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礦山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因此,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增強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只有以人為本,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具有時代性
不斷充實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性內容,關系到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更關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功能和作用的體現。如果思想政治工作沒有針對性,不注重其時效性,思想工作就會成了講“大道理,說官話”。思想教育工作形式大于內容,難以與員工的思想現狀、企業面臨的熱點、難點緊密結合。實踐證明,企業發展的步伐越快,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愈加迫切;管理創新、體制創新的力度越大,就越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在企業快速發展和持續改革中,必須深刻地認識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中所應發揮的作用,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優勢、提供保證、拓寬領域、強化功能,著眼于推動改革發展,著眼于保證工作大局,以改革的精神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只有以人為本,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具有針對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特別是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網絡化趨勢的不斷加快,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呈現出許多前所未有的新特征。主要體現在:1、思想政治工作的環境和對象的多樣化形勢明顯,職工隊伍的文化層次和知識水平不斷提高;獨立思考、判斷能力越來越強,思想多元化特點越來越明顯。2、企業改革的深化,勢必觸動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隨著利益格局的調整,職工思想上產生了許多新問題。其中既有住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福利制度等改革帶來的思想矛盾;也有競爭上崗、擇優聘用帶來的危機意識等等。3、伴隨著社會生活方式的多樣化,職工的生活空間不斷擴展,越來越受到整個社會環境的影響,這給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許多新的難點。這就要求我們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時,注重疏導和教育相結合,實現各種層次人群之間的和諧。
三、只有以人為本,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有實效性
要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機制,首先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責任制,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效益評估標準和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將思想政治工作責任明確到部門、到個人,變軟任務為硬指標;將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統一計劃、統一考核、統一獎罰,企業上下真正做到每個崗位體現業務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崗雙責”;要建立規范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評比表彰制度。要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超前性和敏銳性,建立起反映敏捷、運轉高效的預警機制,從一些現象中發現潛在的問題,從少數苗頭性問題發現傾向性問題,見微知著,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強化用人導向,按照“不重視、不會做思想政治工作,不可能成為成熟的領導干部”的標準,將是否善于做思想工作,作為培養、選拔、考核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增強各級領導干部“兩手抓”的素質和能力。
創新思想政治工作載體,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時制宜,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擴充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充分運用生動活潑的、多種化的、現代化的載體及手段,讓干部職工干在其中,學在其中,樂在其中,長在其中。創新思想政治工作載體,關鍵要抓住思想政治工作的結合點、閃光點,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情感含量和文化含量。創新“情感型”思想政治工作載體,堅持以人為本,按照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的原則,理解和尊重廣大干部職工的平等意識和民主意識,調動干部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創新文化型思想政治工作載體,針對干部職工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要求。倡導現代文明,陶冶思想情操,塑造美好心靈。創新科技型思想政治工作載體,建設和完善的網絡政工和信息化工作平臺,將思想教育與技能培訓、提高專業素質與綜合素質相結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