愿者;社區;路徑
大學生志愿者進社區活動順應了我國新時期社會轉型、體制轉軌和價值觀變革的潮流,順應了我國大學生志愿者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日益增強的形勢。深入挖掘探索大學生志愿者進社區的路徑,有助于推動更多青年投身到社區建設中,培養青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鍛煉青年社會實踐能力,拓寬高校服務社會的職能范圍的目的,使之更加有效促進社會管理創新。
十八大報告中首次將科學發展觀確立為我黨長期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這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和根本指針,是大學生志愿者進社區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大學生志愿者進社區活動要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把可持續發展理念和志愿者社區活動結合,這就要求大學生志愿者在設計活動過程中,運用科學的規劃手段,實現社會、高校各方面資源合理配置和綜合利用,促進各組要素協調發展,不斷實現理念、活動內容方法內容的創新,積極開辟新領域,以保證志愿者進社區可持續發展。比如,天津職業大學志愿者進社區活動依托養老、電子、旅游等專業優勢開展服務工作,在社區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若想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辦事的效率,就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指向。商家的促銷活動之所以能夠成功關鍵是找準了其目標客戶。同理,志愿者進社區活動也是如此,必須要通過找準招募志愿者的目標群體才能有效提升志愿者進社區活動的效率,保證志愿者進社區活動順利開展。經調研了解,我們發現在招募過程中除了有效調動除社區、高校青年黨團員外,還可以發動社區中的新居民加入活動中,因為這部分人有了解社區的需要,志愿者進社區的活動恰恰給他們提供了有效的認識和了解社區的機會,所以可以成為重點招募的志愿者。
3.1 設計科學、有序的培訓流程 任何一個培訓都以一個連續的、系統的過程,青年志愿者培訓培訓也不例外。志愿者培訓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①分析培訓需求。青年志愿者培訓始于青年志愿者的培訓需求,因此需要在青年志愿者和社區中間開展培訓需求的分析,即分析青年志愿最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訓,社區需要獲得哪些方面的服務等,只有兩方面的需求都得到滿足,才能提升志愿服務效果。
②制定并實施培訓方案。根據青年志愿者和社區需求等需求分析,制定詳細的培訓方案,主要包括制定時間階段、設計培訓內容、確定培訓主講人或負責人、協調培訓地點等。根據事先制定的培訓方案,組織實施具體每個階段的志愿者培訓。
③評價培訓效果。通過受培訓者即青年志愿者的滿意程度、知識技能掌握程度、社區管理人員反饋等幾方面途徑評價培訓效果。
3.2 構建內容豐富的培訓課程體系
①志愿者服務態度相關課程。志愿者服務是一種特殊的服務,志愿者的服務態度決定著服務的質量和服務的效果。因此,高校開展志愿者培訓課程時一定要開設志愿者服務態度相關課程,杜絕志愿者服務流于形式的現場,使志愿者真正融入到服務中來,同時對青年志愿者也是一種積極的引導。
②志愿者服務知識相關課程。青年志愿者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必須具備相關知識,了解志愿活動的基本情況,志愿者應具備的理論知識、規章制度、發展理念、服務精神等等,這是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務的基礎。
③志愿者服務技能相關課程。志愿服務活動要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和服務主體開展針對性的技巧培訓。如人際溝通技巧、防火防盜知識、急救知識、活動程序設計、團隊合作技巧等。
3.3 豐富青年志愿者培訓形式 青年志愿者培訓的主體是當代青年大學生,他們有其自身的特點,他們能夠很快的接受新鮮事物,因此,青年志愿者培訓除了運用傳統的教授、專題研討會之外,還可以借鑒其他組織培訓的經驗,總結出符合當代青年特點的新型的培訓方式。
3.4 建立一支高素質青年志愿者培訓隊伍 培訓者水平、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培訓質量和培訓效果,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青年志愿者培訓隊伍至關重要。
邀請本校相關專業教師或邀請校外專家作為培訓講師。高校中蘊藏著豐富的培訓資源,根據志愿服務的特點,在志愿活動中需要心理類、護理類、機電類、體育類等相關專業知識,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有利的師資條件,邀請校內外專家對青年志愿者進行培訓。
發展青年志愿者組織中資深志愿者作為培訓講師。這種方式是專業青年志愿者培訓普通青年志愿者,資深青年志愿者有志愿活動經驗的積累,由他們現身說法,能引起普通青年志愿者的共鳴,效果不容忽視。
大學生志愿者進社區活動構成了一種非熟人、非親情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互助的關系。大學生志愿者進社區活動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需要有來自社會、媒體、高校、社區等多方面的關注與支持。比如,天津職業大學“愛心課堂”小分隊,在北辰區團委、愛心企業的支持下,開展的《關愛農民工子女,愛心助學活動》得到了農民工及子女的認可,并得到天津日報、今晚報等媒體的關注。
大學生志愿者是代表時代發展,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力量,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力軍。志愿者服務管理就是在志愿者服務中具體行為的理念、文化、程序、制度等因素的總和。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認為,在非政府組織管理中,非政府組織更需要以較高的標準和最好的方式來管理。在管理實踐中我們認為首先要管理主體建設,明確責權,將各級各類志愿服務組織進行統一管理,預防出現多支社區服務隊進駐同一服務地點的情況。其次是要加強志愿者服務引導作用的發揮。除了發揮志愿者作為活動“主群體”服務功能,還不能忽視示范作用,要使志愿精神影響到周圍的人。最后要關注管理方法的問題。在管理組織的過程中注重監督約束機制,防止出現信任度情況的出現。
建立“政、校、團、社”的共建合作平臺是成功開展大學生志愿者進社區的保障。首先在平臺搭建方面,通過政府、學校、團組織、社區四個方面積極參與,建立各司其職的網格協調志愿者服務平臺。其次在平臺交互融通方面,通過平臺的交互作用,使活動本身具有成長性,不僅為社區提供各種專業服務,更成為政府與民眾交流的媒介,這樣可以更加有效提升平臺工作內涵。最后,通過平臺建設,可以吸引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志愿服務中,以提高大學生志愿者進社區活動的層次和效果。
[1]李昌陽.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進社區探析—以桂林市大學為例[J].社會工作,2007.
[2]陳曉春,錢煒.城市社區志愿服務激勵機制研究[J].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10.
[3]田麗娜.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9.
[4]高夢瑩.對大學生志愿者社區服務的思考[J].中國社會報,2013.
Path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Enter the Community
From the long-term mechanism's objective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s entering community to service,this paper explores effective path for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s to enter the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volunteers;community;path
李肖璇(1984-),女,山東棗莊人,天津職業大學學生處學生工作干部(科員),助教,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G647
A
1006-4311(2014)10-02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