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華
摘 要:從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出發,針對學生作文難的特點,分別從聯系實際、豐富閱讀、講評結合幾個方面探討了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策略及途徑。
關鍵詞:興趣培養;實踐;策略;途徑
新課程理念明確指出: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很多學生提到寫作文就“難”字當頭,有的說沒東西寫,有的說不懂怎樣寫,還有的學生達不到要求的字數。對此種種情況,我們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總不見有明顯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積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沒掌握好、訓練不得法等。我認為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關鍵。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呢?下面我就聯系自己的工作實際,談點粗淺的看法。
一、作文教學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边@就告訴我們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的素材都是從生活中獲得的,學生所見、所想、所感均來自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學生只有善于發現生活,樂于參與生活,用心積累生活素材,寫作時何愁無內容可寫?有了內容,學生的寫作興趣也會自然增加。
1.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羅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生活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素材,關鍵就看是否善于發現。作文教學雖然重點放在課堂,但不能局限于課堂,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走進生活,用眼睛去發現,用心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2.創造時機,將寫作訓練融于生活實踐中
作文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這不僅僅指生活為寫作提供素材,也指出作文要應用于生活。教師不能把眼光局限在作文課的狹小圈子里,而是要從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捕捉寫作訓練的內容和時機,為學生廣開“材”路,寓學于樂。
如去年12月份的一天,遇到一場難逢的大雪,整個校園白茫茫的一片。我領著學生來到雪地里,讓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下雪后的景象,然后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上課了,學生仍興奮地手舞足蹈,滔滔不絕地議論著,這種無拘無束、有滋有味的說話訓練,已達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然后,我讓學生把剛才所說的話整理一下寫下來,這樣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就誕生了。這些都是學生親眼目睹的實事,所以,我告訴學生,只要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就是作文。
二、融洽師生感情,營造輕松的寫作氛圍
建立一種平等、親近、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特別是在作文教學中,融洽的師生關系能為學生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寫作的興趣也就隨之高漲。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就敢想、敢問、敢說。
三、豐富閱讀,從閱讀中加深寫作興趣
閱讀教學是理解書面語言的訓練,能強化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及運用能力,因此,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就顯得尤為重要。
1.有效地利用課內閱讀
在課文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教給學生一些寫作方法。如,在學習了《胖乎乎的小手》一課后,我鼓勵學生說說自己在家干過什么,你還能干什么,再把自己說的寫下來,學生只要寫出來就要找出幾點優點加以表揚。
2.精心組織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
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不僅能開闊視野,還能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1)為學生選好讀物。為他們設立圖書角,介紹好的圖書給他們看,學生學完課文后,還可以向學生介紹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閱讀,
(2)摘錄好句子。在大量的閱讀中,要求學生把優美的詞句摘抄出來,在自己的作文中適當運用,以此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每節課前三分鐘,讓學生輪流念自己所摘抄的詞句,增加詞匯的積累。
(3)組織讀書會。組織學生進行講故事、日記等比賽活動,學生最樂于表現自己,積極參加到比賽中,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豐富了課外活動的內容。
四、重視作文講評,講評形式要多樣化
作文講評修改是作文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學生完成一篇作文并不代表結束,好的講評不僅為其畫上圓滿句號,又使學生在信心的鼓舞與興趣推動下,急切期待下篇作文的創造。教師要重視作文講評,講評不是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而是要有針對性,我在作文評改方面,除了教師本人評改外,還采用互評或自評的形式。我的具體做法是:課前教師瀏覽了學生作文,找出作文的優、缺點,課堂上進行審題分析,示范評講兩三篇,列出批改的標準,然后讓學生批改,可互評,也可自評,先找優點,再指缺點,重在鼓勵,然后教師收上來再閱,貼出優秀習作。這樣學生親自參與作文批改之后,對不同類型作文的寫作要求就理解得更為深刻了。
所以,只有指引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素材,認真觀察,體驗生活,通過閱讀,豐富寫作水平。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則,鼓勵學生自由寫作,并不失時機地給予信心與鼓勵,才能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變被動為主動,從“要我寫”發展到“我要寫”,這是任務,也是目標。
(作者單位 安徽省太湖縣天華鎮合鋪小學)
?誗編輯 王團蘭