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娜
摘 要:對職業高中種植專業目前面臨的困境進行深度分析,并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對種植專業的教育教學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職業中學;種植專業;困境;對策
近年來,為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我國加大了職業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中等職業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穩步提高,畢業生就業呈現供不應求的良好態勢。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鄉二元結構被沖擊,大批農村青壯年為了提高收入外出打工。從事農業種植的大多為留守的老人和婦女,由于缺乏基本的農業技術指導,種植效益進一步下滑,形成農業種植環境的惡性循環。
職業高中的專業設置以市場為導向,現在社會大環境已經發生改變,這就倒逼職業高中種植專業必須與時俱進,適應新的市場形勢。作為職業高中的種植專業教師,應該有危機感和責任感,努力培養出高素質的種植專業人才,推動現代種植業的發展。
下面我就從職業高中種植專業當前遇到的困境及解決對策入手,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種植專業面臨的困境
1.專業師資匱乏,且專業知識技能陳舊
專業課師資匱乏是制約中職學校發展的“瓶頸”。不解決好這個“瓶頸”,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就是一句空話。由于職業院校培養的專業師資有限,許多中職學校專業課教師都是由文化課教師轉行而來,因其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先天不足,自然會影響專業教學的質量。此外,由于部分專業課教師雖然是職業院校種植專業畢業,但專業知識技能無法通過專業進修更新提高,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而既有淵博的專業理論知識,又有很強的實際操作能力的“雙師型”的教師就更是“一將難求”了。
2.教學觀念、模式、方法落后
課程目標設置不明確,教學內容設置不合理。在實際教學中目標定位模糊不清,有些學校根據辦學的需要隨意地更改種植專業教學內容,且教材中“重理論,輕實踐”,而種植專業是操作性較強的一門學科,過多地采用“黑板上種植”的普教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很難較直觀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制約了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難以實現實用型種植人才的培養目標。
3.缺少基本的教學設備,實習條件差
俗話說:“舍不得布料,教不出好裁縫。”實訓教學就是讓學生與各種勞動對象直接接觸,教學中可以使學生直觀地體驗職業勞動的過程和勞動創造,并享受取得勞動成果的樂趣。這是保證學生真正“入行”的必要條件。種植專業理論性、實踐性、專業性強,直觀教具、標本模型、實際操作都非常重要,但由于學校經費投入不足,硬件設施跟不上,學生的實習實驗條件差,實訓設備陳舊簡陋,難以滿足教學需要,導致種植專業的實用性大打折扣,使學生產生“學了也白學”的想法。
4.學生文化基礎差
中職學校的生源主要是未能進入好中學的學生,甚至是一些初中未畢業的學生。他們文化基礎差,學習興趣低,加之種植專業是“農”字頭專業,給人感覺臟而累,使得許多希望孩子“跳農門”的家長不愿讓孩子學習本專業。
二、解決對策
1.多管齊下,打造專業師資隊伍
為破解專業課教師緊缺的難題,《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制度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建立職業教育師范生免費教育制度的要求。鼓勵院校和地方采取對口支援、定向就業、招收免費師范生等方式,加大對西部、農村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和人才支持的力度。
此外,中職學校也要積極行動起來,多管齊下,打造專業師資隊伍。如,實施“雙師型”教師培訓工程,讓專業教師到對口高校深造,或到現代化種植場去學習,接受系統專業培訓。還可以外聘兼職教師,以解決專業教師不足的問題,優化專業教師結構。
2.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
以市場為導向,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科學合理地設置種植專業課程、更新教學內容。根據學情實施分層教學,對于參加對口升學的學生,課程安排上可偏重文化課,但仍需保證基本的專業課教學。對于打算就業的學生,可實行模塊教學,在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適當加大實訓教學課時數。專業課教學方法要多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和實驗教學法,多組織一些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合作探究,較好地完成教與學、學與練的全過程,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加大投入,改善實驗實習條件
實驗、實習是重要的教學手段,是專業課的第二課堂。學校必須多方籌措資金,配備標本室、解剖室等專業實驗室,組建實習基地,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專業實訓、就業搭建一個廣闊的平臺。定期安排學生生產實習,使學生在干中學、學中干,邊干邊學邊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總之,在當前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浪潮中,中職種植專業大有作為。我們只有接受挑戰,自加壓力,加快發展,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