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舉 黃 瑋
基于多層次可拓評價法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研究
——以H省J市為例
●張朝舉 黃 瑋
當今全球經濟正彌漫著濃厚的債務風險氣息,從冰島“破產”危機到迪拜主權債務危機,從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到美國“財政懸崖”,嚴重破壞著全球經濟的肌體。盡管我國中央政府外債較少,爆發主權債務危機的可能性較小,但伴隨著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大躍進”般急劇膨脹、“城投債”井噴的新態勢,風險問題日趨凸顯,而且伴隨著地方政府新一輪償債周期的到來,兩者相互疊加,給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隱患。制定債務風險防范有效機制的前提就是對債務風險進行客觀準確的研判,事實上,現有的文獻主要集中在債務風險的形成原因、規模測算以及影響等相互獨立的研究方向,只有少量的文獻涉及到將這些主題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如裴育、歐陽華生(2007)提出建立一套高效靈敏的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監測預警指標體系。王曉光(2005)認為地方政府性債務由于受到各種內外環境因素的影響,其本身是不確定的和模糊的,因此,可以建立模糊綜合評價模型測算債務風險程度。洪源、李禮(2006)通過構建以政府收支流量為主要變量的政府債務可持續性動態模型,對地方政府收支流量狀況的改變如何影響政府債務運行模式來進行動態分析。但是必須指出的是,目前各種預警指標和方法仍未統一,主要體現在指標的選擇和指標權重的分配。而這一點恰好是本文將要著重應對的一個重要方面。
基于此,本文將在利用來自H省J市一套比較全面的財政數據庫基礎上,運用新近的多層次可拓評價法構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模型,在有效解決了指標選擇和權重分配等問題的同時,進一步將地方政府風險劃分為三個層次,評估了樣本地區的債務風險狀況。本文的研究為測算和規避地方債務風險提供了新途徑。
(一)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與變量選擇
通常,地方政府債務產生的基本原因是地方財政收支不平衡,進一步來看,債務風險則主要由于經濟體制轉軌、財政體制不完善與債務體制不健全等綜合因素所導致,并由此所形成的地方政府償債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分解為地方經濟子系統、地方財政子系統及地方債務子系統,具體指標包括:GDP增長率(C1)、通貨膨脹率(C2)、地方財政剛性支出收入占比(C3)、地方財政收支補償系數(C4)、地方財政收入占GDP比重(C5)、地方財政收入償債率(C6)、地方財政赤字率(C7)、債務率(C8)、債務余額增長率(C9)、債務依存度擔保債務比重債務負擔率債務償還率借新償舊債務比重逾期債務率
(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可拓評價程序
接下來,引入可拓評價程序。在可拓學中建立以關系元、物元和事元為基元的形式化體系,將問題分為目標與條件兩部分并用基元來形式化描述,從而構建可拓集合,利用基元在可拓集合中的正負域來表示矛盾或兼容,通過關聯函數值的大小來評估矛盾程度或兼容程度,最后以關聯函數值的大小變化來闡釋事物的質變或量變。該方法從屬性上而言屬于模糊分析方法,能夠有效繞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內生機制的復雜性,而又兼容了債務數據的特殊性質,在債務風險預警研究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該方法具體步驟包括:
第一步,層次分析法確定債務風險指標權重。選用層次分析法來確定權重,可以避免因人為或者主觀因素造成的權重賦予失衡。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將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相結合的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在于把有待決策問題當成由若干存在相互關聯與相互制約關系的因素構成的復雜系統,且因素之間可根據其彼此隸屬關系組成若干層次,然后運用數理分析方法對各個層次進行賦值排序,最后可通過分析總排序結果來輔助決策。
第二步,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的物元模型。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等級M用風險評價指標c1,c2…,cn及相應的量值v1,v2…,vn來描述,對于待評價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狀況可得物元模型
第三步,建立經典域物元和節域物元。根據數理統計及等級評價相關方法,可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等級分為j個標準模式,從而建立經典域物元:

