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斌 DENG Bin
(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綿陽 621000)
(Sichuan Automotiv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Mianyang 621000,China)
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開發的創新實踐
鄧斌 DENG Bin
(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綿陽 621000)
(Sichuan Automotiv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Mianyang 621000,China)
高職教育優于普通高等教育主要體現在高職教育是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是以社會企業崗位要求為依據的,本文就影響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因素進行系統的研究與分析,并且提出以了促進學生就業能力開發的創新性措施。
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創新
隨著我國高學歷人才數量的增加以及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高職院校的學生畢業就業的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雖然高職教育的思路就是職業教育,它以學生就業為發展導向,在教育的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與實踐操作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結果導致學生就業能力教育賦予形式化,或者說學生的就業能力教育培養機制沒有系統性的規劃使得教育結果出現偏差。
針對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要求我國在《十二五高職高專發展規劃綱要》中就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高職教育需要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要以就業率、就業質量、企業滿意度、創業成就作為高校辦學質量評價體系。高職教育以四個合作為主線,全面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幫助學生獲得職業生涯的第一份工作及應對主動或被動的職業遷移具有深遠意義。
就業能力的概念最早形成于美國的20世紀50年代,隨后人們開始在多個層次研究就業能力,并且提出了不同的概念。而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的內涵本文主要想通過兩方面進行細致分析,一是學生的基本就業能力;二是學生獲得就業后的持續發展的就業能力。
1.1 基本就業能力,就是學生獲得工作的基本能力,其主要有:①學生的基本專業技能。②交際能力與溝通力。③工作適應能力。
1.2 持續發展就業能力,學生在獲得工作崗位之后需要通過自身努力實現自我創新自我突破,實現自己價值的能力。其包括:①多元技能能力。②管理能力。③創新能力,創新是社會發展的要求,具有到高職學生發展,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保證他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處于不敗之地,才能受到企業的認可,才能穩定自己的社會地位。
2.1 實施綜合課程項目訓練,提升高職學生就業能力
2.1.1 創設工作情景,適應就業崗位 創設的工作情景,要求項目(任務)設計真實,具有現實意義和挑戰性,旨在引導學生參與探究和思考;要求貼近生產過程、工藝流程和現場管理,能真正培養和訓練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程序、有組織地進行系統化、規范化的過程設計。譬如模擬真實的工作過程,實施項目訓練;設計仿真職業環境,讓學生在仿真職業環境中訓練,按未來專業崗位群對基本技能的要求來訓練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模擬公司運作制定項目訓練方案,提高學生對企業管理的認識。
2.1.2 開發項目訓練課程,適應就業形勢,按照項目訓練教學設計過程適應就業形勢的需求,根據目標、任務、準備、實施、檢測和評價六個環節,進行項目訓練課程設計開發,以適應職業崗位要求,課程開發重點突出“學生主體”、“能力目標”,項目訓練將一個具有實際意義的課題轉換為工作過程,通過項目載體完成一系列教學任務,師生配合共同完成這項綜合性工作項目。
2.2 加強情商培養,提升高職學生就業能力 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能力開發必須要在情感上提升學生的就業觀,提高他們的思想意識,讓他們學會就業的基本情感,讓他們在學校學會如何與他人溝通、學習、合作。
2.2.1 積極開展情商教育 目前高校將大部分的精力用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而情商教育在高職教育體系中所占份額較少。情商教育對學生的情感具有重要的引導意義,它是培養學生就業觀念的重要課程,因此高職院校要積極開展情商教育,將情商教育引入到高職教育系統中,并且實現情商教育與其它學科之間的融合,將情商教育始終貫穿到高職日常教育系統中。比如定期通過情商教育專家、就業心理指導專家等到學生中進行專題講座等,實現情商教育在校園內與學生的真正融合。
2.2.2 高職院校應建立情商素質訓練制度,通過情商訓練提高學生的就業觀 高職院校要針對學生在就業觀中的問題積極開展情商訓練,開展一系列的校園文化活動,引進一些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就業講解團隊到學校進行情感素質講解或者將本校畢業取得成功的學生邀請到學校對學生進行自身工作發展經歷講述,通過真實的例子鼓勵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認識到成功的價值,學會在以后的就業中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幫助自己實現成功。除此之外學校還要鼓勵學生走出去,通過學生社團的形式,將自己的興趣愛好盡可能的發揮出來,通過興趣愛好的發揮滿足他們自我成功感,激發他們對自己價值的認可,陶冶學生情操,開發學生的潛能。
2.2.3 加強學生心理教育工作,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心理輔導機構作用 心理教育就是通過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就業心理問題,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首先心理輔導要幫助學生轉變自己的角色,讓學生明白參加工作之后的身份問題;其次提高學生對就業觀念,學生要在觀念中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要改變原來的只選擇優越條件的崗位觀念,學生應該明白在任何崗位上只要有能力都會有好的發展前景;最后遇到困難挫折時要勇敢面對解決。高職學生的求職道路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有時難免會遇到求職被拒、求職被騙等挫折。因此,高職院校要指導學生做好求職道路上可能遭遇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保持一種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心態去求職。
2.3 加強職業規劃引導 在今天這個人才競爭的時代,職業生涯規劃開始成為在就業中的一重要利器。高職院校要加強對學生職業規劃的引導,要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發揮自己優勢特長的職業。
