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影響著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就青少年的網絡道德教育給出定義,分析特點,闡述了其研究內容以及加強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的意義。
關鍵詞:青少年;網絡道德;網絡道德教育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被互聯網的魅力所吸引,它迅速地影響著青少年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互聯網的發展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一、網絡道德教育的內涵
所謂網絡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們的上網行為,調節網絡時空中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它是一定社會背景下賦予人們在動機或行為上的是非善惡的判斷標準。一般來說,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有怎樣的道德素質,在網絡中就會表現出怎樣的道德品質。
網絡道德教育主要是指圍繞網絡領域中出現的道德問題,運用包括互聯網在內的教育手段、方法對主體進行的旨在提高其網絡道德意識,陶冶其網絡道德情操,培養其網絡道德品質和信息倫理素養,形成文明健康的網絡行為習慣而展開的道德教育活動。這種活動必須圍繞著現代德育的思想、目標和內容展開,它與學校德育有密切聯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補充。
網絡道德教育是教育的一種具體形式,因此也應具備教育的一些基本特征、基本功能,并且它也是由教育的基本要素組成的。但是,與傳統的道德教育相比,網絡道德教育呈現出自己的獨特性:網絡道德教育主體的不確定性、網絡道德教育對象的多樣性,以及由此帶來的網絡道德教育的復雜性和艱巨性。
二、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的研究內容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性格、認知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對青少年這一特殊群體的道德教育任重而道遠。網絡道德教育打破了道德教育的傳統模式,開辟了道德教育新的研究領域。根據其特點對青少年的網絡道德教育也應與時俱進。主要可從以下方面考慮:
1.樹立正確的網絡學習觀念
網絡道德教育目前的首要任務是通過教育和引導,激發廣大青少年學生對電腦和網絡在學習和工作方面的樂趣。對在校的青少年而言,學習是其主要任務,學校道德教育應該幫助和引導他們明確利用信息技術、信息系統,提高他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進行學習的責任意識。必須教育青少年轉變原有的學習觀念,構建網絡時代的學習觀。其次,幫助青少年明確網絡學習的目的。最后,青少年學習觀的樹立,還必須把培養諸如全球意識、地球村觀念、未來意識等信息觀念納入青少年信息倫理視野。
2.引導健康的網絡交往方式
網絡交友,在網上聊天成了許多青少年宣泄自己情感的重要途徑。如何正確引導青少年網上交往是網絡道德教育必須關注的第二個內容。就網絡道德教育而言,只有幫助青少年把握現實與虛擬空間的層次,把自己的心態調節到最合適的狀態,才能盡可能減少互聯網對學生的傷害。同時,網絡道德教育還應該強化學生在網絡交往中的這種自我表現保護意識。
3.調適與維護網絡心理健康
互聯網的應用使青少年在思維空間和行為空間有了極大的拓展,道德行為的自由度和靈活性顯著增強,使傳統現實社會中的道德規范法律在網絡虛擬社會中往往會失效,只有提升其作為主體的道德自律意識和法制意識,才能更有效地規范個體網絡行為。
4.建立網絡行為管理與指導機制
針對青少年網上活動的特點,網絡道德教育要在傳授知識和啟迪自覺的同時,增強對青少年網絡行為的規范管理與指導,逐步培養其良好的道德行為方式。這方面的實施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共同配合。
三、加強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的意義
互聯網已經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并且網絡生活也日益成為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們都積極參與的一種生活方式。而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是今后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青少年是人生發展最重要的階段,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還處于形成時期,他們的辨別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較差,更容易受到網絡的侵害。伴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和普及,青少年的網絡道德狀況令人擔憂。因此,關注青少年的網絡行為,加強他們的網絡道德教育不但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而且對構建和諧的網絡社會也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1.開展網絡道德教育可以加強青少年的道德修養
青少年的思想不成熟缺乏自制力,很容易受到網絡不道德行為的影響,而通過網絡道德教育可以讓青少年增強是非觀念、抵制不良行為,成為一個健康合格的人。
2.開展網絡道德教育可以強化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青少年上網大多是用在聊天、交友、游戲等娛樂方面上,而網絡環境是虛擬的,長期在此虛擬的環境中發展下去就淡化了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因此,加強青少年的網絡道德教育,對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具有積極作用。
3.開展網絡道德教育可以增強青少年的法制觀念
青少年正處在是非判斷模糊、法制意識薄弱的人生發展階段,因此,開展網絡道德教育可以增強青少年的法制觀念。
參考文獻:
[1]劉忠,劉立軍.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10):150-151.
[2]邢金宇.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05.
注:本文系山東省青少年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課題“網絡對于少年思想道德素質的影響研究”(課題編號13AJY076)研究成果。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