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尤其工科專業的學生人數在不斷擴增。高職院校工科專業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的質量。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工科專業青年教師的現狀,并針對其優缺點,提出了培養的具體措施。
高職院校工科青年教師一、引言
隨著人民對高等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和社會對高技能人才實際需求的快速增加,近二十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規模得到了空前擴大,并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中堅力量之一。近年來,機械、汽車、道橋、建筑等工科專業學生人數的擴增給高職院校明顯不足的工科專業師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掌握實踐技能,能進行技術操作并對實訓、實習進行指導。盡管很多高職院校引進大批青年教師來補充師資隊伍,使得青年教師所占比例迅速增長,但這些新進青年教師大多是剛剛踏出校門的研究生,普遍存在教學能力不足,技術經驗欠缺等一系列問題。作為一名工科專業的青年教師,深刻感覺到豐富的實踐技能對教育教學至觀重要。因此,青年教師應主動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利用自身的優勢主動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實踐能力,使自己快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專任教師,為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二、高職院校工科專業青年教師的現狀
(一)青年教師所具備的優勢
青年教師普遍具有高學歷的優勢。近年來高職院校對青年教師人才的引進,越來越注重學歷。各高職院校引進擔任專業技術職務的應屆畢業生基本具備碩士研究生學歷。這些剛入職的青年教師知識新穎、思維敏捷、思路開闊、具有創新精神,能采用新穎的教學設計、先進的教學手段完成教學任務,把枯燥的理論知識通過自己的理解生動化、形象化的傳授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此外,經過多年正規系統的培養教育,青年教師理論基礎扎實,自學了除本專業外的其他新理論、新技術,大多數不但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還具有出色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而且很多人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現代管理學都有較廣泛的涉獵。再者,青年教師與學生的代溝小,親和力強,與學生心理相融程度較高,易與學生進行心理上的溝通,從而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和要求,營造融洽的教學環境。
(二)青年教師存在的主要問題
1.多數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不扎實。他們大部分是非師范類院校畢業,缺乏系統的教育學、心理學專業知識培養和訓練,不熟悉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的特征和規律,并且相當一部分青年教師未經過嚴格講課訓練便被推上了講臺,導致青年教師的實際能力與所從事高等職業教育工作之間的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年教師自身發展。
2.青年教師實踐能力不強。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多數是從校門到校門,缺少相關行業的社會實踐經驗。尤其是工科類學科,需要教師既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又要有豐富的操作經驗。在教學環節中,青年教師普遍存在著教學環節與生產實習脫鉤的現象?!皫熣邆鞯朗跇I解惑也”,“傳道”意指教授學生具體操作技能,指導學生就業、畢業實習等環節,“授業解惑”即為在教學過程中教授專業課程教材上的內容。
三、高職院校工科專業青年教師的培養
(一)加強教師教學能力培養
根據《中國教師法》的要求,在高等院校任教的教師必須取得高校教師任職資格,在普通話測試、教學能力測試、高等教育學及高等教育心理學課程考試等方面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和標準。因此新進的青年教師要想盡快熟悉學校環境并勝任教學工作,必須要專門、有針對性的參加崗前培訓并取得崗前培訓合格證書。除了教育教學理論,人文素養也很重要。青年教師應注重自身修養的提高及培養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另外,“育人先育己”,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專任教師,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應不斷完備自身的知識結構。要對所教授的課程及其相關課程進行深入系統的學習和研究,達到充分的理解并能夠靈活運用,把課講好。因此,青年教師應該勤奮好學、刻苦研究,虛心請教老教師,通過聽課學習老教師授課技巧與經驗,從而培養和提高自身理論教學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
(二)強化實踐教學職業技能培訓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實踐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質量的好壞,尤其是工科青年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職業技能。要盡快提升工科專業青年教師的實踐技能,最快捷的方法是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定期去企業進行專業實踐鍛煉,不僅能快速把握行業企業發展現狀,深入了解自己所從事的專業及所教授的課程在現階段的發展方向,還可以跟企業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交流學習并掌握具體的專業實踐技能。將教學與實踐結合,才能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另外,積極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對于提高青年教師的實踐能力也有很大幫助。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傳遞生產發展前沿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新窗口。青年教師通過參與比賽或者指導學生參賽,能夠方便的了解產業發展趨勢,提高個人專業和課程建設能力,增強職業教育的先進理念。
(三)提升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也稱為創新精神,是指一個人在其所從事的專業中,以科學的思維和適當的方法,對未知領域進行科學探索的能力,它是一個人專業知識深度和廣度的綜合體現,可反映其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擁有較高科研能力的教師,能夠直接反應出其扎實的專業水平、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強烈的創新意識。青年教師要明確學校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主要是要靠年輕的一代人,只有通過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只有站在學科前沿才能真正成為一位研究者,而也只有成為出色的研究者才能在高職教育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青年教師應多參加科研項目,這樣既鍛煉提升實踐能力、完成科研任務,又能同時指導理論教學,激發參加或主持科研項目的信念,在科研活動中發表論文、獲得成果。目前,青年教師還不具備獨立完成中大型課題的能力,但可以先從校級課題,小型課題開始研究,學習基本的科研方法,積累經驗,為今后從事重點課題打下基礎。同時青年教師也要努力創造參與科研的機會,可以積極參加老教師或專家主持的重點課題,在做這些課題的過程中學習先進的科研方法,拓寬科研思路,尋找可行性研究點,也能從中找出自身的缺陷,差距,為今后自己的科研之路提供方向。
四、結束語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一線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職院校中的青年教師是高職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是高職院校辦出特色的核心和關鍵。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是高等職業穩定和提升教育師資隊伍素質的有效途徑,是高職院校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根本保證。
參考文獻:
[1]王業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的途徑與策略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0,(10).
[2]劉紅委.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與改進措施研究[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
[3]周慧.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科研現狀及科研能力的提高[J].黑河學刊,2012,(10).
[4]史志慧.關于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成長的探索與實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