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炳
加強信息技術的運用,對于打造生本課堂,培養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如何把計算機技術有機地運用到思想品德學科教學中,更好地適應生本課堂的要求,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運用信息技術打造生本環境——吸引學生進入學習
初中思想品德課本身枯燥無味,如果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可使教材聲像并茂、生動、形象、逼真,生動活潑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如,在教學《如何孝敬父母》時,首先播放孟佩云的故事,當學生看到孟佩云為養母端屎端尿時,心靈受到了震動。我們也要向她學習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這時學生就會很樂意地去學習教材知識——如何孝敬父母。只有營造適合于學生學習的生本環境,才能將學生帶入學習的樂園。
二、運用信息技術打造生本環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單一的授課方法枯燥無味,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非常被動。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運用信息技術整合信息資源和教學素材,優化教學設計,開發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和教學過程,為學生創設豐富有效的生本學習環境,樂于動手實踐,自主獲取新知識,自主創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在教學九年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時,播放舟曲泥石流的情境片段、人們砍伐森林的場景、襄陽霧霾、沙塵暴天氣的錄像、江河漂浮垃圾物的照片??春笞寣W生提出自己疑惑的問題。由于運用了信息技術,這些社會生活和自然現象又重現在了課堂上,學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如,這些自然災害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狀況?我們的家鄉還能出現藍天白云嗎?我們中學生要為建設美麗的家鄉做點什么?——然后學生帶著這些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去學習教材。學生能從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思考,不僅可以看出學生主動參與到了知識的生成與研究中去,還可顯現出學生的創造和智慧。
三、運用信息技術打造生本環境——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運用信息技術,擴充課堂活動的空間和情境。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運用信息技術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如,在講授《培養高雅生活情趣》一課時,運用信息技術把學生平時搜集到的課余生活,通過照片、動畫、聲音、視頻等展示在投影屏幕上,創設體現教學內容的生本情境。學生在屏幕上看到他們的身影反應很熱烈,引起極大興趣。教師根據情境創設問題:“這些同學的課余生活是否表現了高雅的生活情趣?你認為什么是高雅生活情趣?”利用情境創設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探討學習主題。這樣,學生對知識點就自然輕松地掌握了。
運用信息技術營造生本課堂環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還為我們的課堂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極大地優化了思想品德課堂教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