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
摘 要:近年來,終身學習和自主學習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大學作為大學生從“學生”轉化為“社會人”的過渡階段,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立能力至關重要。自主性學習不僅僅是學習態度上要保持積極主動的姿態,而且學習方法、學習內容、學習地位和學習效果都要處于自主性的狀態。本文主要從自主學習的定義和要求出發,分析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因并探討提升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自主性;學習
一、自主學習釋義
西方學者很早就對自主學習引起了關注,最早提出自主學習(automonous learning)這一概念的是Henri Holec,他在其著作《自主性與外語學習》中闡述了自主性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其與外語學習的結合。自此之后,西方語言學界便開始了對自主學習研究的浪潮。其中,以Dickinson對自主學習的闡釋比較全面,Dickinson(1992)指出自主實習是“學習者能識別教師的教學目標,他們知道該學什么,知道如何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并且能重新構建教師的教學目標,以滿足自身不斷變化的需要”,這一釋義強調了學習者應跳出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圈,構建自己的學習目標,并主動去完成它,轉變了學習的被動學習者地位。綜上所述,西方學者對自主學習的關注點在學習者的身上,強調了學習者應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并做出自主學習的行為。
基于上述自主學習的理論與釋義,本文將自主學習定義為: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以自身的需求為導向,確立適合自身的學習目標,能獨立地做出判斷和思考,并合理利用各種學習工具進行學習以達到學習目的的一種的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的落腳點在于學習主體要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思辨性。自主學習的核心思想是“先學后教、以教導學、以學定教”。課堂教學的特色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先進行自學,然后教師針對學生自學中產生的問題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或進行針對性很強的“教”。學生通過自學后,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和表現欲進入課堂參與學習,不但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主動學習的意識,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基于自身的實際需求來自主地制定和實施學習計劃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學習者對整個學習過程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自主學習對于學習者的要求大致有幾點:第一,學習內容是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而制定的,對學習者知識或技能的增加是有益的。學習者需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并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應是有益于學習者完成相應的學習目的的。第二,學習態度具有積極性和自主性。學習者應能掌控整個學習過程,對于每個學習過程都積極主動地去完成相應的學習目標,力求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學習者應該是能動的自主的,而不是在他人的監督或督促下進行學習。第三,學習方法靈活,善于利用各種輔助性的學習工具。特別是圖書館、數據庫等各種學習資源。第四,學習地位有過去的被動變成主動。學習者改變過去那種老師教什么就學什么的被動學習模式,而是根據自身的需求主動選擇學習內容并進行探索性和思考性的學習,是以學習者自身為導向的一種學習。第五,學習效果良好,能基本上完成學習目標。自主學習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習者力求自主地完成學習目標,學習過程是探索性的,因此學習效果應是良好的,有益于學習者知識或技能的提升的。
二、為什么要提倡大學生的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一種探索性的學習,是值得各個階段的學習者都努力去身心踐行的一種學習技能。然而,自主學習對于大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不僅僅因為大學生的身心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具有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條件,更因為大學的階段性,大學學習的特殊性以及當今大學生的現狀等等需要大學生進行自主地學習。下面,分別予以論述。
(一)大學的階段性
大學是學習者由“學生”向“社會人”轉換的一個過渡階段,是學生在走上社會之前的最后一個學習階段。與小學和中學學習階段相比,大學階段的學習應該更加注重自主性和主動性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而不在于是“灌輸性”的學習方式。在這個階段,學生的任務不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包括學習能力、社交能力、人脈、獨立解決自身的事情等各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不再是老師簡單的講授就可以習得的,而是需要學習者在個人的生活和學習中不斷觀察和學習、實踐才能獲得的。
(二)大學學習的特殊性
大學生在大學階段的學習不再僅僅是對知識點的背誦和記憶,而更應該學習的是怎樣去進行學習的能力。在大學里面,老師不可能像中學那樣教授具體的知識點——當然這也不可少——但更多地是對學生進行一種引導,讓學生自身去進行探索性和主動性的學習。人的一生中并不可能一直有一個老師在身邊指導你,所以大學生在大學里面更應該學習的是怎樣根據學校的教學計劃,并結合自身的需求和興趣愛好來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并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它。
(三)提升大學生質量
近些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以及學校整體質量的下滑,高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的質量也大有下降之勢。很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或者說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大學生失業成了每年畢業季的一個習以為常的現象。一方面是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大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其中的原因除了制度性的不合理外,很大程度上在于學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并不能適應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
