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課堂教學中的教學語言是教師表達思想、傳遞感情、傳授知識、塑造學生心靈的基本工具,也是語文教學藝術性的最集中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科學地、藝術地運用教學語言,來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的課堂語言能否成功,首先,應取決于教師的責任心,因為只有教師對自己的事業高度熱愛,語言行為思想的外衣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否則它將如無源之水,失去感染力。
其次,教師的課堂語言還取決于教師的功底,一方面是教師對教材的熟練程度,另一方面則是教師平時的積累與磨煉?!锻乱酪馈返淖髡哂阡暨@樣說:“教師的語言既有活潑的口語,也要有優美的書面語言。教課時讓學生置身于優美的文化氛圍中,受到教育與感染?!庇阡舻倪@段話給我們回答了課堂語言“質”的問題,即課堂語言既要做到輕松活潑,又要優美嚴密。
重視課堂教學語言的“情”與“質”,還要“合理用量“。我們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我們要依照教材的內容特點,依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重視”導“的藝術。教學語言有時需要如潤物的細雨,營造出一種教與學相互融合的氛圍,此時,則應不惜口舌;有時要讓學生學會思考,教師應“惜墨如金”只做三言兩語的點撥,甚至留下空白,讓學生思索反饋,教師不要頻頻地啟發,這樣才能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傊灰阎v臺作為教師的演講臺,也不要把講讀課上成自習課。
除此之外,教師的語言藝術還應該講究“巧”。如:把握好自己音量的大小,聲調的高低:該高亢的高亢,該凝重的凝重,該緊張的緊張,該遲緩的遲緩。有時還可以借助手勢、眼神等體態語言,使自己教得有聲有色,學生聽得興致勃勃。教師語言上的巧還體現在對待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提問方法,如:學習較吃力的學生,除問題不宜太難外,多用鼓勵性的語言和期盼的眼光,才能消除他們心理上的障礙;對學習好的學生則用激勵性的語言,并加大問題的難度,留下一串疑問,讓他們課后去思考、去回味,以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教師的課堂語言是個多維的空間,只有根據教材的特點,上課的具體情況,進行最優化的組合,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舉足輕重的作用。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