2.3.1 構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要根據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畢業參加工作的現狀成立專門的學生職業規劃指導部門,學生職業規劃部門成員要由高職院校的主要負責學生工作的領導、職業規劃專家以及學生輔導員等人員組成,并且要保證組成人員在知識結構上要具有不同領域的知識,并且要定期對參與學生職業規劃的人員進行專門的知識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
2.3.2 運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途徑,強化高職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 高職院校通過制定職業規劃不僅僅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工作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職業規劃可以幫助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能夠清晰的認識自己的能力,以此幫助學生對自己的未來職業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因此高職院校要通過各種形式以及手段提高職業規劃在學生中的開展,鼓勵學生參與職業規劃,具體到高職院校的教育中可以充分發揮課堂的作用,將職業規劃納入到高職基礎教育體系中;同時高職院校也要通過各種院校活動積極地推廣職業規劃指導,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到職業規劃的作用。
2.3.3 強化市場意識,建立高效靈敏的信息網絡服務 高職院校要積極創造條件和機會向用人單位卓有成效地推介專業畢業生,同時高職院校應加強硬件建設,在校園網建立全方位的畢業生信息服務系統,配備專業計算機技術人員,完善信息傳遞和網絡功能,努力實現招聘單位與應聘畢業生的直接互動交流,提高就業服務指導工作的現代化水平。
2.3.4 建立科學就業指導調查機制 學校就業指導機構應對學生就業狀況進行統計和跟蹤調查,通過對畢業生就業的行業、單位流向統計,結合畢業生本身的結構進行分析,及時把握社會的職業崗位需求和就業指導工作方向,提高就業服務指導工作的有效性。
2.4 發揮校企合作優勢,提升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
2.4.1 建立市場導向的專業設置體系 高職院校要根據企業人才需求進行具有超前專業文化課程調整,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專業設置體系。
首先要保證專業設置符合企業人才需求的需要,并且要在未來一定的時間內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將高職院校開展的專業符合市場的需求,高職院校不應此時屬于就業熱門專業而盲目的開設,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在遵循基本的教育同時還要具有創新意識敢于嘗試新鮮的專業調整計劃;其次課程設置也要積極的以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為中心而開展,依靠單一的專業課程雖然能夠滿足學生最基本的就業能力但是對于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在未來就業中的實踐拓展能力是不利的。
2.4.2 建立融入企業經營的實踐教學體系 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業途徑主要集中在企業,因此高職院校要建立企業經營模式的教學體系,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機會體驗企業崗位,讓他們對實踐操作技能有一個真實的感受。因此高職要構建企業經營的實踐教學體系,首先學校可以聘請具有實踐操作經驗的企業員工到學校進行專門講解;其次學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學校建立企業實訓基地,鼓勵企業提供更多地實習崗位給學生;最后擴充實踐教學資源。
2.4.3 建立就業能力培養質量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 以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考核的重點,從全面、科學、發展的角度來評價學生的就業能力和教師教學質量。對學生就業能力的考核方式可以采取筆試、實踐動手能力測試、評價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專題研究報告等方式結合起來考核學生;對教師要建立學校和學生全面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
總之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新能力需要高職院校加強基礎課程的設置安排,提高學生的基礎技能的提高,通過崗位情操培養樹立學生的就業意識,進而高職院校要加強就業規劃指導引導學生參與市場競爭,并且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為學生就業積極創造條件。
總而言之,高職學生順利就業關系到個人發展、家庭穩定和學校發展、社會和諧。高職院校應積極探索和總結提高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方法、經驗和途徑,不斷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從而促使高職學生充分就業,增強高職學生的就業穩定性。
[1]賓志忠.團體心理輔導在提升高職學生就業能力中的作用[J].西江月(中旬),2013(10).
[2]楊建龍.淺析提升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對策[J].今日湖北(下旬刊),2012(10).
[3]劉景良.當代高職學生就業能力培養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3(10).
[4]王阮芳,李婷婷,李劍.提高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有效途徑[J].文教資料,2012(30).
[5]李全福,白金峰.商科類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調查與思考[J].青年科學(教師版),2013(5).
Innovation Practice of Developing the Employabi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better than ordin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employment-oriented students,and vocational students'employability training is based on social enterprise job requirements.This paper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udents'employability,proposes innovation measures for promote students'employability development.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s;employability;innovation
鄧斌(1962-),男,四川綿陽人,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校教育。
G712
A
1006-4311(2014)10-02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