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亞軍
對于學生的管理,并不是時時、事事都要動用家長的配合。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堅持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但不能有依賴思想,更不能將本職內的工作推給家長。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家長的情況也千差萬別。這就要求我們創新工作思路,拋棄生硬、呆板的工作作風,找好教育的切入點,把握良好的教育契機,把學校日常工作和家長學校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最好的教育管理效果。這樣,我們在創建家校聯系方面開辟了新途徑,就為學生在合作實踐中成才提供了平臺。
一、家校合作的意義
教育需要合力,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的一些行為習慣的養成多半是在家中形成的,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行為習慣,僅靠學校的教育是很難奏效的。即便學校教育再好,也有可能出現反彈現象。因為家校之間沒有很好的溝通與合作,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沒有達成共識,就容易造成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張皮的現象,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因此,家校教育必須形成合力,在共同一致的目標下教育好孩子。同時,家校合作不僅僅是教育方式的多元,更多的是讓家長參與學校的管理,讓學生獲得實在有效的教育,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
二、家校合作的方法
(1)創新和發展現代家校合作的模式。現當下的家庭教育,還多沿襲過往的模式,即以學校為主導、家庭為主體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弊端就是學校指導家庭,教師教育家長。這樣,就使家長處于被動地位,沒有主動性,過多的是聽,然后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至于自己的一些想法很難訴求并得到認可。陳建強博士認為家校合作經歷了從單一到多元再到綜合的過程,過去是教師講、家長聽,能否聽得懂是家長的事情,現在是教師和家長一起來交流。家校合作也由過去的單向,轉為現在的雙向,甚至是三向合作,即家庭、學校、社區的三向合作,家庭、學校、社區三大教育體系融為一體,各個要素有機聯合。如我們學校創造性地成立了由家庭、學校、社區三大教育體系組成的教育集團,創新了家校合作的模式。
現代家校合作還要求學校轉變角色,由原來的指導模式轉為服務模式,用服務模式全方位地關注孩子的成長。上海市普陀區在家校合作上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值得我們借鑒。如從區域的角度將家庭教育的指導工作和活動課程化,開設了選擇性、模塊化的《親子1+2》家長學校課程;實行了家長督學制,學校召開的大型會議,都歡迎家長參加并對學校的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倡導教師積極參與家庭教育指導的義工活動;注重家校合作中的多元溝通,可以是家長和學校的溝通,可以是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可以是家長與家長的溝通,可以是學生與學生溝通,可以是教師與教師的溝通等,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使用。同時,還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使各種溝通網絡化、虛擬化,如博客、QQ等形式。
(2)現代家校合作方式必須優化和多樣化。在現代家校合作中,學校和家長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家校合作,拓寬家校合作的渠道,為家校合作的良性發展打下基礎。現在許多學校采用使家長和學校“面對面”進行溝通的形式。家長理事會是當前不少學校正在探索的一種家校合作的方式。家長理事會的家長們經常與學校領導、教師、子女交流,為學校的發展出謀劃策,學校也及時把校務和學校大事向家長理事會報告,聽取意見。家長理事也能向學校反映家長的意見,并就學校的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3)建立專門為家長提供服務的機構。可以掛靠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或教師退休協會等。該機構應強化其真正的服務功能,在校內給家長提供一個與教師見面和合作的場所,備有介紹學校各部門動態的小冊子、近期活動的公告、師生的優秀作品和其他有關家庭教育的資料,以供家長翻閱。
(4)多渠道發揮家長學校作用。家長學校要做好學校、家庭、社會的溝通,使學校教育真正有實效。這就要求學校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為他們提供有效便捷的教育方法,認真傾聽他們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了解他們的需求,使家校的溝通更順暢、更有效。對此,在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上,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共建活動,提高了家教的育人水平。
①家長調查問卷。通過問卷形式廣泛征求家長意見和建議,重點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學生在家表現、家長和學生的想法和意向。通過匯總整理,制訂切合實際的工作計劃,使家長學校的工作開展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②定期舉辦專題家長座談會。為充分開展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教學網絡,形成統一的教育體系,使家長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我們定期組織召開家長專題座談會。學校政教處精心組織安排,各年級、各班級認真準備。學校改變了過去家長會的模式,更新評價標準,針對本班學生的思想行為、學習情況以及班級管理中取得的成績和表現出來的問題,當前一些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錯誤認識和模糊認識,提出了可行性意見和指導性建議。
③召開專題學生家長會,提高教育的針對性。我校在深入進行調查研究基礎上,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類型的家長,有針對性地召開了各種類型的家長會(新生家長會、畢業生家長會、改進教育觀念家長會、乘坐通勤車學生安全教育家長會),以提高家長學校的實效性。
通過家長學校的培訓和輔導,家長們提高了素質,家庭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一是樹立了正確的家教觀念。通過家長學校,使許多家長深刻地認識到培養孩子健康成長是每位家長的責任。二是掌握了正確的教子方法。許多家長改變了過去的粗暴型、溺愛型、放任型等教子方式。三是提高了家長素質。很多家長聽后深感慚愧,從此改掉了不良習慣,會盡量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總之,家校合作教育途徑的探究是開拓家校合作教育的主渠道。在研究實踐中,我們從學校與家庭、班級與家庭、教師與家庭的三個層面,從家長教育、家長訪校、家庭訪問、書面溝通、家長委員會的五種途徑進行探究,提高了學校、教師與家庭的合作教育的意識,改變了過去單一而隨意性很大的家校合作的局面,拓寬了家校合作教育的渠道,形成了切合本校實際的可操作性的家校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徑,密切了家校之間的關系,提高了家長對學校、教師的信任度,促進了學生的成長成才。
(甘肅省通渭縣平襄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