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霞
工會作為企業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維權工作是其基本職能。特別是隨著政企職能的分開,國有企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現代企業制度,形成了獨立自主、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市場競爭主體。在這種形勢下,企業工會只有及時調整思路、轉變工作方法和思想觀念,才能做好維權工作。如何做好國企工會的維權工作,已成為當前形勢下國企工會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
一、國企工會要正確處理維護職工現實利益與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關系
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競爭主體,職工與企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利益共同體。如果企業經營管理得好,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企業得到了發展,職工的利益就會得到保障;相反,如果企業經營管理不善,出現了虧損、甚至破產,職工的利益就會受到傷害。所以,工會組織應動員和教育廣大職工以企業發展為重,在保持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維護職工利益。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了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必須進行組織結構、資產結構、勞動人事關系等一系列的改革。這些改革勢必觸及到部分職工的眼前利益,需要工會組織從維護企業和職工的長遠利益出發,積極支持為推動企業發展而進行的改革,教育和引導職工轉變思想觀念,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改革意識、競爭意識。
二、工企工會要進一步加強工會干部的素質提升工作,夯實工會維權工作的基礎
企業工作是以維護為基本職責的,突出維護職能,加大維護力度。能否實現這一目標,主要取決于工會干部的素質。目前,工會干部隊伍的思想素質較好,尤其是國企工會干部,有著多年來奉獻企業、服務企業的優良傳統,能夠自覺接受黨的領導,識大體顧大局,廉潔自律;任勞任怨、無私奉獻;關心職工疾苦、積極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然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有這些是不夠的。工會應培養一批具有廣博知識、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工會干部。在新的形勢下,工會代表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能日益突出,在履行維護職能時,要求工會干部對勞動法規、勞動工資、勞動保護、社會保障體系等進行深入的研究,掌握各個領域的專業知識,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工作的主動性,履行好維護職能。現階段工會要維護職工的利益,必須帶領職工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從源頭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三、國企工會要全面建設職工素質提升工程,以職工素質的整體提升來實現維權的目標
市場經濟要求企業具有高素質的職工。市場競爭的表現形式是產品市場占有率的競爭,各企業為了使自己生產的產品有良好的市場,不斷變化自己的營銷戰略,如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科技含量,降低產品成本,提高售后服務等等。而這一系列的工作,最終要靠人來完成。所以,市場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需要一大批知識型人才。這就要求工會干部,從黨的根本宗旨出發,從維護企業的根本利益出發,呼吁企業重視提高職工素質,培養職工的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市場競爭靠的是實力,只有提高職工素質,才能增強職工的崗位競爭能力;只有提高企業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才能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才能真正維護職工的利益。
現階段國有企業的工人,大部分是計劃經濟時期延續下來的,整體技術素質較低。在企業中,有一批工人,只知怎樣操作,不知為什么要這樣操作;還有一批是經驗型的工人。這些工人的技術素質很難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當今社會,技術不斷創新、管理日新月異,這就要求廣大職工必須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有企業進行改制,必須引入競爭機制。“就業靠競爭、上崗憑本事。”勞動者必須具備適應市場變化和新的職業要求的能力,具有不斷開發潛能,提高勞動技能的能力。因此,加強對在職職工崗位技能、業務知識和一專多能的培訓已是當務之急。它不僅有助于避免職工因技能差而下崗、失業,而且有助于在下崗、失業后,能憑借一技之長,尋求再就業的機會。工會組織要根據職工的技術狀況和業務水平,配合行政制定方案,拿出措施,切實加強職工技術教育和業務培訓,并鼓勵職工利用業余時間刻苦自學,多渠道地培養一支具有復合型人才的職工隊伍,以適應崗位競爭和再就業的需要。職工技術素質提高了,業務技能增強了,將對企業改制后的生產發展和技術進步,對實施再就業工程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