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周 菲
寓監督于管理和服務之中
——遼寧省沈陽市財政監督工作側記
●本刊記者 周 菲

財政監督檢查局業務培訓
“寓監督于管理和服務之中”是遼寧省沈陽市財政局局長陳勇對該局近年來財政監督工作思路的高度概括。陳勇將其解釋為:緊緊圍繞服務財政改革和管理這一中心,堅持“依法監督、促進規范、融入管理、有效服務”的原則,在全市范圍內構建多層次、全方位、全過程的“大監督”管理體系,促進財政各項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為財政改革保駕護航。
沈陽市財政局對構建 “大監督”格局提出的要求是:牢固樹立財政監督是財政監督機構與業務管理機構共同責任的理念,明確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構建事前審核、事中監控、事后檢查相結合的“大監督”格局。
依據《沈陽市財政局財政監督檢查工作規程》,監督局是全局財政監督檢查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業務管理機構負責本機構監督檢查計劃編報、執行,法規處負責財政監督檢查中有關行政處罰的復核、聽證,并配合檢查實施機構做好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監督局和業務管理機構按照 “統一歸口管理,統一組織實施,統一規范程序,統一行政處罰”的原則,在規定的職責范圍內共同實施財政監督檢查,充分發揮財政監督檢查預警、監控、評價、糾偏、制裁、反饋的作用,建立健全共同監督、權責明確、協調配合、全面覆蓋、重點跟蹤、信息共享的專項監督檢查和日常監督檢查相結合的財政監督檢查體系。
在事前監督方面,該局制發了全市《關于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意見》、《市級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暫行辦法》等績效管理文件,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要求市直部門在編制預算時,確定績效目標,依據績效目標制定相關的評價體系,使預算編制更科學、更合理、更注重資金的使用效益。
在事中監督方面,以防控資金風險為目標,逐步推進事中監督。前移監督關口,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開展事中監督,本著邊檢查、邊整改的原則,對出現的苗頭問題及時規范,在防患于未然的同時促進項目實施效果的提升。利用局內資源,充分發揮財政監督優勢,對國庫撥付系統運行情況實時監控,突出事中監督的手段,及時關注異常支出單位,尋找監督檢查線索作為監督檢查的切入點。
在事后監督方面,以支出績效評價為核心,全面強化事后監督。一方面,繼續強化事后監督模式,以預算執行檢查為主線,強化對重大財稅政策執行情況和重點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檢查,確保財政政策發揮效應,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另一方面,積極開展績效評價工作,促進財政資金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早在2008年,沈陽市財政局就下發了《沈陽市財政專項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實施辦法》,該辦法的出臺,進一步推進了財政專項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全面開展,促進了財政支出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和資金使用效益的全面提升。2013年,重新修訂了該辦法,下發了《市級部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規程》,明確市直部門、財政部門在財政方面應盡的職責,并將評價結果作為本年度預算執行和下年度預算編制的重要依據。
陳勇將這種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監督機制的效果形象地比喻為:事前監督為項目運行增加了一把“安全鎖”,事中監督為財稅政策的執行增加了一道“防護墻”,事后監督為資金合理使用增加了一道“監控門”。
每年,沈陽市都開展了大量的監督檢查工作。據沈陽市財政監督檢查局局長孫麗介紹,僅2013年全年,沈陽市共組織60個檢查組,動員檢查力量200余人次,對500多個行政、企事業單位實施了監督檢查(調查),檢查資金規模40億余元,查出違規單位300余戶,違規金額1.6億元。這些監督檢查成果是否得到了有效應用?“我們通過建立檢查情況即時反饋制、整改情況跟蹤回訪制、常用法規匯編制、財政檢審反饋應用制四項制度,探索將監督檢查結果與預算管理、編制掛鉤,與項目立項、項目執行和資金分配掛鉤,與資金使用效益掛鉤,與保障財政政策有效落實掛鉤,達到了以檢查促管理的效果。”孫麗回答。