式中:Mj表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第j個風險等級 (j=1,2,…m);C表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價的指標集;Z表示衡量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第i個具體評價指標表示等級j關于評價指標ci所對應的量值范圍(經典域)。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系統中各指標的允許取值范圍形成的物元模型:

式中:Mp表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全部評價等級表示Mp關于風險評價指標ci所對應的總體量值范圍(節域)。
第四步,建立待評價物元。對待評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狀況E0,將調研數據及分析結果用物元如下:

式中:E0表示待評價地方政府債務為E0關于指標ci的量值,即待評價地方政府債務相對于指標ci的具體數值。
第五步,建立關聯函數。建立關聯函數可以使問題關聯度的計算不必依靠主觀判斷和設計,而是根據對事物關于特征的經典域和節域的范圍來確定,擺脫主觀判斷造成的誤差,根據可拓理論,由于且沒有公共端點,所以關聯函數為:



第六步,計算加權關聯度值。待評價地方政府債務E0關于等級j的關聯度計算公式為:

式中:Kj(Eo)為待評價標的物Eo關于等級j的加權關聯度值;ωi為第i個特征ci的權重
第七步,等級評定。規范化處理加權關聯度值,可得綜合關聯度值:

將待評價物元綜合關聯度值進行比較:

式中:J*被評價地方政府債務Eo的級別變量特征值,數值越大越接近標準等級。
在上述步驟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將所設定的指標變量數值代入其中,根據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采用德爾菲法及層次分析法計算指標權重如下:

設定權重后,還需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的物元模型。我們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等級分為三個級別,M1,M2,M3分別表示安全、輕警及重警。用R0表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物元,其中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的物元模型
進一步,建立經典域物元:

同時,建立節域物元:

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待評價物元矩陣(如表1)。

表1 待評價物元矩陣

表2 2001-2010年綜合關聯度值
最后,本文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劃分為M1,M2,M3三個等級,對于級別變量j同樣按三等級劃分,賦予秩次j=1,j=2,j=3分別表示安全、輕警及重警,計算出級別特征值表3所示。

表3 2001-2010年級別特征值
可拓綜合評價預警模型的測算結果顯示,H省J市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在2001—2010年間呈現出上下波動的趨勢,其中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該市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靠近等級一,處于安全域;2002年、2003年、2008年、2010年該市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接近等級二,處于輕警域;2001年、2009年該市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逼近等級三,處于重警域。從總體趨勢來看,J市的地方債務風險呈現出先降低后上升的U型趨勢,這于該市現有債務風險的直觀判斷基本一致,這也佐證了該方法的適用性。通過對近3-4年風險值系數變動來看,雖然經歷了2008年底世界性經濟危機所引致的新一輪投資所帶來巨大的支出壓力和收支不平衡風險,特別在2009年達到該市近十年來的最高值,但是到2010年,該市風險等級從重警域調低至輕警域,這也從側面表明地方債務風險是可控的。
采用預警理論評估債務風險,評定風險等級,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模型可以有效地預警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為制定相應的債務風險防范措施提供理論依據。以往的債務風險預警模型大多采取經典數學法、模糊數學法、人工神經網絡法、遺傳算法等研究方法,這些方法存在著參數較多、主觀性較強等限制,可拓學作為一門以矛盾為出發點進行創新的新學科,具有非封閉性、思維開拓性、約束條件可變性等優勢,本文運用可拓層次分析方法構建了多指標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模型,是測算并規避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一種新嘗試。作為本文研究主題理論上的一個拓展,盡管目前學界存在著地方債務風險失控和可控兩種爭論,我們認為,失控和可控是一枚硬幣的兩個方向,從應然層面來看,地方債務風險確實是可控的,這一點也從我們的研究中得到了證實,但是從實然層面來看,確實又存在著林林總總的各種債務風險失控。對此,我們認為,尋找從實然層面邁向應然層面的可操作路徑是后續研究所關注的重點。■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稅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