三、提升大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措施
大學是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求知識和自身技能提升的一個階段,相對于大學以前的學習而言是一個全新的過程。為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需要學校、老師、學生自己等各方面提供合理的條件并予以實施。
(一)學校應“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
不同于小學和中學的“灌輸性”學習方式,大學階段的學習更應該是學生主動去尋求和探索知識的過程;學生學習的不僅僅是具體的各種知識,更應該是怎樣去學習知識。學校在安排課程和老師時,應更多地教授學生怎樣利用學校的各種資源,根據自身的興趣和需求,主動地去探索性地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而不是簡單地像中學那樣教授具體的知識。與具體的知識相比,教授學生怎樣去獲得知識,即學習方法和研究方法,反而更重要。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老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處于一種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的狀態。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幫學生答疑解惑,引導學生思考性地批判性地去學習各種知識,是學生學習的好伙伴。
(二)學校的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用激發學習者的內在學習動機,并建立適當的學習評價方式
加拿大心理學家Gardner(1972)指出“動機是指學習某種語言的愿望以及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對學習某種語言所持良好態度的綜合。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作為一種非智力因素,間接對學生起促進作用。”學校在進校課程設置和實施教學計劃時,應因材施教,在安排學習內容的同時,應結合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采用新穎和實用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來吸收和獲取知識。另外,在進行學生的成績考核和學習效果評價時,也要改變傳統的單一的試卷考試,而且題目只是單純的知識點的考察,學生只需要背誦相關的知識點就可以應付考試了。這樣,完全就是一種機械式的記憶學習,考試結束之后就忘記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基本上沒有任何作用。而且,學校的成績考核方式對學生的影響的相當大的,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學習的成績考核方式為導向來進行自己的學習計劃的。學校如果只是單純地考核硬性的知識點,學生就只需要背誦就可以應付,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沒有任何作用。學校應對這種考核方式進行改進,一方面使得試卷題目樣式多樣化,改變“知識點式”的題目,增加“設計式”題目的比例。“設計式”題目不需要學生記憶知識點,而是需要學生在掌握相關知識的情況下綜合運用多方面的知識來解題。這種類型的題目就使得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不僅需要學習課程計劃內的知識,而且要以此為基點多方面涉獵相關的知識,擴大自身的知識面,進行探索性的學習。另一方面需要豐富考核的形式。除了“試卷考試”外,其他一些發散性的方式也可以用來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考核,如設計模型、撰寫文案等等,依專業的不同而不同。
(三)大學生自身應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性、思辨性的學習,同時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的學習工具,特別是圖書館、數據庫等教學資源
從哲學的角度講,外因要作用于內因才能起作用。學校創建自主學習的氛圍,進行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課程設置等等措施,最終的落腳點都是在大學生自身。如果自身不端正學習態度,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索知識,再多的外在措施都是枉然。大學階段的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是學習技能、社交能力等等各方面能力的一種綜合的提升。大學生一方面要配合學校和專業的教學計劃,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和興趣愛好完成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另一方面要以自身的專業為基點,廣泛涉獵相關的其他專業的知識并進行探索性的學習,以全面地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在這個過程中,圖書館和數據庫的使用就顯得尤為重要。與老師相比,圖書館等教學資源是隨時都能為學生提供各方面的答疑解惑的,而且知識更全面,只要學生主動地去探尋,都會收獲甚豐。因此,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后要積極主動地學習對圖書館和數據庫等學習資源的使用,并經常利用這些豐富的學習資源,為自身的自主性學習備足資源。
參考文獻:
[1]鞠巖與鞠延玲, 大學圖書館在大學生自主學習中所起的作用. 才智, 2009(18): 第255-256頁.
[2]馬曉春, 成人自主學習指導策略. 成人教育, 2009. 29(8): 第
37-38頁.
[3]劉芳與劉世瑞, 大學生自主學習與一般自我效能感關系研究.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3): 第166-167頁.
[4]孫淑玲, 模糊綜合評價教師在自主學習式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大家, 2009(10): 第170頁.
[5]林甦, "指導——自主學習"三部曲.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1(21): 第22頁.
[6]董輝, EFL中自主學習的學習支持.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8(4): 第175-176頁.
[7]孫雁, 基于自主學習的研究性大學英語學習.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3(6): 第447-448頁.
[8]孫雁, 構建自主學習的跨文化口語語境. 教育教學論壇, 2013(32): 第172-1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