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宋代謝枋得在《文章軌范》中說:“然作語言之本,初欲奔馳久當使節。”歷代文人都重視初學作文時要放得開,歷練到一定程度,工收得攏。所謂放得開就是指學生剛開始動筆寫作時,教師應該先放手,看到什么寫什么,想到什么寫什么,愛寫什么寫什么,不受約束,暢所欲言,直抒胸臆,打消畏難情緒,提高作文的自信心。
一些小學語文教師急于求成,在作文訓練上一開始就畫地為牢,要求學生作文中心明確,選材典型、語句優美、描寫生動等等,結果這些要求不僅沒有成為指導學生作文的明燈,反而成了絆腳石,束縛了學生寫作的手腳,給學生上緊箍咒,反倒取不到經。
所以,作文教學要提倡讓學生放膽作文,這樣可以另辟蹊徑。如何讓學生寫放膽作文,筆者認為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降低作文要求,讓學生有話敢說
小學作文要求過高,是導致學生有話不敢說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教師布置作文時提出立意要深,選材要新,結果往往欲速則不達。一個深字,一個新字,成了學生習作的攔路虎。教師的高標準,嚴要求失之偏頗,不僅違背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而且還挫傷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偶爾翻開中年級學生作文本,經常看到這樣的評語,而且俯首皆是非功過:文章寫得太短,沒達到字數要求,文章寫得沒多大意義,中心不明確,選材不典型,沒有悟出一個道理,文章寫得不夠生動,讀了枯燥無味……殊不知,我們教學的對象是閱歷淺、知識少的小學生,如果按這樣的標準去衡量的話,要求學生立意心求獨創,言情心求其深,那學生只好擱筆,要么出現弄虛作假的不良文風。
我們認為,學生只要在作文中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不說空話,不說假話,這就尤為可貴,都應該鼓勵。三言兩語也行,長篇大論更好,啰嗦一點沒問題。我想,這總比高壓政策下學生走投無路,抄襲他人習作,搞拿來主義要好得多。因為降低了要求,學生放開了膽子,敢寫了,而且是“我手寫我口”。
二、自主命題,讓學生有話可說
命題作文的主要弊端,一是從內容到表達,從謀篇布局到遣詞造句,難點太集中,容易使學生產生對作文的畏懼;二是命題作文通常半個月左右一次,學生實踐機會太少,難以形成寫作技能;三是學生受“命”而寫,據“題”而作,不少學生激不起寫作欲望,一些學生只好編造假話,或者無病呻吟。
眾所周知,在生活中,凡是實際應用的作文都是先有寫作的動機,后再有作文的內容,是不需要別人來命題的。學生的作文是為學生的將來服務的,它完全應與生活中的作文保持一致,應當讓學生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積蓄來選擇作文內容和擬訂題目。因此,在適當的統一命題之外,教師要多讓學生做半命題、選擇題、范圍題、情境題等,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自主命題作文,想寫什么就寫什么。這樣既尊重了學生,又使學生有話可說,消除了學生每逢作文就發愁的緊張心理,為學生留足了自己的空間,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
如:半命題作文《瞧,這 迷》,題目靈巧活潑,深受學生喜歡。他們打開記憶的大門,寫下了很多優秀的習作。單看題目就很吸引眼球,既有《瞧,這書迷》《瞧,這電視迷》《瞧,這棋迷》等常見題目,又有《瞧,這電腦迷》《瞧,這財迷》《瞧,這寵物迷》等充滿時代感的題目。
三、寫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讓學生有話能說
大千世界,豐富多彩,置身其中的學生每天都在經歷生活,感受生活,課內、課外、學校、家庭……時時都在發生著各種各樣的事情。寫作內容來源于生活,每個人的生活不盡相同,于是,每個人筆下的生活也是千姿百態。因此,老師應讓學生充分地自由寫每個人的生活。內容上不宜過多的限制學生,應讓學生在緊扣訓練目標的前提下,有什么便寫什么。我認為寫自由日記就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方法。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讓學生每周堅持寫自由日記至少三篇。不規定時間,哪一天有想記的內容就寫;不規定字數,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不規定內容,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剛開始,多數學生的日記是“流水賬”式的。這時候,教師要具有寬容的心態,絕不能以“法官”的眼睛去審視學生日記的內容是否有意義,是否值得作為寫作的題材。要知道,雖然是“流水賬”,那也是他一天的生活。只要生活存在,就有傾吐的權利。試想,一個還剛剛十來歲的兒童,就被告知這個不可以寫,那個不可以用,那會泯滅他多少表達情意、記載見聞的需要。
四、互評自改,讓學生有話就說
有不少老師有這樣的體會,作文本發下去后,學生只看一眼分數,就把作文本合上了,老師精心寫出來的批語學生是視而不見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老師站在成人的角度,用文學的眼光來審視學生的習作,學生看不明白我們的批改,也達不到我們提出來的要求,所以還不如不看。
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應改革以往教師一人獨改作文的方法,把批改權下放給學生,讓他們小組合作共同修改,或者同桌互改,接著學生自改,最后老師及時總結,開展改后討論。因為擔任著“小老師”的角色,學生都會竭盡全力,找到錯誤,剖析原因,批語也寫得工整。
應當注意的是,讓學生寫“放膽文”并不是不強調寫作技能技巧的訓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協作知識的教學務必精要有用。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因此,我們對學生必須提供適當的指導和幫助。鼓勵他們閱讀相關范文,引導他們在積累上多下工夫,為他們創設寫作情景,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放大他們習作中的亮點,讓他們品嘗到進步的喜悅,從而逐步提高習作水平。
讓我們一起放飛孩子的心靈,讓他們寫出自己的內心世界。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