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繼濤 于月民 孫立紅
發揮工程力學課程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趙繼濤 于月民 孫立紅
全面挖掘工程力學課程的育人功能,在日常教學中,靈活運用各類知識點,發揮課程育德、育智和育美的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充分發揮高校功能,為社會培養道德素質高的優秀人才。
工程力學 育人功能 課程建設 全面發展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也是高校的第一功能和根本任務。但現階段許多課程的設計與改革都是過多地關注課程的社會價值,而忽視了課程的育人功能。離開了對人的培養,課程的社會價值也將蕩然無存。工程力學是工科專業重要的技術基礎課,具有理論性強、公式繁多、難度較大等特點,學生普遍感到抽象、枯燥,容易缺乏興趣,但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挖掘利用好“育人點”,最大限度發揮力學課程的育人功能,不僅可以提高本門課程的教學質量,而且將為學校整體的育人功能的發揮起到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
我校力學系自2013年開始采用案例教材(屬于國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在教材每章后面都會附上一位力學家的簡介。例如在工程力學的第一次課,筆者會借由我國著名的力學家錢學森先生的一句話“工程力學走過了從工程設計的輔助手段到中心主要手段,不是唱配角而是唱主角了”來開始本門課程的學習。這位世界聞名的導彈專家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決定放棄一切回國,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但為了實現回國的愿望,他曾經歷了5年多的磨難。正是由于錢學森回國效力,我國的導彈、原子彈的發射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錢學森也因此被西方人譽為中國的“導彈之父”。壓桿穩定部分的歐拉公式是由瑞士科學家萊昂哈德·歐拉發明的。歐拉是科學史上最多產的一位杰出的數學家,據統計他共寫下了886本書籍和論文,在他生命最后的17年間,即使完全失明他還是以驚人的速度產出了生平一半的著作。
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介紹力學發展史中的名人軼事,能使學生了解科學家的巨大貢獻和刻苦鉆研、獻身科學事業的崇高精神,不僅使授課內容增添人性化色彩,而且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激勵和磨煉學生的道德意志,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課程的育智功能是指通過課程傳授知識、培養智能的教育活動,使受教育者的認知水平得到提高,并完善受教育者的知識結構,激發受教育者的學習動機與動力,促進受教育者智力的積極、主動發展。人們認知水平的高低,不僅取決于他的知識儲備量,還應看他是否具有強烈的學習動機、科學得當的學習方法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學生為主體,就是要強調在培養學生過程中給學生自主權,注重發展學生鮮明的個性,保護學生的創造性,激發其展示自己才能的欲望,進而發揮其潛力。
以學生為主體,發揮課程育智功能。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注入式、填鴨式教學方法,力求啟發式、討論式的研究性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其次應摒棄傳統的“粉筆加黑板”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果,使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生動化、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掌握基本概念、理解規律,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同時,積極為學生搭建平臺,增加力學建模課,把實際工程經驗和案例引入課堂,開展素質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紙橋設計競賽、結構設計競賽等。通過這些實踐活動打破學校和教室的教學空間的束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知識應用能力,從中鍛煉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將“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要貫徹到各個教學環節中,要使學生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使學生具有自我探索、自我教育的能力,以便積極主動地開展學習。
從符號的簡潔美、公式的相似美到原理的和諧美,可以說力學與美學是一個和諧的統一體。充分發掘工程力學中所蘊含的美學元素,培養學生欣賞力學的美學價值,學生在知識增長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發揮工程力學課程的育人功能,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促進課程建設;可以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水平,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教好書不易,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更難,這些都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和研究,將自己的感悟融入到日常教學中,使廣大師生從中受益,為高校育人服務,這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業。
[1]于月民.大學力學基礎課實施案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價值工程,2013(23)
[2]張天寶.論育人是課程設計之本[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5(2)
[3]邢鐵志.論隱性課程的育人功能[D].沈陽師范大學,2014(5)
[4]徐萱春.對高校“以學生為主體”的辦學理念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8(4)
(作者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2)
(責編:賈偉)
F240
A
1004-4914(2014)12-259-02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特色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下力學基礎課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GBC1212082);黑龍江省教育廳規劃課題“以創新實驗為平臺的工程力學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研究”(GBC1213109);黑龍江科技大學教學研究項目(JY14-136,JY1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