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煥芝
領導干部的人格力量主要指其本人的性格、氣質、能力和修養在工作實踐中所發揮的作用。在領導干部中,好的人格產生的力量,能使以他為核心的領導群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戰斗力。而差的人格產生的力量,則往往會渙散人心,喪失斗志。因此,作為肩負時代重任,在和諧社會建設中與時俱進的領導干部,更應該注重人格力量的全面培養,并自覺在自我發現、自我改造和自我超越中完善和成熟。
一、人格力量的培養,需要正確處理好公與私的關系。因為,人格的力量往往會在為公和為私上集中顯現。不論是古人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還是今人的公而忘我、無私奉獻,無論是共產黨人的大公無私、公而忘私,還是老百姓講的助人為樂、先公后私,講的都有是高尚的人格。為人正派,高風亮節,是一個領導者的必有素質,也是成就事業的重要基礎。只要處理人紛紜復雜的事物時能夠一碗水端平,就能夠化解許多矛盾。正所謂桃顧不言,下自成溪,領導者若真正具有了一心為公之心,就必然會得到群眾的擁戴,并能使自己的人格力量生發出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推動各項工作順利向前,進而促進和諧社會的快速發展。
二、人格力量的培養,需要忠實代表人民群眾,正確處理好利益關系。在利益關系的處理上,首先要考慮是不是代表了絕大多數人民群眾,即社會利益。有了社會利益,才能有其它利益,這是經濟社會的客觀規律。社會利益也是國家利益,有了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才能有個人利益。一棵樹如果沒有軀干,就不會長出豐碩的果子。但豐碩的果子又往往會吸引太多的目光。因此,在個人利益的處理上,作為領導者更應該“后天下之樂而樂”,以改善大多數人的物質文化生活為最終目標,先人后已,顯現出風格。在企業利益和職工利益的處理上,一定要把職工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因為,只有企業發展真正惠及了每一位職工,并使廣大職工群眾的生活得到改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才是領導者的最高榮譽。
三、人格力量的培養,要博學多能,具有過硬的領導才能。作為領導者,要想引領導大家取得輝煌業績,不但要學習自己所從事的專業技能,還要學習與專業有關的政治、經濟、法律,以及專業之外的社會科學等方面知識。只有博學,才能廣通,才能在具體工作中把群眾的意見、建議和智慧上升為理性認識,才能使決策更符合客觀現實,并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進而在決策實施中產生更大的感召作用。
四、人格力量的培養,需要知人善任,惟才是舉。領導藝術,說到底便是用人藝術。一位優秀的領導者應當是一位優秀的棋手,車馬炮盡用其長,將士卒盡展其能。只有充分發揮了人才的長處,才能集強成勢,集木成林。但只會賽馬而不會相馬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善于發現和培養人才,并把那些具有一技之長的年輕人推上崗位進行幫帶,使“不拘一格用人才”局面強勢形成,進而帶動和促進群體的作用。如不能充分發揮群體的作用,任人唯親,冷落人才,或壓制人才,便會使人心向背,邪氣上升,一事無成。
五、人格力量的培養,需要嚴于自律,拒腐不染。自律是行為的控制器,是體現一個干部品行、修養的重要標尺,也是一個干部保持清醒頭腦和堅強意志的有效手段。要做到自律,就要在行動上堅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在思想上實現“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抵卸“酒、色、財、權”欲的腐蝕和侵襲,才能在取得成績或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沉著冷靜,保持本色,做到手不長,心不貪,樹起威望,正所謂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具有了“公”和“廉”才能在人格上產生出更強的力量。
六、人格力量的培養,需要勤政善政,謀政業。有政績而不廉潔的領導不是好領導,廉潔而沒有政績的領導也不是好領導。一個領導者,如不能在工作上敬業奉獻,恪盡職守,不能在為國家、集體和廣大群眾謀取利益上建功立業,就很難得到群眾的擁戴。碌碌無為,不思進取,不但會喪失人格的力量,也會失去做領導的意義。只有窮盡精力,踏實工作的領導干部,才能在帶領群眾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健康發展中生發出強烈的人格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