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闖
摘 要:伴隨著大量農民工進城務工,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作為語文教師應從生活、情感和學習上加以關心。
關鍵詞:留守學生;語文學習;教育問題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進城務工,實現他們的淘金夢。農民工的突飛猛進增長帶來的是留守兒童的數量與日俱增,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這些年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對象。筆者所在的貧困山區初中學校也同樣遇到這個問題。
留守兒童絕大多數因為缺少父母的疼愛和家庭的溫暖,性格變得孤僻、內向,他們不喜歡和同學交流,不喜歡和老師溝通,學習成績大多不是很好,而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除了要上課注意聽講,嚴格按照老師要求做之處,還要博覽群書,善于表達溝通,性格開朗。但是這些都是留守兒童的弱項。筆者從事貧困山區初中語文教育十余年,淺談一些經驗,從以下三個方面與大家探討。
一、生活關心
留守初中學生大多生活貧困,經濟拮據,幸好國家現在扶貧政策到位,他們的溫飽問題基本不是問題,但是不能像城市學生一樣能隨意買到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喜愛的書籍。我們教師雖然不是富人,但是如果幫他們買點生活用品,比如書籍作為禮物送給他們還是有這個經濟能力的。還有就是可以去家訪,實踐證明被老師家訪過的學生會有很大的轉變。我們不穿的衣服以及生活用品都可以作為禮物贊助他們。讓他們成為我們的朋友,感受到溫暖!
二、情感關心
留守兒童大多自己把自己與群體隔離起來,他們不喜歡與同學和老師交流溝通,內心向往友誼卻不敢主動交流,因而感受不到集體的溫暖。為此,我特意“命令”幾個學生主動和他們溝通做朋友,讓他們快樂起來,遠離孤單。我自己也常常單獨和他們聊家常,鼓勵他們勇于和同學交流,鼓勵他們參加學校的社團組織,比如,演講社、合唱團,積極參加學校的文娛活動,教師在和他們交流過程中要正確引導他們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艱辛,讓他們懂得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道理,珍惜現在難得的學習機會,努力學習。
三、學習關心
每一個學生從本質上講都想把學習成績提高,不想落伍,可是留守兒童的心理特質嚴重影響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比如,上課羞于主動舉手回答問題,遇到不明白的問題也不好意思請教老師和同學。作業遇到錯題不會做也不好意思請教老師同學。教師布置的語文活動,比如,辯論賽、課文表演等,他們也羞于參與。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主動出擊”,上課提問多關注他們,甚至他們不舉手也提問,語文實踐活動時主動給他們設置角色,讓他們有參與感,多表揚他們,給他們信心。這樣就容易使他們克服心理障礙。
總之,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一個越來越突出的社會問題,他們的語文學習更是我們語文教師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它需要教師、父母、監護人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但主陣地是學校,教師是關鍵,我們要本著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態度,把更多的關愛和呵護給這些心靈最脆弱的學生。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