“根據2013年財政監督檢查計劃,我們對市教育局2012年部分專項資金管理及使用情況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束后,針對發現的問題,與局教科文處溝通,建議制定了《教育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這一辦法的制定,對于規范教育專項資金分配管理,集中財力保障教育發展規劃的實現,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孫麗給記者講了這個例子,她表示,在檢查實施過程中,通過及時與相關業務處室進行必要的情況溝通與結果反饋,為業務處室完善相應制度提供了有效依據,進一步規范了財政管理工作。
如果說檢查情況即時反饋制度體現了“管理”的理念,整改情況跟蹤回訪制則體現了“服務”的理念。沈陽市著力于改變以往檢查與被檢查的矛盾關系,立足于“查”,著眼于“幫”,每年都抽取部分上年檢查過的單位,安排專人跟蹤回訪,并建立跟蹤回訪檔案,及時掌握問題整改情況。在糾正存在問題的同時,還幫助被查單位分析問題成因,積極鼓勵存在問題的單位制定或完善相關制度,堵塞漏洞,為被查單位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服務。
針對財政監督檢查經常涉及的法規、政策、制度,沈陽市財政監督檢查局進行了歸集、分類、整理、提煉,編制了《沈陽市財政監督實用手冊》,強化依法監督,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檢查人員在實地檢查中應用,并能熟練掌握。孫麗向記者展示了這本手冊,記者看到,手冊按照監督檢查定性、處罰和規范執法程序分為若干類,目前已歸集幾十部法律、法規、制度,形成近百個條目。手冊不僅規范了監督檢查工作程序,也便于指導檢查工作的定性。孫麗透露,歸類整理工作將隨檢查工作進展情況,不斷豐富和完善。
在與審計、監察等其他監督部門的溝通協作方面,沈陽市財政局推行財政檢審反饋應用機制,與各級檢查、審計部門定期聯系,做到信息共享,及時獲取與財政管理相關的檢查(審計)信息,督促相關部門落實整改,提高財政監督的針對性,形成與審計部門互補的監督合力。
沈陽市財政監督工作強調全市“一盤棋”的原則,注重從整體上推動財政監督工作深入開展。孫麗開門見山,指出了當前各區縣財政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地區間工作發展不平衡,工作進程和質量差異比較大,監督手段落后,依法監督觀念還需進一步強化等等,都是當前各區縣財政監督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采取了很多措施。 ”
《對各區縣(市)、開發區財政監督檢查工作開展督導的通知》就是沈陽市財政局為推動全市財政監督工作而下發的。孫麗介紹,市財政局組成了由局領導掛帥的督導組,深入各區、縣(市)、開發區現場督導,全面掌握工作情況,推動監督工作開展,及時解答檢查中的政策及處理、處罰依據,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圍繞著督導中發現的問題和財政監督基礎工作,再通過召開區縣現場會、財政監督系統會議的形式,交流、指導監督檢查工作,推動監督工作向縱深發展。“以2013年為例,我們在大東區召開了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現場經驗交流會,組織部分區、縣(市)監督檢查人員學習大東區財政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經驗,參觀學習大東區財政監督檔案管理。從現場會的效果來看,這種方式對于提升全市檢查工作水平還是很有幫助的。 ”孫麗說。

召開財政監督系統工作會議
針對財政監督崗位對工作人員的政策水平、監督檢查業務能力要求較高,同時一些地區財政監督崗位上的干部變動較為頻繁,隊伍建設任務更加艱巨、更加急迫的現狀,該局還加大了全市財政監督系統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力度,有效地提高監督檢查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2013年的全市財政監督系統培訓,不僅邀請了市監督局的兩位同志結合自身多年一線檢查工作經驗,講解了監督檢查的程序、各階段工作中應當依照的法定程序和注意事項、檢查方法和技巧;還邀請熟悉審計工作的相關專家講解了審計檢查思路、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及工作技巧,對提升監督檢查人員業務技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本欄目責任編輯: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