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 《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意見》對推進文化創意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提出了三條基本原則。一是統籌協調,重點突破。二是市場主導,創新驅動。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協同,轉變政府職能,加強扶持引導,實施支持企業創新政策,打破行業和地區壁壘,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促進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內容創新、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化、專業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促進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催生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滿足新需求。三是文化傳承,科技支撐。《意見》最大的特點就是突出強調了發揮市場作用,在基本原則中提出了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打破行業和地區壁壘,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在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中,始終堅持企業是市場經濟的細胞,是創業、創意、創新的主體,是整個經濟生機活力和蓬勃發展的基礎這一基本理念。在增強創新動力方面,強調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綜合能力,培育一批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鼓勵企業、院校、科研機構成立戰略聯盟,引導創意和設計、科技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加大聯盟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建設,推行知識產權集群式管理。在培育市場主體方面,鼓勵國有文化企業引進戰略資本,實行股份制改造,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領域,鼓勵行業組織、中介組織和企業參與制訂國際標準,支持自主標準國際化。
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出臺逾一年,目前由人社部制定的相關配套方案已上報國務院,預計年內將有望對外公開。方案涉及面很廣,上述配套方案主要是集中在工資收入分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兩方面。工資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提低、控高”,“提低”重點維護的是低收入職工的利益,“控高”則是針對國企,特別是央企高管的畸高薪酬。養老保險改革主要是解決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的“雙軌制”問題,改革的方向是,可以逐步提高企業職工的養老金,但確保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的待遇不降低。接受采訪的一些社保專家認為,對于以前被新農保、城居保覆蓋的人來說,這一輪養老保險改革意義不大,因為改革后這部分老人的養老金標準還是很低。
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工作已取得重要進展,目前全國40個房地產重點監測城市的住房信息已與住建部聯網,設區城市增量房的交易信息,即誰哪天在哪里買了房,信息系統中會自動記錄下來。對沒有信息系統前的存量房紙介合同,住建部要求各地抓緊錄入到信息系統中,相當多城市已經做完這一工作。按照國務院部署推進40個重點城市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過程,國務院在2013年的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中,提到了要在“十二五”末設區城市基本實現全國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聯網。
目前原購房只簽紙質合同,尚不能在網絡上查到。住建部正要求各個城市要抓緊把紙介的房產檔案錄入到電子化的信息系統當中來,這項工作目前在相當多的城市已經做完了。但是對于正在建立信息系統的其他設區城市和廣大的縣級城市,這項工作恐怕還沒有啟動。
3月30日,由深圳市政府和數字中國聯合會聯合主辦的“2014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在深圳舉行。工信部副部長劉利華在峰會上表示,信息消費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拉動作用日益明顯。工信部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主基調,把改革創新貫穿其中,著力強化創新驅動,努力推動信息技術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重點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推進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推動設立國家產業投資基金。三是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四是提高互聯網行業管理水平。
清華大學研究團隊運用大數據研究方法,在分析2013年新浪微博全年數據的基礎上,對“幸福”主題進行研究和解讀。這是中國學者首次用大數據的方式對全國所有地級城市進行幸福指數計算的研究。
研究發現,幸福與經濟發展沒有必然聯系,最幸福的城市里既有杭州、廣州,也有很多欠發達城市。在比較貧窮的地區,幸福隨著經濟發展而迅速上升,但在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存在一個“幸福拐點”,人均GDP超過這條線后,幸福將不會隨著經濟發展而得到很快提升。“人并不是越有錢就會越有幸福感”,在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后,必須開始考慮能夠提高人民幸福的其他因素。
湖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出通知,要求領導干部在公共場所帶頭禁煙控煙,在各類公務活動中也要全面禁煙,不得使用公款支付煙草消費開支。此外,各級黨政機關辦公場所要嚴禁吸煙,各企事業單位參照執行。
該通知要求,各級黨政機關組織的各種會議、調研、接待等公務活動中必須嚴禁吸煙。公務活動承辦單位不得提供煙草制品,不得接受任何煙草企業贊助,包括使用煙草企業提供的抽紙、紙杯等用品,不得發布任何煙草廣告,不擺放各種煙具。公務活動參加人員也不得吸煙、敬煙、勸煙。
在部分大中城市出現了豪宅、別墅等二手房“拋售”的現象,動輒降價幾百萬元以吸引買主。與此同時,近日公布的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2020年之前要建立以土地為基礎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現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在國家反腐力度不斷加大的背景下,二者很容易被聯系在一起。

3月16日,中國國務院公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稱,2020年要實現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縮小2個百分點左右,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在健全城鎮住房制度方面,規劃提出:其一,對城鎮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行租售并舉、以租為主,提供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滿足基本住房需求。其二,建立各級財政保障性住房穩定投入機制,擴大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給。完善租賃補貼制度,推進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并軌運行。其三,各城市要編制城市住房發展規劃,確定住房建設總量、結構和布局。確保住房用地穩定供應,完善住房用地供應機制,保障性住房用地應保盡保,優先安排政策性商品住房用地,
合理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嚴格控制大戶型高檔商品住房用地。其四,實行差別化的住房稅收、信貸政策,支持合理自住需求,抑制投機投資需求。依法規范市場秩序,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建立以土地為基礎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現全國住房信息聯網,推進部門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