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探索提高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儀器設備政府采購質量的對策
●王 敏

(一)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實施政府采購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財政改革的不斷深入,政府采購作為其中一項重要的改革內容,正經歷著由創建到實踐中逐步完善的發展階段。我國政府采購改革的起點是1996年在上海開展的政府采購試點工作,2003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是我國政府采購工作走向法制化、規范化的里程碑。17年的發展歷程證明,我國的政府采購工作在節約財政資金、引導采購方向、預防腐敗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農業科研事業單位政府采購的特點
1、政策性強。國家有《政府采購法》、《招標投標法》等法律法規明確約束政府采購范圍、方式、程序等方面的內容。以山東省為例,自《政府采購法》實施以來,先后出臺了規范性管理辦法30多個,以制度建設的銅墻壁壘規范采購行為。2013年9月1日生效實施的《山東省政府采購管理辦法》又從法規層面進一步規范了政府采購管理體制、預算和計劃、組織實施、采購合同、質疑與投訴、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等方面的內容。
2、專業化要求高。農業科研單位研究領域涉及農業方方面面,承擔著不同階段、不同學科、不同內容的科研項目,對設備的要求也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同時,基于科研需要,儀器設備往往是精密度高、技術局限性強的大型設備,專業化要求比較高。例如,僅僅是一臺價值不足萬元的離心機,因為轉子、轉速及離心力的差別就可能滿足不了科研工作的需要。
3、采購時效性強。由于農作物生長自然規律的限制,農業科研工作呈現出周期長、季節性強、情況復雜等特點。廣大科研人員在一年中的工作量并非均衡分布,對科研儀器設備的需求也具有較強的時效性,一旦貽誤就只能等待下個生長期。
(一)政府采購預算編報質量不高
財政部門對現行政府采購預算編制的要求是“應編盡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思想認識及編制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采購預算缺乏前瞻性和計劃性。政府采購預算與部門預算相脫離,政府采購預算編報敷衍了事,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采購無預算、預算不足采購超預算和預算過量指標執行不完的情況。
(二)政府采購實施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農業科研事業單位缺乏從事政府采購工作的專職人員。一般是由科研辦公室管理人員、相關科研人員及財務人員兼職從事該項工作。一方面,兼職從事該項工作,其對政策理解不到位,對技術參數不熟悉;另一方面,采購實施人普遍認為目前的政府采購工作程序復雜、效率低下,有礙科研工作開展及預算執行進度。
(三)進口產品審批程序復雜,采購滯后
科研單位儀器設備精密度高,很多進口設備確實在性能上優于國產設備,但是政府采購程序對進口產品的購置有嚴格限制。首先要經過專家論證,然后由采購人填寫相關表格向財政部門提報購置申請,待財政層層審批后有了進口設備審批文號才能采買。農業科研工作中往往出現急需購置的設備,等完成政府采購程序后已經錯過了作物生長期,購置嚴重滯后,影響了正??蒲泄ぷ鞯拈_展。等購置到位了,只能閑置在倉庫待下個作物生長期使用。這樣的閑置不僅是極大的浪費,也損害了設備使用壽命。
(四)履約監管缺位
政府采購涉及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和供應商,他們是政府采購活動的主要參與者。目前,財政部門對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的監管機制已經基本完善,對供應商的監管更多的只能采取法律監管手段。但是,法律監管成本及效率問題卻是科研單位面臨的現實問題。政府采購合同簽訂后,缺乏對供應商履約情況跟蹤監管和評估的手段,某些供應商惡意競價,中標之后卻拖延供貨,使采購人蒙受損失。
(五)采購預算批復時間影響項目執行
我國的預算年度一直按公歷自然年度執行,即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由于部門預算只有經同級人代會審批后才能具有法律效力,而中央和地方的人代會均需在3月份以后舉行,這就造成了部門預算的執行單位每年有1/4的時間實質上是沒有預算或者說執行的是沒有經過法定程序審批的預算。由于政府采購預算只有在批復后才能開始申請執行,這就造成采購預算的執行期最多只有9個月,時間緊,采購壓力大。
《政府采購法》第17條規定:“集中采購機構進行政府采購活動,應當符合采購價格低于市場平均價格、采購效率更高、采購質量優良和服務良好的要求?!弊鳛椴少徣?,用較短的時間及時采購到成本低、質量上乘、節能環保的產品才是高質量地完成了儀器設備的政府采購工作。
(一)細化預算編制
編好政府采購預算是實現高質量采購的先決條件。規范、細致、準確的政府采購預算,有利于采購行為的有序開展,避免采購行為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在采用“二上二下”部門預算報送的農業科研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是部門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部門預算起著完善和補充的作用。由于農業科研事業單位政府采購中價值較大且有專門用途的科研儀器設備比重較大,為實現科研儀器設備順利購置,應提前謀劃,做好調研和購置設備的必要性、合理性論證工作,明確采購設備的型號、價格,綜合考慮設備需求與單位的財力水平上報采購預算。
(二)加強政府采購執行隊伍建設
農業科研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是其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有必要成立專門的采購組織管理機構,協調各采購部門開展預算編制、計劃報送、招標、合同簽訂等一系列的工作。一方面,增強機構領導人員的政府采購意識,加強相關人員業務素質培養,提高管理、組織水平,營造農業科研事業單位政府采購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加大培訓力度,從政策宣傳到實際操作,真正使采購執行人熟練掌握政府采購業務流程。
(三)加強配套制度建設
制訂出臺符合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實際需要的采購管理實施細則、采購工作規范及流程、采購人員崗位職責及考核辦法,健全政府采購內審監督機制,做到執行采購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實現政府采購工作的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
(四)實施政府采購全過程監督
逐步形成農業科研事業單位部門預算、政府采購預算與科研經費預算相互融合、協調完整的預算模式。建立政府采購工作事前謀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的三級全過程監督體系,以完善配置標準,規范招投標程序,保證政府采購履約執行的嚴肅性。
(五)建立綠色采購理念
我國節能政府采購工作于2004年開始推行,2007年在優先采購節能產品基礎上增加了部分政府強制采購的產品。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先后公布了十四期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大力推進政府綠色采購。這一方面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綜合成本。據2009年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歐盟綠色公共采購統計信息看,被選取的7個較好地履行了綠色公共采購的成員國中,只有丹麥的成本增加了0.3%,其他6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英國的降幅達到5.7%。這是因為雖然采購節能環保產品導致采購成本的增加,但會降低運營、維修及處置費用,最終形成綜合成本的下降。因此,我國農業科研事業單位政府采購中引入綠色采購理念,將有利于大大提高采購質量?!?/p>
(作者單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